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AI河南有多“能” ——從鄭州打造“AI之城”看我省競逐AI新賽道
更新時間:2025/3/19 19:42: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內頭部機器人企業優必選研發的智能機器人系列產品。 本報記者 王延輝 攝

今年年初,鄭州恒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正式投產。圖為該公司研發的煤礦智能開采工業互聯網平臺。 本報記者 聶冬晗 攝

  □本報記者 張建新 王延輝 齊亞瓊 王冰珂

  從國產大模型DeepSeek爆火全球到人形機器人頻頻“出圈”,這個春天,人工智能(AI)的熱度像花兒一樣趕趟兒似地綻放。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發展人工智能是支撐科技自立自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并將“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這些新詞熱詞首次寫進報告。

  放眼世界,人工智能發展浪潮奔涌,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塑造著未來發展格局。面對AI新“風口”,競逐AI新賽道,鄭州何以打造“AI之城”?發力AI產業,河南如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勇爭先?

  乘勢與蓄勢 鄭州離“AI之城”有多遠

  春節之后,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負責人陳晉忙得前腳打后腳。“去年建成300P國產算力項目,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就被全部占用。政產學研、千行百業都在積極接入DeepSeek,生怕錯過這一波科技革命浪潮。”她笑著說,“未來,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都將有機會訓練屬于自己的智能體。”

  人工智能方興未艾,全國各地都在競相發力。

  “北上深杭”是中國“AI之城”的“優等生”。跟這些領跑者相比,鄭州還有一段距離需要迎頭追趕。

  沖擊“AI之城”,鄭州靠什么?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工業大省和人口大省,擁有海量的數據資源、豐富的應用場景、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也正是鄭州發展人工智能的基礎和底氣。”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張占倉分析道。

  在人工智能領域,算力、算法和數據是推動其發展的“三駕馬車”。

  ——蓄勢崛起“算力高地”。

  算力被譽為人工智能的“發動機”。通算、超算、智算、量算……越來越多的“神算子”為河南發展頻添“勝算”。

  鄭州航空港區,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智算中心——河南空港智算中心萬卡算力集群項目10000P算力投運在即,為大模型訓練推理提供“超級引擎”。

  近年來,河南布局建設了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360中原智算中心等一批算力設施,全省已建、在建、擬建的算力中心100多個,算力供給和調度能力不斷提升。

  隨著鄭慶哈城市算力網試驗場、國家超算互聯網核心節點、國家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中原算力谷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鄭州算力規模有望躍居全國城市首位。

  “鄭州位于‘東數西算’八大算力樞紐節點地理中心,是全國算力中轉分發樞紐、通信網絡交換樞紐。”陳晉在手機里打開一張算力布局圖,“有強大算力支撐,以及DeepSeek等開源模型的技術加持,中原正在迎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機遇。”

  ——暢通流動數據要素。

  數據是AI“生長”的食糧。

  鄭東新區龍子湖智慧島上,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在全國首創全省共建統一數據交易平臺新模式,掛牌數據資產和上架數據服務超1500個,累計實現交易額超20億元。

  與鄭州數據交易中心相距不遠,中國電子(鄭州)數據創新中心擎起河南數據要素“第一樓”。著眼未來,鄭州市扎實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入實施“數據要素×”行動,“牽手”中國電子,建設華中地區首個數據要素基礎設施——數據金庫,創新形成“數據元件”概念和具體操作辦法,構建數據要素產業生態,讓數據在安全的基礎上“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助推鄭州打造全國重要的“數倉、數紐、數港”。

  ——構建完備產業鏈條。

  作為18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之一,鄭州引育超聚變、昆侖、浪潮、科大訊飛、中科曙光、紫光、新華三、奇安信、360、APUS、中原動力、暢想高科等150余家人工智能產業鏈重點企業,集聚華為、阿里等大數據關聯企業2萬余家,算法領域匯聚各類優勢團隊100多個,從基礎硬件、算力平臺到行業應用的產業鏈條逐步形成。

  據鄭州市工信局局長王智明介紹,目前,鄭州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300億元,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傳感器、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帶動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

  使能與賦能 河南催生更多“含AI量”

  “過了個春節就像隔了一個時代!”人工智能領域的集體爆發,讓人們看到了人工智能有多“能”。

  “ChatGPT出現的時候,好多人把它作為談資,然而,DeepSeek火爆后,越來越多的人行動了起來,做本地化部署。”新華三集團人工智能研究院解決方案總監羅營感受尤為明顯,“每天都有好幾撥技術需求找上門,合作意愿強烈。”在鄭州高新區,新華三牽頭建設圖靈小鎮,助力鄭州打造全國AIGC產業發展先行區。

  陽春三月,鄭東新區北龍湖,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建成啟用,一座產業新地標光彩奪目。

  落地鄭州三年多來,超聚變持續生發聚變效應,帶動河南計算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鏈式發展和生態嬗變。這只“獨角獸”在2024年銷售收入突破430億元,液冷服務器、AI服務器分別位居中國市場份額第一。

  “DeepSeek‘破圈’背后,我們提供著技術支持。”超聚變戰略規劃和中央研究院負責人范瑞琦告訴記者,“超聚變始終扎根中原,使能百模千態,賦能千行百業。”

  在“使能”與“賦能”間,AI正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重塑和打開一個新河南。

  ——工業制造,人工智能“大顯身手”。

  河南三座“燈塔工廠”之一的鄭州富士康智能互聯車間,AGV無人車穿梭運送物料,AI質檢系統以毫米級精度篩查瑕疵,5G全連接生產線實現“熄燈生產”。

  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慧腦”通用智能檢測算法平臺,靠攝像機捕捉畫面,交由人工智能“大腦”精準判斷決策,效率相較人工提升20倍。

  最近,位于焦作的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用上了安全生產大模型后,企業安全綜合管理效率提升20%、安全管理綜合成本降低15%,有力賦能產業煥新升級。

  ——農業生產,人工智能天地廣闊。

  拍張麥苗發黃照上傳后,弘農大模型很快反饋,并對癥給出防治辦法。

  科大訊飛把中原總部落在鄭州金水科教園區,牽頭組建河南省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并聯合河南農業大學開發弘農大模型,深度結合全省農業數據資源進行模型訓練和參數調優,實現精準全面、統籌多場景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預警、智能決策和智能控制能力,在河南率先打造國產可控的“農業超腦”,有效賦能育種、種植、養殖等。

  ——健康醫療,人工智能初露鋒芒。

  “眼部一張照,健康早知道。”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王寧利教授團隊研發了國內首個臨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用一套智能設備拍個眼底照片,分分鐘就能出具全身體檢報告,實現一眼“窺”全身。

  “AI醫生”走進現實。APUS在鄭州建立了全球第二總部,其千億級多模態通用大模型是河南首個取得備案牌照的大模型。去年,APUS與河南省兒童醫院合作開發了智能診療系統,有在線問診、智能分診、智能客服、健康咨詢等功能,已服務超過100萬人次。在河南,基于APUS大模型訓練而來的垂直大模型,成功應用于醫療、農業、政務、電商、教育、文旅等11個領域。

  “大力發展AI,河南已基本形成了以鄭州為核心、多地協同發展的人工智能產業格局。”張占倉說,越來越多的“含AI量”讓河南更“中”更“能”。

  思索與求索 “AI+”怎樣“+”出新可能

  “為什么本地沒有誕生‘六小龍’?”“向杭州學什么?”……“杭州六小龍”的出圈,在中國掀起了一場區域間的反思潮、學習潮,河南也在深度求索。

  2月15日,鄭州“新春第一課”,全市領導干部集體學習DeepSeek;2月27日,省委理論中心組集體學習(擴大)報告會聚焦AI新技術。3月1日,河南省政府與華為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政企攜手向未來;同天,鄭州市“AI+創新聯合體”成立,鄭州聯通、華為、鄭州大學、科大訊飛、超聚變等30余家單位共建AI生態圈。

  “人工智能+”從來不是某個企業的獨木,而是一個生態的叢林。“營造更好營商環境、創新生態,集聚更多創新型人才,培育壯大耐心資本,貫通‘政產學研金服用’,科創企業才能‘乘風化龍’。”采訪中,不少企業和科研機構負責人表達著同一心聲。

  這兩年,河南集中力量、集聚優勢、集成政策,先后出臺《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河南省培育壯大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產業鏈行動方案》《河南省具身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奮力打造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

  ——乘風,就要站上“風口”。

  古都洛陽搶抓“風口產業”,從遠赴大灣區招引華為公司、落地洛陽昇騰人工智能實驗室,到奔赴上海對接深蘭科技、建設工業智能化洛陽中心,再到著力培育高成長性中小企業,一批人工智能項目集聚成勢。

  許昌不光有胖東來,AI產業集群也在立起來。以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黃河信產、萬杰智能為帶動,許昌市實現了人工智能創新平臺、重點企業、優勢產品和應用案例等省級項目全覆蓋。

  ——聚才,就要人盡其才。

  越來越多的AI人才向中原奔赴。

  世界頂尖AI科學家李明回到了老家河南,擔任中原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做造福人類的AI,走出一條河南自己的人工智能之路”。水利、工業、農業、應急、教育、文旅……李明辦公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列著他對AI賦能河南發展的一個個構想。

  國家特聘專家、鄭州人白仲虎回來了,受聘為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院長。最近,他忙著牽頭籌備人工智能學院。原本在浙江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的博士劉釗聞風而來,“希望與河南人工智能產業共成長”。

  ——搶位,就要加速奔跑。

  作為AI與機器人兩大前沿技術的結合,具身智能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的下一個浪潮。

  河南省科學院八樓,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30多人的團隊平均年齡27歲,研發人員每天集中精力對人形機器人進行數據采集和訓練測試。這里的人形機器人采用自研的肌腱繩驅技術,1.6米高的個頭,僅有28公斤,重量更輕、力量更強、耐力更久、運動更靈活。

  “過一段時間,我們的人形機器人還要參加北京馬拉松比賽,與富士康合作的智能裝配項目也將進入產業化。”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執行主任、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清都介紹道,“實驗室將打通AI到具身智能以及產業應用的完整鏈條,集聚人才、落地成果、孵化企業、賦能行業,開啟人機共生的新紀元。”

  機器人新賽道上,河南與眾多企業一起攜手奔跑。從深圳到河南,國內頭部機器人企業優必選“落子”濮陽、鄭州。在芝麻街1958雙創園里,優必選與鄭州市中原區政府合作打造全國首個嵌入式機器人產業小鎮,一步步把產業鏈“伙伴”引入進來。

  從這個春天出發,當中原大地注入更多AI,河南努力續寫“AI+”智啟未來新篇章。

  專家解說

  “人工智能是典型的‘通用目的技術’,仍然處在技術擴散滲透的初期。面向未來,河南要更好發揮比較優勢與后發優勢,深入挖潛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以場景牽引產業、以需求驅動創新;結合新能源與網聯汽車、智能家電、智能手機、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優勢,培育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優勢產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呈現初創企業多、創業者學歷高等特點,要重點在豐富創投基金、營造創業環境上下功夫,打造適宜于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的一流生態。”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趙西三

  AI河南有行動

  四大主攻方向

  2023年年底,《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2023—2025年)》出臺,明確了4個主攻方向

  ●推動算法創新發展

  ●突破發展智能硬件

  ●提升軟件支撐能力

  ●拓展行業應用場景

  九個重點行業

  2024年10月23日,《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6年)》發布,提出以重大應用需求為牽引,實施9個重點行業應用示范

  醫療教育科研工業農業

  文化和旅游城市管理

  生態保護防災減災

  機器人加速跑

  近年來,河南先后制定《河南省培育壯大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具身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等政策。

  將機器人產業納入28條重點產業鏈,將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制造產業的兩個關鍵賽道之一,提速機器人產業發展。

  “算”出新高地

  2024年11月7日,《河南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4—2026年)》發布。

  提出統籌推動“通算+智算+超算”協調發展,加快構建以鄭州市(含航空港區)為核心,洛陽、鶴壁、商丘、信陽等市為區域增長極,各地多點配套發展的“一核四極多點”總體布局,引導算力中心集約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算力高地。

  (本報記者 王延輝 齊亞瓊 整理)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AI河南有多“能” ——從鄭州打造“AI之城”看我省競逐AI新賽道
2025/3/19 19:42: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內頭部機器人企業優必選研發的智能機器人系列產品。 本報記者 王延輝 攝

今年年初,鄭州恒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正式投產。圖為該公司研發的煤礦智能開采工業互聯網平臺。 本報記者 聶冬晗 攝

  □本報記者 張建新 王延輝 齊亞瓊 王冰珂

  從國產大模型DeepSeek爆火全球到人形機器人頻頻“出圈”,這個春天,人工智能(AI)的熱度像花兒一樣趕趟兒似地綻放。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發展人工智能是支撐科技自立自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并將“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這些新詞熱詞首次寫進報告。

  放眼世界,人工智能發展浪潮奔涌,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塑造著未來發展格局。面對AI新“風口”,競逐AI新賽道,鄭州何以打造“AI之城”?發力AI產業,河南如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勇爭先?

  乘勢與蓄勢 鄭州離“AI之城”有多遠

  春節之后,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負責人陳晉忙得前腳打后腳。“去年建成300P國產算力項目,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就被全部占用。政產學研、千行百業都在積極接入DeepSeek,生怕錯過這一波科技革命浪潮。”她笑著說,“未來,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都將有機會訓練屬于自己的智能體。”

  人工智能方興未艾,全國各地都在競相發力。

  “北上深杭”是中國“AI之城”的“優等生”。跟這些領跑者相比,鄭州還有一段距離需要迎頭追趕。

  沖擊“AI之城”,鄭州靠什么?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工業大省和人口大省,擁有海量的數據資源、豐富的應用場景、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也正是鄭州發展人工智能的基礎和底氣。”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張占倉分析道。

  在人工智能領域,算力、算法和數據是推動其發展的“三駕馬車”。

  ——蓄勢崛起“算力高地”。

  算力被譽為人工智能的“發動機”。通算、超算、智算、量算……越來越多的“神算子”為河南發展頻添“勝算”。

  鄭州航空港區,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智算中心——河南空港智算中心萬卡算力集群項目10000P算力投運在即,為大模型訓練推理提供“超級引擎”。

  近年來,河南布局建設了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360中原智算中心等一批算力設施,全省已建、在建、擬建的算力中心100多個,算力供給和調度能力不斷提升。

  隨著鄭慶哈城市算力網試驗場、國家超算互聯網核心節點、國家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中原算力谷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鄭州算力規模有望躍居全國城市首位。

  “鄭州位于‘東數西算’八大算力樞紐節點地理中心,是全國算力中轉分發樞紐、通信網絡交換樞紐。”陳晉在手機里打開一張算力布局圖,“有強大算力支撐,以及DeepSeek等開源模型的技術加持,中原正在迎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機遇。”

  ——暢通流動數據要素。

  數據是AI“生長”的食糧。

  鄭東新區龍子湖智慧島上,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在全國首創全省共建統一數據交易平臺新模式,掛牌數據資產和上架數據服務超1500個,累計實現交易額超20億元。

  與鄭州數據交易中心相距不遠,中國電子(鄭州)數據創新中心擎起河南數據要素“第一樓”。著眼未來,鄭州市扎實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入實施“數據要素×”行動,“牽手”中國電子,建設華中地區首個數據要素基礎設施——數據金庫,創新形成“數據元件”概念和具體操作辦法,構建數據要素產業生態,讓數據在安全的基礎上“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助推鄭州打造全國重要的“數倉、數紐、數港”。

  ——構建完備產業鏈條。

  作為18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之一,鄭州引育超聚變、昆侖、浪潮、科大訊飛、中科曙光、紫光、新華三、奇安信、360、APUS、中原動力、暢想高科等150余家人工智能產業鏈重點企業,集聚華為、阿里等大數據關聯企業2萬余家,算法領域匯聚各類優勢團隊100多個,從基礎硬件、算力平臺到行業應用的產業鏈條逐步形成。

  據鄭州市工信局局長王智明介紹,目前,鄭州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300億元,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傳感器、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帶動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

  使能與賦能 河南催生更多“含AI量”

  “過了個春節就像隔了一個時代!”人工智能領域的集體爆發,讓人們看到了人工智能有多“能”。

  “ChatGPT出現的時候,好多人把它作為談資,然而,DeepSeek火爆后,越來越多的人行動了起來,做本地化部署。”新華三集團人工智能研究院解決方案總監羅營感受尤為明顯,“每天都有好幾撥技術需求找上門,合作意愿強烈。”在鄭州高新區,新華三牽頭建設圖靈小鎮,助力鄭州打造全國AIGC產業發展先行區。

  陽春三月,鄭東新區北龍湖,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建成啟用,一座產業新地標光彩奪目。

  落地鄭州三年多來,超聚變持續生發聚變效應,帶動河南計算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鏈式發展和生態嬗變。這只“獨角獸”在2024年銷售收入突破430億元,液冷服務器、AI服務器分別位居中國市場份額第一。

  “DeepSeek‘破圈’背后,我們提供著技術支持。”超聚變戰略規劃和中央研究院負責人范瑞琦告訴記者,“超聚變始終扎根中原,使能百模千態,賦能千行百業。”

  在“使能”與“賦能”間,AI正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重塑和打開一個新河南。

  ——工業制造,人工智能“大顯身手”。

  河南三座“燈塔工廠”之一的鄭州富士康智能互聯車間,AGV無人車穿梭運送物料,AI質檢系統以毫米級精度篩查瑕疵,5G全連接生產線實現“熄燈生產”。

  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慧腦”通用智能檢測算法平臺,靠攝像機捕捉畫面,交由人工智能“大腦”精準判斷決策,效率相較人工提升20倍。

  最近,位于焦作的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用上了安全生產大模型后,企業安全綜合管理效率提升20%、安全管理綜合成本降低15%,有力賦能產業煥新升級。

  ——農業生產,人工智能天地廣闊。

  拍張麥苗發黃照上傳后,弘農大模型很快反饋,并對癥給出防治辦法。

  科大訊飛把中原總部落在鄭州金水科教園區,牽頭組建河南省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并聯合河南農業大學開發弘農大模型,深度結合全省農業數據資源進行模型訓練和參數調優,實現精準全面、統籌多場景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預警、智能決策和智能控制能力,在河南率先打造國產可控的“農業超腦”,有效賦能育種、種植、養殖等。

  ——健康醫療,人工智能初露鋒芒。

  “眼部一張照,健康早知道。”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王寧利教授團隊研發了國內首個臨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用一套智能設備拍個眼底照片,分分鐘就能出具全身體檢報告,實現一眼“窺”全身。

  “AI醫生”走進現實。APUS在鄭州建立了全球第二總部,其千億級多模態通用大模型是河南首個取得備案牌照的大模型。去年,APUS與河南省兒童醫院合作開發了智能診療系統,有在線問診、智能分診、智能客服、健康咨詢等功能,已服務超過100萬人次。在河南,基于APUS大模型訓練而來的垂直大模型,成功應用于醫療、農業、政務、電商、教育、文旅等11個領域。

  “大力發展AI,河南已基本形成了以鄭州為核心、多地協同發展的人工智能產業格局。”張占倉說,越來越多的“含AI量”讓河南更“中”更“能”。

  思索與求索 “AI+”怎樣“+”出新可能

  “為什么本地沒有誕生‘六小龍’?”“向杭州學什么?”……“杭州六小龍”的出圈,在中國掀起了一場區域間的反思潮、學習潮,河南也在深度求索。

  2月15日,鄭州“新春第一課”,全市領導干部集體學習DeepSeek;2月27日,省委理論中心組集體學習(擴大)報告會聚焦AI新技術。3月1日,河南省政府與華為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政企攜手向未來;同天,鄭州市“AI+創新聯合體”成立,鄭州聯通、華為、鄭州大學、科大訊飛、超聚變等30余家單位共建AI生態圈。

  “人工智能+”從來不是某個企業的獨木,而是一個生態的叢林。“營造更好營商環境、創新生態,集聚更多創新型人才,培育壯大耐心資本,貫通‘政產學研金服用’,科創企業才能‘乘風化龍’。”采訪中,不少企業和科研機構負責人表達著同一心聲。

  這兩年,河南集中力量、集聚優勢、集成政策,先后出臺《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河南省培育壯大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產業鏈行動方案》《河南省具身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奮力打造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

  ——乘風,就要站上“風口”。

  古都洛陽搶抓“風口產業”,從遠赴大灣區招引華為公司、落地洛陽昇騰人工智能實驗室,到奔赴上海對接深蘭科技、建設工業智能化洛陽中心,再到著力培育高成長性中小企業,一批人工智能項目集聚成勢。

  許昌不光有胖東來,AI產業集群也在立起來。以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黃河信產、萬杰智能為帶動,許昌市實現了人工智能創新平臺、重點企業、優勢產品和應用案例等省級項目全覆蓋。

  ——聚才,就要人盡其才。

  越來越多的AI人才向中原奔赴。

  世界頂尖AI科學家李明回到了老家河南,擔任中原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做造福人類的AI,走出一條河南自己的人工智能之路”。水利、工業、農業、應急、教育、文旅……李明辦公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列著他對AI賦能河南發展的一個個構想。

  國家特聘專家、鄭州人白仲虎回來了,受聘為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院長。最近,他忙著牽頭籌備人工智能學院。原本在浙江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的博士劉釗聞風而來,“希望與河南人工智能產業共成長”。

  ——搶位,就要加速奔跑。

  作為AI與機器人兩大前沿技術的結合,具身智能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的下一個浪潮。

  河南省科學院八樓,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30多人的團隊平均年齡27歲,研發人員每天集中精力對人形機器人進行數據采集和訓練測試。這里的人形機器人采用自研的肌腱繩驅技術,1.6米高的個頭,僅有28公斤,重量更輕、力量更強、耐力更久、運動更靈活。

  “過一段時間,我們的人形機器人還要參加北京馬拉松比賽,與富士康合作的智能裝配項目也將進入產業化。”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執行主任、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清都介紹道,“實驗室將打通AI到具身智能以及產業應用的完整鏈條,集聚人才、落地成果、孵化企業、賦能行業,開啟人機共生的新紀元。”

  機器人新賽道上,河南與眾多企業一起攜手奔跑。從深圳到河南,國內頭部機器人企業優必選“落子”濮陽、鄭州。在芝麻街1958雙創園里,優必選與鄭州市中原區政府合作打造全國首個嵌入式機器人產業小鎮,一步步把產業鏈“伙伴”引入進來。

  從這個春天出發,當中原大地注入更多AI,河南努力續寫“AI+”智啟未來新篇章。

  專家解說

  “人工智能是典型的‘通用目的技術’,仍然處在技術擴散滲透的初期。面向未來,河南要更好發揮比較優勢與后發優勢,深入挖潛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以場景牽引產業、以需求驅動創新;結合新能源與網聯汽車、智能家電、智能手機、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優勢,培育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優勢產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呈現初創企業多、創業者學歷高等特點,要重點在豐富創投基金、營造創業環境上下功夫,打造適宜于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的一流生態。”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趙西三

  AI河南有行動

  四大主攻方向

  2023年年底,《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2023—2025年)》出臺,明確了4個主攻方向

  ●推動算法創新發展

  ●突破發展智能硬件

  ●提升軟件支撐能力

  ●拓展行業應用場景

  九個重點行業

  2024年10月23日,《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6年)》發布,提出以重大應用需求為牽引,實施9個重點行業應用示范

  醫療教育科研工業農業

  文化和旅游城市管理

  生態保護防災減災

  機器人加速跑

  近年來,河南先后制定《河南省培育壯大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具身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等政策。

  將機器人產業納入28條重點產業鏈,將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制造產業的兩個關鍵賽道之一,提速機器人產業發展。

  “算”出新高地

  2024年11月7日,《河南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4—2026年)》發布。

  提出統籌推動“通算+智算+超算”協調發展,加快構建以鄭州市(含航空港區)為核心,洛陽、鶴壁、商丘、信陽等市為區域增長極,各地多點配套發展的“一核四極多點”總體布局,引導算力中心集約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算力高地。

  (本報記者 王延輝 齊亞瓊 整理)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av | 福利国产| 午夜电影福利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福利 | 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 久久久精品电影 | 成人小视频在线看 | 欧美日韩一级视频 |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 | 日本免费在线视频 | 涩涩天堂 | 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午夜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文 | 黄色国产视频 | 91免费网 | 欧美a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b2k3cm | 国产片性视频免费播放 |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伊人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xxxx监狱 | 完全免费av| 国产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色天天射天天操 | 色综合天天天天做夜夜夜夜做 | 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 毛片在线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黄色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东京 | 日韩综合一区 | 日韩免费在线 | 91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