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專題
這是一場全市住建系統業務能力提升會,也是一場全市住建監管作風轉變動員會,更是一場全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會。這場將業務工作與廉政教育緊密結合,進一步推動“全市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建筑市場監管工作中涉及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活動走深走實的會議,別開生面、舉措扎實,深得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7月26日,市住建局組織全市建筑市場監管骨干、分管領導和地方建筑業優秀企業家代表,利用一天的時間集中召開了業務培訓會、全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懇談會和建筑市場監管工作會議。
當前,市住建系統正在開展涉及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活動,政策法規、辦事程序、審批要件的不透明、不公開、不統一是滋生腐敗和損害群眾利益的根源。招投標、審批、市場監管、行政處罰的依據標準要做到公開透明、嚴格執行,全市每一位住建工作人員要統一工作標準、統一工作流程、統一工作清單,用心用情、真心實意地主動為企業解決問題,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而不是生硬地堵住企業發展的路子,更不能把權利當成謀求個人私利的工具。會上,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對全市建筑監管人員提出了具體要求,鼓勵監管部門樹立能辦事、會辦事、肯辦事、真辦事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利為企謀、權為企用。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既要嚴格執法、嚴管嚴控,又要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切實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市住建局緊緊圍繞城市建設、建筑業管理、勞務用工實名制等中心工作,積極推動政策實施,不斷優化住建領域工作環境,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會上,企業家看到住建局為大家印發的《河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領域建筑市場監管工作指導手冊》,深切感受到了來自政府的支持和關愛。座談會上,大家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市建筑業產值增速10.2%,建立了78家焦作市建筑業企業梯次培育名錄庫,在招投標、資質升級、評優評先等方面重點扶持,有4家本地企業晉升房屋建筑一級資質,有1家企業晉升甲級監理資質。沉甸甸的成果讓企業家們深切感受到,在當前建筑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下,市住建局黨組對建筑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市住建局領導抓好廉政教育、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更堅定了企業家們走出困境,抓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一位企業負責人在發言中說:“市住建局全力保障、優化環境、強化服務意識,在金融支持、人才支撐和監督管理方面給予我們保駕護航,我們一定要開拓思想、轉變觀念、自我加壓、開足馬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 張璐 通訊員 完志華)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這是一場全市住建系統業務能力提升會,也是一場全市住建監管作風轉變動員會,更是一場全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會。這場將業務工作與廉政教育緊密結合,進一步推動“全市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建筑市場監管工作中涉及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活動走深走實的會議,別開生面、舉措扎實,深得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7月26日,市住建局組織全市建筑市場監管骨干、分管領導和地方建筑業優秀企業家代表,利用一天的時間集中召開了業務培訓會、全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懇談會和建筑市場監管工作會議。
當前,市住建系統正在開展涉及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活動,政策法規、辦事程序、審批要件的不透明、不公開、不統一是滋生腐敗和損害群眾利益的根源。招投標、審批、市場監管、行政處罰的依據標準要做到公開透明、嚴格執行,全市每一位住建工作人員要統一工作標準、統一工作流程、統一工作清單,用心用情、真心實意地主動為企業解決問題,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而不是生硬地堵住企業發展的路子,更不能把權利當成謀求個人私利的工具。會上,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對全市建筑監管人員提出了具體要求,鼓勵監管部門樹立能辦事、會辦事、肯辦事、真辦事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利為企謀、權為企用。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既要嚴格執法、嚴管嚴控,又要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切實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市住建局緊緊圍繞城市建設、建筑業管理、勞務用工實名制等中心工作,積極推動政策實施,不斷優化住建領域工作環境,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會上,企業家看到住建局為大家印發的《河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領域建筑市場監管工作指導手冊》,深切感受到了來自政府的支持和關愛。座談會上,大家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市建筑業產值增速10.2%,建立了78家焦作市建筑業企業梯次培育名錄庫,在招投標、資質升級、評優評先等方面重點扶持,有4家本地企業晉升房屋建筑一級資質,有1家企業晉升甲級監理資質。沉甸甸的成果讓企業家們深切感受到,在當前建筑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下,市住建局黨組對建筑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市住建局領導抓好廉政教育、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更堅定了企業家們走出困境,抓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一位企業負責人在發言中說:“市住建局全力保障、優化環境、強化服務意識,在金融支持、人才支撐和監督管理方面給予我們保駕護航,我們一定要開拓思想、轉變觀念、自我加壓、開足馬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 張璐 通訊員 完志華)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