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平均畝產五百三十三公斤 總產十二點三五億公斤
新聞推薦
本報訊(記者楊仕智)今年,我市小麥生產在克服了歷史罕見的干旱災害之后,取得了單產、總產“雙增”的好成績,預計全市小麥平均畝產533公斤,再次跨越500公斤,仍屬省內外新高;全市總產有望達到12.35億公斤,較上年增加1.9億公斤,增幅達16%。
旱災之年,我市小麥之所以能實現“雙增”并創全國多項紀錄,是市委、市政府咬定糧食生產不放松,不折不扣落實國家惠農政策、大力推廣集成技術、積極開展應變管理、狠抓小麥高產創建工作的結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把高產創建活動作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舉措,作為建設全國高效農業示范市的一項首要任務,作為在全省率先實現糧食單產水平跨越的一項引領工程,出臺了《焦作市2500斤糧食單產能力建設規劃》、《焦作市2008~2009年度小麥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等文件。去年,我市共建立高產創建示范田25.4萬畝,占麥播面積的12.1%,其中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18個、千畝示范方58個、高產攻關田16個,有12個萬畝示范片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片。
在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中,我市著力改善生產條件,先后落實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資金4200萬元、標準糧田建設項目資金660萬元、病險水庫改造項目資金1.1億元、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項目資金5000萬元、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資金5000萬元,初步構筑起糧食穩定增產、持續增產的堅實平臺。今年,我市共落實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資金1.97億元、良種推廣補貼資金3800萬元、農機推廣補貼資金4800萬元。市財政在預算內安排了200萬元糧食高產創建專項資金,大力支持高產創建活動。同時,我市按照“政府領導、部門組織、企業牽頭、農戶參與、科技支撐、財政支持”的原則,科學規劃,狠抓落實,并強力推行小麥高產集成技術,實施應變管理,在品種選擇、整地、播種、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為小麥高產創建提供了技術支持。
去冬今春,我市連續83天無有效降雨,小麥受旱面積一度達98萬畝。在春季抗旱澆麥保豐收工作中,全市共動員勞力110萬人次,投入抗旱機電井3.8萬眼,投入抗旱資金4616萬元,累計抗旱澆麥達312萬畝次,及時緩解了旱情、減輕了凍害,促進了苗情轉化升級,為小麥健壯生長奠定了基礎。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本報訊(記者楊仕智)今年,我市小麥生產在克服了歷史罕見的干旱災害之后,取得了單產、總產“雙增”的好成績,預計全市小麥平均畝產533公斤,再次跨越500公斤,仍屬省內外新高;全市總產有望達到12.35億公斤,較上年增加1.9億公斤,增幅達16%。
旱災之年,我市小麥之所以能實現“雙增”并創全國多項紀錄,是市委、市政府咬定糧食生產不放松,不折不扣落實國家惠農政策、大力推廣集成技術、積極開展應變管理、狠抓小麥高產創建工作的結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把高產創建活動作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舉措,作為建設全國高效農業示范市的一項首要任務,作為在全省率先實現糧食單產水平跨越的一項引領工程,出臺了《焦作市2500斤糧食單產能力建設規劃》、《焦作市2008~2009年度小麥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等文件。去年,我市共建立高產創建示范田25.4萬畝,占麥播面積的12.1%,其中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18個、千畝示范方58個、高產攻關田16個,有12個萬畝示范片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片。
在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中,我市著力改善生產條件,先后落實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資金4200萬元、標準糧田建設項目資金660萬元、病險水庫改造項目資金1.1億元、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項目資金5000萬元、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資金5000萬元,初步構筑起糧食穩定增產、持續增產的堅實平臺。今年,我市共落實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資金1.97億元、良種推廣補貼資金3800萬元、農機推廣補貼資金4800萬元。市財政在預算內安排了200萬元糧食高產創建專項資金,大力支持高產創建活動。同時,我市按照“政府領導、部門組織、企業牽頭、農戶參與、科技支撐、財政支持”的原則,科學規劃,狠抓落實,并強力推行小麥高產集成技術,實施應變管理,在品種選擇、整地、播種、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為小麥高產創建提供了技術支持。
去冬今春,我市連續83天無有效降雨,小麥受旱面積一度達98萬畝。在春季抗旱澆麥保豐收工作中,全市共動員勞力110萬人次,投入抗旱機電井3.8萬眼,投入抗旱資金4616萬元,累計抗旱澆麥達312萬畝次,及時緩解了旱情、減輕了凍害,促進了苗情轉化升級,為小麥健壯生長奠定了基礎。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