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瞭望丨提升歷史自覺 砥礪復興征程
更新時間:2023-6-14 16:21:08    來源:瞭望

  ◇中國共產黨善于運用貫通歷史、現實與未來的歷史思維,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具有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把握歷史主動的高超能力

  ◇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有助于堅定“四個自信”,有助于抓住戰略機遇、把握住發展大勢,有助于應對風險挑戰、經受重大考驗

  ◇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好其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是不斷夯實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的思想根基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鞠鵬攝/本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總結百年黨史正反兩方面經驗,在歷史智慧的學習運用中提升歷史自覺、把握歷史主動。”歷史自覺,就是運用貫通歷史、現實與未來的歷史思維,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掌握歷史前進主動權的主觀能動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增強歷史自覺、掌握歷史主動,是我們黨成就偉大事業的重要密碼。中國共產黨將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百年歷史,有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歷史思維,站在歷史活動實踐主體的高度,深刻洞察和把握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使命,以高度的歷史主動性牢牢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

  對歷史進程的認識越全面,對歷史規律的把握越深刻,黨的歷史智慧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動。當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增強歷史自覺的相關重要論述,對于砥礪復興征程,繼續考出好成績,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人具有高度歷史自覺的深厚根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在人民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又造就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新的歷史輝煌。”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頑強奮斗,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這一歷史輝煌,使中國共產黨人具有了高度的歷史自覺,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主動的高超能力。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改革開放的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都是把握歷史規律、順應歷史潮流、掌握歷史主動的結果,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歷史自覺。歷史照亮未來,我們應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把握歷史主動性的重要思想,深入汲取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蘊含的歷史智慧,以一種在順應潮流中引領潮流、在把握歷史規律中創造歷史的大歷史觀邁向新征程。

  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源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成為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我們的歷史自覺、歷史主動愈益增強。

  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源于人民的支持擁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是人民的小推車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奇跡,是人民的小木船劃出了渡江戰役的偉大勝利,是人民的“小鐵鍬”挖出了大油田、把貧油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是人民的“大包干”拉開了農村改革的歷史大幕,是人民的齊心協力筑起了抗擊新冠疫情的堅固防線。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更是黨帶領人民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在不懈奮斗中從來都對歷史前景具有高度自覺,對完成歷史任務抱有必勝信念,就是因為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歷史證明,人民是我們黨的根基、血脈和力量源泉,是我們始終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最為堅實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源于黨在百年奮斗中創造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也沒有辜負歷史和人民的選擇。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特別是新時代十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穩居世界第二位;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5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等等。

  展望未來,取得偉大歷史成就和創造人間奇跡的中國共產黨,必將以更加高度的歷史自覺、更加堅定的歷史自信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

  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歷史不僅蘊藏我們“從哪里來”的密碼,也標定我們“走向何方”的路標。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看得準。

  新時代新征程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有助于堅定“四個自信”。黨的二十大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四個自信”是建立在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堅定的歷史自信基礎之上的。只有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我們才能堅持道不變、志不改,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黨和人民事業。

  新時代新征程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有助于抓住戰略機遇、把握住發展大勢。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百年來所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就要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我們要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戰略機遇。歷史思維正是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于開頂風船,善于化危為機,緊緊抓住戰略機遇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

  新時代新征程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有助于應對風險挑戰、經受重大考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只有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才能保持戰略定力,在亂云飛渡中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向著既定目標前進;才能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膽識,精準研判、妥善應對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才能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新時代新征程要不斷提升歷史自覺、增強歷史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奮斗史、新中國發展史、中華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只是我們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我們決不能驕傲自滿、止步不前”。

  增強歷史自覺,要開拓歷史視野,學習研究百年黨史。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要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擔起新的使命,必須對黨昨天的奮斗有深切了解,在歷史經驗智慧的學習運用中提升歷史自覺、把握歷史主動,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我們要更加自覺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錘煉政治意識、磨煉政治能力的政治洗禮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立根鑄魂、固本培元的思想淬煉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在新時代更好地堅守初心、擔當使命;要在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的深入思考中,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在繼承光榮傳統、發揚革命精神的黨性鍛煉中,鼓足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增強歷史自覺,要樹立大歷史觀,學習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并強調“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樹立大歷史觀,要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既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和實踐者,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來自對歷史的深刻總結。要把黨的百年歷史,放到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會主義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80多年斗爭史中去認識和把握,在此基礎上,透過現象和細節,抓住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強化歷史思維,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理清歷史邏輯、把握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謀大局、謀長遠、謀未來。

  增強歷史自覺,要把握歷史規律,堅持唯物史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盡管誕生在一個半世紀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被歷史和實踐證明是科學的理論,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歷史唯物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以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應用于中國新的實踐,以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社會發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中國共產黨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戰勝了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推動了歷史的巨變。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增強歷史自覺,要夯實思想根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一刻都離不開正確思想指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向全黨同志提出的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僅是對我們黨100多年來歷史經驗、優良傳統、精神品格等的高度凝練,更是對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的新的更高要求。這“三個務必”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讓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五個必由之路”,要求全黨“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五個必由之路”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是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規律總結,我們必須牢記。新征程上,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好其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夯實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的思想根基,真正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文丨樊銳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瞭望丨提升歷史自覺 砥礪復興征程
    2023-6-14 16:21:08    來源:瞭望

      ◇中國共產黨善于運用貫通歷史、現實與未來的歷史思維,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具有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把握歷史主動的高超能力

      ◇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有助于堅定“四個自信”,有助于抓住戰略機遇、把握住發展大勢,有助于應對風險挑戰、經受重大考驗

      ◇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好其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是不斷夯實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的思想根基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鞠鵬攝/本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總結百年黨史正反兩方面經驗,在歷史智慧的學習運用中提升歷史自覺、把握歷史主動。”歷史自覺,就是運用貫通歷史、現實與未來的歷史思維,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掌握歷史前進主動權的主觀能動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增強歷史自覺、掌握歷史主動,是我們黨成就偉大事業的重要密碼。中國共產黨將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百年歷史,有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歷史思維,站在歷史活動實踐主體的高度,深刻洞察和把握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使命,以高度的歷史主動性牢牢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

      對歷史進程的認識越全面,對歷史規律的把握越深刻,黨的歷史智慧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動。當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增強歷史自覺的相關重要論述,對于砥礪復興征程,繼續考出好成績,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人具有高度歷史自覺的深厚根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在人民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又造就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新的歷史輝煌。”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頑強奮斗,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這一歷史輝煌,使中國共產黨人具有了高度的歷史自覺,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主動的高超能力。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改革開放的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都是把握歷史規律、順應歷史潮流、掌握歷史主動的結果,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歷史自覺。歷史照亮未來,我們應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把握歷史主動性的重要思想,深入汲取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蘊含的歷史智慧,以一種在順應潮流中引領潮流、在把握歷史規律中創造歷史的大歷史觀邁向新征程。

      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源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成為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我們的歷史自覺、歷史主動愈益增強。

      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源于人民的支持擁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是人民的小推車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奇跡,是人民的小木船劃出了渡江戰役的偉大勝利,是人民的“小鐵鍬”挖出了大油田、把貧油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是人民的“大包干”拉開了農村改革的歷史大幕,是人民的齊心協力筑起了抗擊新冠疫情的堅固防線。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更是黨帶領人民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在不懈奮斗中從來都對歷史前景具有高度自覺,對完成歷史任務抱有必勝信念,就是因為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歷史證明,人民是我們黨的根基、血脈和力量源泉,是我們始終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最為堅實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源于黨在百年奮斗中創造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也沒有辜負歷史和人民的選擇。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特別是新時代十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穩居世界第二位;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5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等等。

      展望未來,取得偉大歷史成就和創造人間奇跡的中國共產黨,必將以更加高度的歷史自覺、更加堅定的歷史自信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

      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歷史不僅蘊藏我們“從哪里來”的密碼,也標定我們“走向何方”的路標。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看得準。

      新時代新征程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有助于堅定“四個自信”。黨的二十大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四個自信”是建立在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堅定的歷史自信基礎之上的。只有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我們才能堅持道不變、志不改,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黨和人民事業。

      新時代新征程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有助于抓住戰略機遇、把握住發展大勢。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百年來所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就要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我們要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戰略機遇。歷史思維正是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于開頂風船,善于化危為機,緊緊抓住戰略機遇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

      新時代新征程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有助于應對風險挑戰、經受重大考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只有提升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才能保持戰略定力,在亂云飛渡中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向著既定目標前進;才能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膽識,精準研判、妥善應對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才能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新時代新征程要不斷提升歷史自覺、增強歷史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奮斗史、新中國發展史、中華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只是我們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我們決不能驕傲自滿、止步不前”。

      增強歷史自覺,要開拓歷史視野,學習研究百年黨史。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要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擔起新的使命,必須對黨昨天的奮斗有深切了解,在歷史經驗智慧的學習運用中提升歷史自覺、把握歷史主動,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我們要更加自覺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錘煉政治意識、磨煉政治能力的政治洗禮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立根鑄魂、固本培元的思想淬煉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在新時代更好地堅守初心、擔當使命;要在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的深入思考中,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在繼承光榮傳統、發揚革命精神的黨性鍛煉中,鼓足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增強歷史自覺,要樹立大歷史觀,學習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并強調“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樹立大歷史觀,要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既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和實踐者,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來自對歷史的深刻總結。要把黨的百年歷史,放到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會主義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80多年斗爭史中去認識和把握,在此基礎上,透過現象和細節,抓住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強化歷史思維,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理清歷史邏輯、把握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謀大局、謀長遠、謀未來。

      增強歷史自覺,要把握歷史規律,堅持唯物史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盡管誕生在一個半世紀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被歷史和實踐證明是科學的理論,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歷史唯物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以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應用于中國新的實踐,以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社會發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中國共產黨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戰勝了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推動了歷史的巨變。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增強歷史自覺,要夯實思想根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一刻都離不開正確思想指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向全黨同志提出的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僅是對我們黨100多年來歷史經驗、優良傳統、精神品格等的高度凝練,更是對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的新的更高要求。這“三個務必”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讓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五個必由之路”,要求全黨“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五個必由之路”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是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規律總結,我們必須牢記。新征程上,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好其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夯實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歷史自信的思想根基,真正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文丨樊銳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人射 | 黄色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 一级一片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亚洲成人av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美女 | 一级免费视频 | 日韩a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综合久久久久 | 日本黄色片免费看 |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av高清在线看 | 91视频免费看片 | 国产精品一码二码三码在线 | 久久6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好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kt∨ | 狠狠干美女 |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视频亚洲 | 欧美综合一区 | av在线入口 | 久久久亚洲精 | 一级一毛片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黄色二区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 | 成人免费毛片嘿嘿连载视频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二级黄色大片 | 欧美二三区 | 美日韩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特黄特色一级片 |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