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新華社科倫坡1月16日電 “習近平主席2014年曾來過這里,我們感到很自豪。對這里的發展前景,我們充滿信心。”斯里蘭卡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的第一位本地員工、66歲的法務總經理莫漢·維杰辛哈難以忘懷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問斯里蘭卡時考察項目的場景。
如今,這里港口吞吐如云,“未來之城”在海上興起……中國同斯里蘭卡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斯里蘭卡這顆“印度洋上的明珠”增添新的光彩。
“共同打造中斯命運共同體”——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斯里蘭卡總統迪薩納亞克舉行會談,為中斯真誠互助、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注入新的動力。
造福子孫后代
中方將“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現代農業、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等領域合作,打造新的亮點”,斯方“致力于共建‘一帶一路’,助力提升地區互聯互通水平”——在習近平主席同迪薩納亞克總統的會談中,共建“一帶一路”是關鍵詞之一。
千年來,海上貿易為斯里蘭卡帶來了繁榮。如今,這片土地繼續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海洋。向海而生,是歷史的選擇;向海而興,是未來的方向。
岸橋高聳林立,集裝箱鱗次櫛比,重型拖車往返于堆場和碼頭間。中斯合作運營十多年來,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設施持續升級,連接航線日益豐富,年吞吐量從不到60萬標箱躍升至2024年的335萬標箱,帶動整個科倫坡港實現大跨步飛躍。
攜手謀發展的過程中,中方企業在海外開展碼頭運營業務積累了寶貴經驗。碼頭中方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國際化運營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為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奠定了基礎。”
在斯里蘭卡南端,坐落著習近平主席關心的中斯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漢班托塔綜合開發項目。這里距離國際海運主航線約10海里,以漢班托塔港建設為依托,帶動周邊地區的港口服務、海事服務、臨港工業發展。
拉近心靈距離
100盧比,是斯里蘭卡民眾最常用的紙幣。當地人指著紙幣上的建筑說:“這是中國建造的普特拉姆電站。”
在首都科倫坡以北約130公里的卡爾皮提亞半島上,一座龐大的基站、三支高聳的煙囪、十余架旋轉的風車,矗立在海天之間,守護著斯里蘭卡的萬家燈火。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斯期間,出席了這一中斯重要合作項目的視頻連線啟用儀式。
投入使用以來,普特拉姆燃煤電站歷年發電量占全國總用電量的約40%,極大緩解了斯里蘭卡的用電緊張局面。電站現場經理李文峰介紹,作為中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普特拉姆燃煤電站遵循嚴格環保標準,通過多種措施有效控制排放,不僅守護了當地的碧水藍天,還推動企業在綠色環保領域積極實踐。
在32歲的電站員工梅納卡·維達加馬家中,飛轉不停的電扇驅散著熱浪。一轉眼,她已在電站工作了11年。在她看來,電站不僅讓用電更加經濟實惠,還成為象征美好生活的重要地標,總有新婚夫妻來這里拍照留念。“我很驕傲,電站深受大家認可。”
中斯兩國人民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共享發展成果,結下深厚友誼,拉近了心靈距離。在西北省馬坎杜拉,中國農業專家把專業技術帶進當地果園,與農戶結下友誼;在斯中部一些地方,水質不佳導致慢性腎病高發,中國科學院專家采用納濾、電滲析等技術建設飲用水示范工程,讓當地百姓喝上“放心水”;中企承建的南部鐵路延長線成為斯里蘭卡獨立以來首條新建鐵路,便利了民眾出行,開啟了斯里蘭卡鐵路史的新篇章。
斯里蘭卡中國協會主席吉尼斯·德席爾瓦對習近平主席在兩國元首會談中強調“要加強雙方人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心聯通’”深感認同。他說,斯中友好關系源遠流長,近年來人文交流合作持續深化,中斯命運共同體建設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礎,“我對此充滿信心,這將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記者:陳冬書 伍岳 車宏亮 朱瑞卿
視頻:王玉玨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科倫坡1月16日電 “習近平主席2014年曾來過這里,我們感到很自豪。對這里的發展前景,我們充滿信心。”斯里蘭卡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的第一位本地員工、66歲的法務總經理莫漢·維杰辛哈難以忘懷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問斯里蘭卡時考察項目的場景。
如今,這里港口吞吐如云,“未來之城”在海上興起……中國同斯里蘭卡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斯里蘭卡這顆“印度洋上的明珠”增添新的光彩。
“共同打造中斯命運共同體”——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斯里蘭卡總統迪薩納亞克舉行會談,為中斯真誠互助、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注入新的動力。
造福子孫后代
中方將“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現代農業、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等領域合作,打造新的亮點”,斯方“致力于共建‘一帶一路’,助力提升地區互聯互通水平”——在習近平主席同迪薩納亞克總統的會談中,共建“一帶一路”是關鍵詞之一。
千年來,海上貿易為斯里蘭卡帶來了繁榮。如今,這片土地繼續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海洋。向海而生,是歷史的選擇;向海而興,是未來的方向。
岸橋高聳林立,集裝箱鱗次櫛比,重型拖車往返于堆場和碼頭間。中斯合作運營十多年來,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設施持續升級,連接航線日益豐富,年吞吐量從不到60萬標箱躍升至2024年的335萬標箱,帶動整個科倫坡港實現大跨步飛躍。
攜手謀發展的過程中,中方企業在海外開展碼頭運營業務積累了寶貴經驗。碼頭中方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國際化運營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為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奠定了基礎。”
在斯里蘭卡南端,坐落著習近平主席關心的中斯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漢班托塔綜合開發項目。這里距離國際海運主航線約10海里,以漢班托塔港建設為依托,帶動周邊地區的港口服務、海事服務、臨港工業發展。
拉近心靈距離
100盧比,是斯里蘭卡民眾最常用的紙幣。當地人指著紙幣上的建筑說:“這是中國建造的普特拉姆電站。”
在首都科倫坡以北約130公里的卡爾皮提亞半島上,一座龐大的基站、三支高聳的煙囪、十余架旋轉的風車,矗立在海天之間,守護著斯里蘭卡的萬家燈火。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斯期間,出席了這一中斯重要合作項目的視頻連線啟用儀式。
投入使用以來,普特拉姆燃煤電站歷年發電量占全國總用電量的約40%,極大緩解了斯里蘭卡的用電緊張局面。電站現場經理李文峰介紹,作為中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普特拉姆燃煤電站遵循嚴格環保標準,通過多種措施有效控制排放,不僅守護了當地的碧水藍天,還推動企業在綠色環保領域積極實踐。
在32歲的電站員工梅納卡·維達加馬家中,飛轉不停的電扇驅散著熱浪。一轉眼,她已在電站工作了11年。在她看來,電站不僅讓用電更加經濟實惠,還成為象征美好生活的重要地標,總有新婚夫妻來這里拍照留念。“我很驕傲,電站深受大家認可。”
中斯兩國人民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共享發展成果,結下深厚友誼,拉近了心靈距離。在西北省馬坎杜拉,中國農業專家把專業技術帶進當地果園,與農戶結下友誼;在斯中部一些地方,水質不佳導致慢性腎病高發,中國科學院專家采用納濾、電滲析等技術建設飲用水示范工程,讓當地百姓喝上“放心水”;中企承建的南部鐵路延長線成為斯里蘭卡獨立以來首條新建鐵路,便利了民眾出行,開啟了斯里蘭卡鐵路史的新篇章。
斯里蘭卡中國協會主席吉尼斯·德席爾瓦對習近平主席在兩國元首會談中強調“要加強雙方人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心聯通’”深感認同。他說,斯中友好關系源遠流長,近年來人文交流合作持續深化,中斯命運共同體建設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礎,“我對此充滿信心,這將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記者:陳冬書 伍岳 車宏亮 朱瑞卿
視頻:王玉玨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