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更新時間:2025/3/18 20:19:00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河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鞏固和拓展改革成果,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把握正確改革方向,積極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尊重農民意愿、保護農民權益,堅持問題導向,分區分類施策,實施一批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基本形成權屬清晰、責權利統一、保護嚴格、流轉有序、監管有效的集體林權制度。在此基礎上,持續深化改革,進一步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森林經營更加科學高效、支持保護制度更加完善、林權價值增值途徑更加多樣,全省森林覆蓋率總體保持穩定,森林蓄積量持續增加,生態系統碳匯能力不斷增強,“兩山”轉化路徑不斷拓展,努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推進“三權分置”

  1.落實所有權。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維護農民集體對承包林地發包、調整、監督等各項權能。堅持依法頒發的原林權證繼續有效,權利不變動,不得強制要求換證。集體林權首次登記的,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相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2.穩定承包權。保持集體林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承包期屆滿時應堅持延包原則,不得打亂重分。家庭承包林地剩余期限10年以內,發包方可以依法提前確認延包合同,延包期從林地承包到期為起點起算并合理確定延包期限。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林地權益,不得以農民進城落戶為由強行要求承包方交回承包林地,鼓勵依法自愿有償轉讓。

  3.放活經營權。林地經營權可以依法再流轉或者依法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林地經營權合同到期時,需要延期使用林地的可以通過續租等方式,保障林地經營權人的林木財產權益。流轉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經營權可以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登記發證,可以作為林權抵押貸款、申報林業項目、申請林木采伐及其他有關行政管理事項的憑證。探索將自留山林地長期使用權分為使用權和經營權,賦予經營權流轉和融資擔保權能,落實繼承和自愿有償退出政策。

  (二)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

  4.積極推動林權流轉。鼓勵各地采取林地經營權流轉獎補等措施,引導農戶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支持各地組建林權收儲機構,采取市場化方式收儲分散林權。支持集體林地經營權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吸引各類企業參與林業投資經營,加強對社會資本投資林業的全過程監督。

  5.培育適度規模經營主體。鼓勵各地采取改善林業生產經營條件、購買社會化服務、補助林權收儲擔保費用等措施培育林業規模經營主體。將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納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等強農惠農政策支持范圍。推廣家庭聯合經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戶股份合作經營、農戶委托經營等聯農帶農模式,引導農戶組建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等,鼓勵集中連片,聯合開展生產。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合作社、發展集體林場、組建股份合作林場。對仍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管理的林地,實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將集體林地收益權量化到戶,收益權證發放到戶。

  6.發揮國有林業單位聯營帶動作用。探索開展林權資產折資量化的林票運行機制試點,鼓勵國有林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出資造林或者合作經營森林。發揮國有林場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優勢,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聯合開展場外營造林、發展林下經濟等經營活動。支持各地分類開展國有林場經營性收入分配激勵機制試點。

  (三)切實加強森林經營

  7.優化調整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圍。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依法依規科學劃定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圍,不得隨意擴大范圍。合理優化公益林中集體林的比例,依法依規按程序將森林生態區位不重要或者生態狀況不脆弱的集體林地調出公益林范圍。編制全省天然林保護修復規劃。落實天然林管護和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政策,穩妥推行天然林保護與公益林管理并軌。

  8.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開展集體林可持續經營,推廣櫟類、松類、楊樹等大徑材培育和針闊混交定向培育、景觀優化改造撫育等森林高效經營模式。探索差異化森林經營補助政策,重點支持中幼林撫育。推行全周期森林經營,加快低產低效林和成過熟林改造更新,優化調整樹種林種結構,培育多功能森林。大力推廣應用優良鄉土樹種,多營造混交林。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使用生態防護功能好的喬木樹種營造防護林帶林網,完善農田防護林體系。

  9.健全森林經營方案管理制度。縣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探索建立以森林經營方案為基礎的管理制度,支持引導規模經營主體單獨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將森林經營方案作為審批林木采伐、安排林業項目等行政管理事項的重要依據。經營面積2000畝以下的經營主體可編制簡明森林經營方案。

  (四)保障林木所有權權能

  10.優化林木采伐服務。對林業經營者實行林木采伐限額5年總額控制政策,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齡限制。優化、簡化小額人工商品林采伐審批流程,實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諾方式審批。對告知承諾方式審批的,取消伐區調查設計,精簡伐前查驗程序。

  11.強化采伐監督管理。將林木采伐限額指標分配、林木采伐許可申請和審批及采伐監管情況納入政府公開事項目錄清單。強化對森林經營方案和告知承諾執行情況的監管,各地政府要用好用足林木采伐限額,將依法采伐的木材納入地方政府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滿足森林經營中合理的林木采伐需求。不得以任何名義禁止或者限制合法的林木采伐行為,確需禁止或者限制的要依法對權利人給予經濟補償。

  (五)推進林業產業提質增效

  12.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實施興林富民行動,加快推動木本油料、種苗花卉、森林藥材等優勢產業升級。支持集體林業大縣發展核桃、油茶、月季、連翹等特色產業,到2027年,每個林業大縣因地制宜發展1—2個主導產業。推廣林藥、林菌、林草種植模式,適度發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養殖,積極發展林草根、莖、花、葉、種子等采集加工及竹藤、荊條編織,拓展景觀利用渠道。鼓勵各地開展森林生態產品推介、森林生態產品標志申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培育一批“美豫名品”區域品牌。實施一批以工代賑項目,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在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利用公益林的林下資源、林間空地、林緣林地等,適度發展林下經濟、森林生態旅游、森林康養和自然教育等綠色富民產業。

  13.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統籌現有各類相關資金,加大對林業優勢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在符合“三區三線”和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上,加強生態旅游、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等林業產業發展用地保障,嚴禁變相搞別墅、高爾夫球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并加強林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結合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行業發展規劃實施,支持林業產業路、旅游路、資源路等集體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將用于林業生產的先進適用機械按程序列入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機具種類范圍。

  (六)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14.穩步推進林業碳匯工作。探索林業碳匯經營模式,構建林業碳匯資源數據庫,建立健全林業碳匯監測體系。按要求有序推進林業碳匯試點,支持縣級政府整合轄區內森林資源,科學穩妥開發林業碳匯項目。探索實施林業碳票制度,根據科學核算的碳清除量制發林業碳票,鼓勵碳排放企業、大型活動組織者、社會公眾等通過購買林業碳匯履行社會責任。

  15.健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健全公益林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變化情況和我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適時調整省級公益林補助標準。根據生態保護貢獻、生態區位重要程度、森林管護難度等因素,探索實行差異化補償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租賃、贖買、合作等方式妥善處置重要生態區位內的集體林,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16.擴大綠色金融支持范圍。支持金融機構開發符合林業生產經營特點的“益林貸”“油茶貸”等金融產品。擴大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服務對象,加大對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林權交易服務、林產品精深加工等納入綠色金融支持范圍。支持開展林業經營收益權、公益林補償收益權和林業碳匯收益權等質押貸款服務。創新開發基于碳匯權益的綠色信貸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發行人發行鄉村振興票據或者以林權作為擔保發行債券。

  17.健全金融支撐機制。商業銀行林權抵押貸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含)以內的,可不作為監管部門監管評級和銀行內部考核評價的扣分因素。健全抵押林權快速處置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加大對林權抵押貸款的支持力度,提高林權抵押率。加強林權收儲擔保監管,充分發揮林權收儲機構經營林權資產的專業優勢,鼓勵社會資本開展林權收儲擔保服務。引導和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調查規劃設計等中介服務健康發展。

  18.完善林業保險制度。支持保險機構創新開發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林業碳匯等各類林業保險產品。鼓勵地方政府將林業保險產品納入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政策范圍。鼓勵各地完善承保機構市場競爭機制,提升服務質效。

  (八)規范開展林權登記

  19.加快推進數據整合。基于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統一底圖,結合最新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加快推動林權登記存量數據整合,保留林權原始登記信息,通過紙質檔案掃描、數據標準化轉換、數據采集補錄、數據檢查入庫等分步有序建立林權類不動產登記數據庫,納入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管理。202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林權登記存量數據清理整合。

  20.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強化業務協同,優化林權地籍調查流程,加強林權登記和林業管理工作銜接。立足信息化建設實際,做好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與林權綜合監管平臺有效對接工作,實現林權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互通共享。

  21.穩妥化解歷史遺留問題。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妥善解決集體林地類重疊、權屬交叉等問題。發揮村組作用,在承包合同簽訂前,開展地籍調查工作。已登記的原林權證整宗林地申請變更、轉移、抵押登記的,不得要求申請人重新提交林權地籍調查成果。因原林權登記成果圖件缺失、界址不清確需開展補充調查的,由政府組織開展地籍調查。

  三、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將其納入林長制工作范圍,改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完善支持政策,合力推進改革。市縣兩級原則上不制定配套文件。鼓勵先行先試,加強宣傳引導,不搞一刀切、強迫命令,支持欒川縣開展集體林森林可持續經營、方城縣開展優化采伐管理、光山縣開展林權投融資機制、國有南陽黃石庵林場開展經營性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等試點;鼓勵各地圍繞林業產權制度、資源管理、經營模式、投入機制、產業發展等方面探索有效的經驗做法。加強隊伍建設,各地要統籌使用編制資源,適當增加專業技術崗位,強化林業主管部門行政執法職責,推動人員編制向執法一線傾斜。集體林業大縣要加強基層林業工作力量,鄉鎮政府要明確相關機構承擔林業工作。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健全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跟蹤指導,對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出現偏差和以各種名義進行不當開發的行為,及時予以制止和糾偏。強化考核評價,并將評價結果納入林長制督查考核范圍,對工作不力的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責任。重大事項及時向省委、省政府請示報告。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2025/3/18 20:19:00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河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鞏固和拓展改革成果,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把握正確改革方向,積極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尊重農民意愿、保護農民權益,堅持問題導向,分區分類施策,實施一批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基本形成權屬清晰、責權利統一、保護嚴格、流轉有序、監管有效的集體林權制度。在此基礎上,持續深化改革,進一步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森林經營更加科學高效、支持保護制度更加完善、林權價值增值途徑更加多樣,全省森林覆蓋率總體保持穩定,森林蓄積量持續增加,生態系統碳匯能力不斷增強,“兩山”轉化路徑不斷拓展,努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推進“三權分置”

      1.落實所有權。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維護農民集體對承包林地發包、調整、監督等各項權能。堅持依法頒發的原林權證繼續有效,權利不變動,不得強制要求換證。集體林權首次登記的,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相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2.穩定承包權。保持集體林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承包期屆滿時應堅持延包原則,不得打亂重分。家庭承包林地剩余期限10年以內,發包方可以依法提前確認延包合同,延包期從林地承包到期為起點起算并合理確定延包期限。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林地權益,不得以農民進城落戶為由強行要求承包方交回承包林地,鼓勵依法自愿有償轉讓。

      3.放活經營權。林地經營權可以依法再流轉或者依法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林地經營權合同到期時,需要延期使用林地的可以通過續租等方式,保障林地經營權人的林木財產權益。流轉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經營權可以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登記發證,可以作為林權抵押貸款、申報林業項目、申請林木采伐及其他有關行政管理事項的憑證。探索將自留山林地長期使用權分為使用權和經營權,賦予經營權流轉和融資擔保權能,落實繼承和自愿有償退出政策。

      (二)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

      4.積極推動林權流轉。鼓勵各地采取林地經營權流轉獎補等措施,引導農戶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支持各地組建林權收儲機構,采取市場化方式收儲分散林權。支持集體林地經營權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吸引各類企業參與林業投資經營,加強對社會資本投資林業的全過程監督。

      5.培育適度規模經營主體。鼓勵各地采取改善林業生產經營條件、購買社會化服務、補助林權收儲擔保費用等措施培育林業規模經營主體。將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納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等強農惠農政策支持范圍。推廣家庭聯合經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戶股份合作經營、農戶委托經營等聯農帶農模式,引導農戶組建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等,鼓勵集中連片,聯合開展生產。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合作社、發展集體林場、組建股份合作林場。對仍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管理的林地,實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將集體林地收益權量化到戶,收益權證發放到戶。

      6.發揮國有林業單位聯營帶動作用。探索開展林權資產折資量化的林票運行機制試點,鼓勵國有林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出資造林或者合作經營森林。發揮國有林場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優勢,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聯合開展場外營造林、發展林下經濟等經營活動。支持各地分類開展國有林場經營性收入分配激勵機制試點。

      (三)切實加強森林經營

      7.優化調整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圍。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依法依規科學劃定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圍,不得隨意擴大范圍。合理優化公益林中集體林的比例,依法依規按程序將森林生態區位不重要或者生態狀況不脆弱的集體林地調出公益林范圍。編制全省天然林保護修復規劃。落實天然林管護和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政策,穩妥推行天然林保護與公益林管理并軌。

      8.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開展集體林可持續經營,推廣櫟類、松類、楊樹等大徑材培育和針闊混交定向培育、景觀優化改造撫育等森林高效經營模式。探索差異化森林經營補助政策,重點支持中幼林撫育。推行全周期森林經營,加快低產低效林和成過熟林改造更新,優化調整樹種林種結構,培育多功能森林。大力推廣應用優良鄉土樹種,多營造混交林。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使用生態防護功能好的喬木樹種營造防護林帶林網,完善農田防護林體系。

      9.健全森林經營方案管理制度。縣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探索建立以森林經營方案為基礎的管理制度,支持引導規模經營主體單獨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將森林經營方案作為審批林木采伐、安排林業項目等行政管理事項的重要依據。經營面積2000畝以下的經營主體可編制簡明森林經營方案。

      (四)保障林木所有權權能

      10.優化林木采伐服務。對林業經營者實行林木采伐限額5年總額控制政策,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齡限制。優化、簡化小額人工商品林采伐審批流程,實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諾方式審批。對告知承諾方式審批的,取消伐區調查設計,精簡伐前查驗程序。

      11.強化采伐監督管理。將林木采伐限額指標分配、林木采伐許可申請和審批及采伐監管情況納入政府公開事項目錄清單。強化對森林經營方案和告知承諾執行情況的監管,各地政府要用好用足林木采伐限額,將依法采伐的木材納入地方政府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滿足森林經營中合理的林木采伐需求。不得以任何名義禁止或者限制合法的林木采伐行為,確需禁止或者限制的要依法對權利人給予經濟補償。

      (五)推進林業產業提質增效

      12.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實施興林富民行動,加快推動木本油料、種苗花卉、森林藥材等優勢產業升級。支持集體林業大縣發展核桃、油茶、月季、連翹等特色產業,到2027年,每個林業大縣因地制宜發展1—2個主導產業。推廣林藥、林菌、林草種植模式,適度發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養殖,積極發展林草根、莖、花、葉、種子等采集加工及竹藤、荊條編織,拓展景觀利用渠道。鼓勵各地開展森林生態產品推介、森林生態產品標志申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培育一批“美豫名品”區域品牌。實施一批以工代賑項目,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在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利用公益林的林下資源、林間空地、林緣林地等,適度發展林下經濟、森林生態旅游、森林康養和自然教育等綠色富民產業。

      13.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統籌現有各類相關資金,加大對林業優勢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在符合“三區三線”和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上,加強生態旅游、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等林業產業發展用地保障,嚴禁變相搞別墅、高爾夫球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并加強林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結合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行業發展規劃實施,支持林業產業路、旅游路、資源路等集體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將用于林業生產的先進適用機械按程序列入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機具種類范圍。

      (六)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14.穩步推進林業碳匯工作。探索林業碳匯經營模式,構建林業碳匯資源數據庫,建立健全林業碳匯監測體系。按要求有序推進林業碳匯試點,支持縣級政府整合轄區內森林資源,科學穩妥開發林業碳匯項目。探索實施林業碳票制度,根據科學核算的碳清除量制發林業碳票,鼓勵碳排放企業、大型活動組織者、社會公眾等通過購買林業碳匯履行社會責任。

      15.健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健全公益林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變化情況和我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適時調整省級公益林補助標準。根據生態保護貢獻、生態區位重要程度、森林管護難度等因素,探索實行差異化補償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租賃、贖買、合作等方式妥善處置重要生態區位內的集體林,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16.擴大綠色金融支持范圍。支持金融機構開發符合林業生產經營特點的“益林貸”“油茶貸”等金融產品。擴大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服務對象,加大對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林權交易服務、林產品精深加工等納入綠色金融支持范圍。支持開展林業經營收益權、公益林補償收益權和林業碳匯收益權等質押貸款服務。創新開發基于碳匯權益的綠色信貸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發行人發行鄉村振興票據或者以林權作為擔保發行債券。

      17.健全金融支撐機制。商業銀行林權抵押貸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含)以內的,可不作為監管部門監管評級和銀行內部考核評價的扣分因素。健全抵押林權快速處置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加大對林權抵押貸款的支持力度,提高林權抵押率。加強林權收儲擔保監管,充分發揮林權收儲機構經營林權資產的專業優勢,鼓勵社會資本開展林權收儲擔保服務。引導和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調查規劃設計等中介服務健康發展。

      18.完善林業保險制度。支持保險機構創新開發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林業碳匯等各類林業保險產品。鼓勵地方政府將林業保險產品納入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政策范圍。鼓勵各地完善承保機構市場競爭機制,提升服務質效。

      (八)規范開展林權登記

      19.加快推進數據整合。基于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統一底圖,結合最新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加快推動林權登記存量數據整合,保留林權原始登記信息,通過紙質檔案掃描、數據標準化轉換、數據采集補錄、數據檢查入庫等分步有序建立林權類不動產登記數據庫,納入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管理。202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林權登記存量數據清理整合。

      20.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強化業務協同,優化林權地籍調查流程,加強林權登記和林業管理工作銜接。立足信息化建設實際,做好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與林權綜合監管平臺有效對接工作,實現林權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互通共享。

      21.穩妥化解歷史遺留問題。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妥善解決集體林地類重疊、權屬交叉等問題。發揮村組作用,在承包合同簽訂前,開展地籍調查工作。已登記的原林權證整宗林地申請變更、轉移、抵押登記的,不得要求申請人重新提交林權地籍調查成果。因原林權登記成果圖件缺失、界址不清確需開展補充調查的,由政府組織開展地籍調查。

      三、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將其納入林長制工作范圍,改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完善支持政策,合力推進改革。市縣兩級原則上不制定配套文件。鼓勵先行先試,加強宣傳引導,不搞一刀切、強迫命令,支持欒川縣開展集體林森林可持續經營、方城縣開展優化采伐管理、光山縣開展林權投融資機制、國有南陽黃石庵林場開展經營性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等試點;鼓勵各地圍繞林業產權制度、資源管理、經營模式、投入機制、產業發展等方面探索有效的經驗做法。加強隊伍建設,各地要統籌使用編制資源,適當增加專業技術崗位,強化林業主管部門行政執法職責,推動人員編制向執法一線傾斜。集體林業大縣要加強基層林業工作力量,鄉鎮政府要明確相關機構承擔林業工作。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健全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跟蹤指導,對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出現偏差和以各種名義進行不當開發的行為,及時予以制止和糾偏。強化考核評價,并將評價結果納入林長制督查考核范圍,對工作不力的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責任。重大事項及時向省委、省政府請示報告。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成人影视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小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 七七婷婷婷婷精品国产 | 久久草在线视频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 | 精品国产精品三级精品av网址 | 免费不卡视频 |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 欧美三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观 | 免费一级电影 | 五月天狠狠爱 | 久久国产99 | 午夜爱爱毛片xxxx视频免费看 | 综合久久亚洲 | 97人人干|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中文字幕av | 91亚洲国产精品 | 黄色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久久久 |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 毛片免费观看网址 | 操操操操操操 | 综合久久亚洲 | 久久久精品国产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精品国产子伦久久久久久小说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免费看国产视频 | 天堂中文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 亚洲第一成人久久网站 |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 日韩av成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