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醫院里的康復訓練多以按摩、針灸為主,根據需要再配合一些康復器具,或者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一些相關運動。“現在網絡這么發達,康復教程也很多,自己在家進行康復訓練,是不是也可以?”近日,有讀者對此產生疑問。記者就此采訪了市中醫院新華院區針灸推拿康復科主任趙明。
在工作中,趙明經常會遇到類似問題:“醫生,我這種情況能自己在家進行康復訓練嗎?”“醫生,按照你教的方法,我能自己買來康復器械在家里訓練嗎?”……他給患者的建議是,能否在家自行康復訓練不能一概而論。康復治療是一門專業、系統的學科,康復器械和藥物一樣,同樣有適宜人群及適應癥,不能盲目跟風,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部分康復訓練項目可以在家里輔助完成,但仍需要專業醫生的評估。
趙明說,康復訓練僅僅是康復治療中的一個環節,在康復過程中還需要配合藥物或其他治療手段。以腦梗引發的肢體障礙患者為例,治療前的評估非常重要,康復醫學講究“無評估不康復”,評估就像醫生診斷后“對癥”開具的藥方。如果患者未經評估,盲目看視頻跟練,很有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后果,出現“舊傷未好又添新傷”的情況。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不少人把康復訓練和體育鍛煉混為一談,認為哪里不舒服就讓哪里動起來。比如脖子、腰椎、腿部不舒服,自己多動動,多到戶外鍛煉就好了。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對此,趙明說,康復訓練屬于醫學范疇,比體育鍛煉更講究,一旦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很可能給機體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一些看似簡單的動作,也要結合患者的肌力、平衡力等情況進行學習和強化。此外,即便是體育鍛煉,如果沒有專人指導,也有可能因為運動時長、強度、頻率不合理等造成損傷。他建議,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因疾病引起并發癥的人群、因外傷給軀體功能帶來影響的人群,應先到康復科進行評估,在康復醫療團隊的專業指導和幫助下進行康復訓練,不要盲目行事。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逐年增強,康復的理念和意識也深入人心。趙明說,對于患者來說,早期康復、堅持康復訓練、主動康復都非常重要。還是以腦梗患者為例,在早期、急性期、恢復期,是需要康復治療師給出正確指導的,比如做哪些動作、運動的順序是什么等。“這類患者除了每天要到醫院進行康復訓練外,康復治療師還會結合患者的年齡、治療效果、訓練刻苦程度和配合度等因素,設計專業的居家訓練方案,并布置‘家庭作業’,要求患者在家堅持康復訓練,并交代家人對其進行監督。”趙明說。
(記者 梁智玲)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蔡 歡 |
編 輯:趙銀岷 |
校 對:李紅巖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醫院里的康復訓練多以按摩、針灸為主,根據需要再配合一些康復器具,或者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一些相關運動。“現在網絡這么發達,康復教程也很多,自己在家進行康復訓練,是不是也可以?”近日,有讀者對此產生疑問。記者就此采訪了市中醫院新華院區針灸推拿康復科主任趙明。
在工作中,趙明經常會遇到類似問題:“醫生,我這種情況能自己在家進行康復訓練嗎?”“醫生,按照你教的方法,我能自己買來康復器械在家里訓練嗎?”……他給患者的建議是,能否在家自行康復訓練不能一概而論。康復治療是一門專業、系統的學科,康復器械和藥物一樣,同樣有適宜人群及適應癥,不能盲目跟風,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部分康復訓練項目可以在家里輔助完成,但仍需要專業醫生的評估。
趙明說,康復訓練僅僅是康復治療中的一個環節,在康復過程中還需要配合藥物或其他治療手段。以腦梗引發的肢體障礙患者為例,治療前的評估非常重要,康復醫學講究“無評估不康復”,評估就像醫生診斷后“對癥”開具的藥方。如果患者未經評估,盲目看視頻跟練,很有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后果,出現“舊傷未好又添新傷”的情況。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不少人把康復訓練和體育鍛煉混為一談,認為哪里不舒服就讓哪里動起來。比如脖子、腰椎、腿部不舒服,自己多動動,多到戶外鍛煉就好了。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對此,趙明說,康復訓練屬于醫學范疇,比體育鍛煉更講究,一旦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很可能給機體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一些看似簡單的動作,也要結合患者的肌力、平衡力等情況進行學習和強化。此外,即便是體育鍛煉,如果沒有專人指導,也有可能因為運動時長、強度、頻率不合理等造成損傷。他建議,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因疾病引起并發癥的人群、因外傷給軀體功能帶來影響的人群,應先到康復科進行評估,在康復醫療團隊的專業指導和幫助下進行康復訓練,不要盲目行事。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逐年增強,康復的理念和意識也深入人心。趙明說,對于患者來說,早期康復、堅持康復訓練、主動康復都非常重要。還是以腦梗患者為例,在早期、急性期、恢復期,是需要康復治療師給出正確指導的,比如做哪些動作、運動的順序是什么等。“這類患者除了每天要到醫院進行康復訓練外,康復治療師還會結合患者的年齡、治療效果、訓練刻苦程度和配合度等因素,設計專業的居家訓練方案,并布置‘家庭作業’,要求患者在家堅持康復訓練,并交代家人對其進行監督。”趙明說。
(記者 梁智玲)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蔡 歡 |
編 輯:趙銀岷 |
校 對:李紅巖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