時政要聞
“民營企業作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力量,在AI核心技術突破和場景化應用創新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河南日報評論員 趙志疆
近日,《河南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發布,其中提到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攻關。與此同時,研究制定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和數據企業培育認定實施辦法,加力孵化數據領域“獨角獸”“瞪羚”民營企業。
近幾年,隨著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數字化改造向縱深推進,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動能。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0%左右,數字消費新業態新熱點持續涌現。一方面,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創新突破,數字產業增長強勁;另一方面,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前不久,《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工作要點》發布,強調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筑牢數字基礎設施底座、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在中國智造出海浪潮中,宇樹科技通過自研自產電機、3D激光雷達等機器狗所需的大部分零件,產品順利實現從實驗室到工業化、商業化的跨越;騰訊元寶通過“產品+服務、前端+后端、創新+業務”的融合性技術供給,推動生成式AI技術廣泛應用……民營企業作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力量,在AI核心技術突破和場景化應用創新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發展,一系列顛覆性技術創新持續催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河南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擁有齊備的市場要素、豐富的應用場景、發達的交通樞紐,各領域都蘊藏著海量數據資源,具備打造完備數據服務生態的基礎優勢和良好條件。瞄準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我省先后出臺《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奮力打造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
落地鄭州3年多來,超聚變持續生發聚變效應,帶動河南計算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鏈式發展和生態嬗變。這只“獨角獸”在2024年銷售收入突破430億元,液冷服務器、AI服務器均位居中國市場份額第一。鄭州引育超聚變、昆侖、浪潮、科大訊飛等150余家人工智能產業鏈重點企業,集聚華為、阿里等大數據關聯企業2萬余家,算法領域匯聚各類優勢團隊100多個,從基礎硬件、算力平臺到行業應用的產業鏈條逐步形成。
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數據的最大優勢在于“數乘萬物”。從傳統產業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數據正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持續釋放乘數效應。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最活躍、最前沿的領域。面向未來,河南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深入挖潛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以場景牽引產業、以需求驅動創新。搶抓數字化轉型機遇,乘“數”而上就能“乘風化龍”,利用“人工智能+”推動企業發展、產業升級,民營企業大有可為,也將大有作為。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民營企業作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力量,在AI核心技術突破和場景化應用創新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河南日報評論員 趙志疆
近日,《河南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發布,其中提到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攻關。與此同時,研究制定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和數據企業培育認定實施辦法,加力孵化數據領域“獨角獸”“瞪羚”民營企業。
近幾年,隨著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數字化改造向縱深推進,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動能。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0%左右,數字消費新業態新熱點持續涌現。一方面,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創新突破,數字產業增長強勁;另一方面,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前不久,《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工作要點》發布,強調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筑牢數字基礎設施底座、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在中國智造出海浪潮中,宇樹科技通過自研自產電機、3D激光雷達等機器狗所需的大部分零件,產品順利實現從實驗室到工業化、商業化的跨越;騰訊元寶通過“產品+服務、前端+后端、創新+業務”的融合性技術供給,推動生成式AI技術廣泛應用……民營企業作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力量,在AI核心技術突破和場景化應用創新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發展,一系列顛覆性技術創新持續催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河南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擁有齊備的市場要素、豐富的應用場景、發達的交通樞紐,各領域都蘊藏著海量數據資源,具備打造完備數據服務生態的基礎優勢和良好條件。瞄準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我省先后出臺《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奮力打造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
落地鄭州3年多來,超聚變持續生發聚變效應,帶動河南計算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鏈式發展和生態嬗變。這只“獨角獸”在2024年銷售收入突破430億元,液冷服務器、AI服務器均位居中國市場份額第一。鄭州引育超聚變、昆侖、浪潮、科大訊飛等150余家人工智能產業鏈重點企業,集聚華為、阿里等大數據關聯企業2萬余家,算法領域匯聚各類優勢團隊100多個,從基礎硬件、算力平臺到行業應用的產業鏈條逐步形成。
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數據的最大優勢在于“數乘萬物”。從傳統產業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數據正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持續釋放乘數效應。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最活躍、最前沿的領域。面向未來,河南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深入挖潛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以場景牽引產業、以需求驅動創新。搶抓數字化轉型機遇,乘“數”而上就能“乘風化龍”,利用“人工智能+”推動企業發展、產業升級,民營企業大有可為,也將大有作為。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