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資源支撐
——寫在第三十三個全國土地日之際
更新時間:2023-6-25 7:32:46    來源:人民日報

  6月25日是第三十三個全國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支撐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堅持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對保護耕地、節約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部署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為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方向。

  過去10年來,我國實現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38.61%,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累計完成治理修復面積530多萬公頃,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實現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18.65億畝的目標……自然資源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征程上,自然資源系統牢記職責使命,與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統籌發展和安全,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加堅實的資源支撐。

  牢記“國之大者”,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盛夏時節,萬物競秀,廣袤田野,生機勃勃。

  河北省武安市大同鎮羅義北莊村田間一派忙碌。“建蓄水池、修機耕路,經過土地整理,望天收的撂荒地變成高產田。”村民孟香山說,復墾后一年能種兩季,他準備擴大流轉面積,再多種些糧。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糧食生產,根在耕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保護耕地要像保護文物那樣來做,甚至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來做”“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

  人多地少,基本國情。經過艱苦努力,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

  然而,耕地保護任務艱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底,我國耕地面積為19.18億畝,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36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與此同時,耕地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超過一半的耕地依然靠天收。

  “必須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紅線包括數量,也包括質量”,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叮囑,化作保護耕地的堅決行動。

  ——穩數量,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明確,全國耕地保護任務目標為18.65億畝,保持到2035年不變。確保耕地數量不能減,一系列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法制更嚴密。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完成修改并頒布實施,黑土地保護法正式施行,耕地保護法草案正在起草。

  政策監管更嚴格。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終身追責,共同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按照中央的要求每年進行考核,突破耕地紅線的一票否決。嚴管耕地占補平衡,自然資源部自2018年以來連續組織開展補充耕地核查,涉及補充耕地項目17.6萬個,查處問題項目比例占5.6%;嚴格執法督察,2018年以來,全國共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32.42萬宗,涉及土地面積41.92萬公頃,罰沒款1145.57億元,10613名責任人受到黨紀政務處分。自然資源部區域掛牌督辦河北、山西、浙江、遼寧、山東等5省8個縣(區)土地衛片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弄虛作假、填報不實等違法違規問題,并督促整改落實;公開通報729個土地違法等典型案例。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連續5年圍繞耕地保護突出問題,對省級政府開展監督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每年向省級政府印發《督察意見書》,對“大棚房”、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以及補充耕地不實、破壞生態等突出問題重點督辦,限期整改。向社會公開通報了236個土地違法違規典型問題,約談了145個土地違法違規問題嚴重的市縣政府負責人,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督促地方嚴格整改。

  守住耕地紅線,變化實實在在。在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伏道鎮西水磨灣村,流行這樣一段順口溜,“有了腳下地,才有口中糧。哪里能建房,哪里要種糧。手中圖一張,心里有主張。”村黨支部書記王素青說,“保護耕地,現在大家的自覺性都高著呢,村里耕地實現零減少。”

  放眼全國,耕地持續快速減少的態勢得到初步遏制。自2021年以來,全國耕地總量連續兩年實現凈增長。

  ——控用途,確保農田就是農田。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6320畝耕地,綠意蔥蘢。村黨委書記李雪平有了新頭銜——“田長”。“和我一起巡田的還有12名網格員和‘天眼’,我們都是飯碗田的守護者。”李雪平指了指田邊的攝像頭說。

  依托10顆眉山“天府星座”衛星,眉山全市耕地實現監測全覆蓋。在眉山市田長制辦公室的大屏幕上,耕地數量、位置、田長等信息一目了然。

  嚴格用途管制,完善制度是關鍵。“人防+技防”,織密用途管制網。截至2022年底,田長制已在26個省(區、市)落地生根。四川省構建起省、市、縣、鄉、村五級“田長+網格員”的耕地保護責任體系和耕地保護網格化監管機制。

  “針對‘國土三調’反映出的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造成耕地流失問題,設立耕地‘進出平衡’制度”。自然資源部主要負責人表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從源頭上控制非農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和國土綠化等對耕地的占用,確需占用的,按規定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

  ——提質量,確保農田必須是良田。

  耕地地力弱、碎片化,農田基礎設施無法配套,難以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掣肘因素亟待破解。

  保沃土,造良田。湖南安仁,將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截至目前,全縣已實施8個耕作層剝離項目,剝離的耕作層用于新增耕地800余畝,耕地質量較再利用前提高2等。

  “小田”變“大田”。浙江杭州,開展“百千萬”連片整治工程試點,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全市建成30萬畝以上集中連片、土壤肥沃、設施配套、適宜規模種植和現代農業發展的“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

  保護黑土地,治理鹽堿地,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統籌發展與安全,兼顧數量與質量,加強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復,開展綜合治理和改造提升,瞄準短板弱項發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讓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讓每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

  節約集約用地,不斷提高用地效率,夯實高質量發展之基

  工業化、城鎮化需要土地,農業現代化要保證土地數量和質量。生態文明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節約資源是根本之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土地是不少,但同14億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資源!建城市、搞工業、保生態都要用地,必須精打細算”“不能再無節制擴大建設用地,不是每個城鎮都要長成巨人”“資源開發利用既要支撐當代人過上幸福生活,也要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根基”。

  ——節約集約,規劃先行。

  在河北省邱縣邱城鎮,前段寨、中段寨、后段寨的村莊規劃贏得村民們點贊。“編制村莊規劃既要改善人居環境,也要想辦法提升村民的經濟收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駐村規劃師陳普說,通過逐戶走訪、問卷調查、實地踏勘,規劃完成后騰挪出10.8畝建設用地指標。

  “規劃節約是最大的節約,加強規劃引領和用途管制,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說,當前,我國城鄉統籌的國土空間格局已基本形成,省市縣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審批正在全力推進。

  “加強規劃源頭管控,把資源節約集約的原則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工作中,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提升國土空間資源利用效率。”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嚴金明說。

  ——節約集約,機制保障。

  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汽車智能零部件、常州通信技術、萬都智慧物流三大產業園,推進多層廠房建設。“3個試點項目總用地618畝,豎向上建筑功能混合,節約用地比例約10%。”天寧區區長張凱奇說。

  寸土生寸金。“土地集約的背后,發展質量在提升。”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國梁說,2022年底,江蘇省建設用地地均GDP達33.4萬元/畝,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較2020年下降11%,今后將繼續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現以較少資源消耗支撐更多優質發展增量。

  從全國范圍看,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實施增量安排與存量盤活掛鉤的“增存掛鉤”機制,倒逼各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取得明顯成效。自2018年實施以來,全國消化“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共計2200多萬畝。

  節地用好“換”字訣。打造立體養殖、多層標準廠房,建構架式風電塔、全地埋式凈水廠等,土地開發由“二維”轉向“三維”,不少城市建起立體“坐標軸”,統籌地上地下空間開發,從“平方”變為“立方”。

  2013—2022年期間,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了38.61%,國土經濟密度明顯提高。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司長劉明松說,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嚴格用地總量和強度雙重控制,優化用地結構“騰空間”,嚴格標準控制“省空間”,立體綜合開發“拓空間”,推廣節地技術模式“造空間”。2019年以來,自然資源部已陸續推出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共計3批次46項。

  ——節約集約,改革創新。

  今年,江西省崇義縣獲評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走進崇義縣龍達礦業,辦公及職工宿舍樓等工程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

  “通過挖掘存量土地和盤活村集體閑置土地,對引進的企業實施‘點狀供地’,在破解鄉村產業用地難題的同時,實現了鄉村土地精細化、集約化利用。”崇義縣豐州鄉黨委書記黃小欽介紹。

  崇義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湯昌祿說,通過改革創新,化解土地利用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持續提升節約集約高質高效用地水平。

  從規劃引領到市場配置,從框定總量到盤活存量,從考評激勵到示范引領,節約集約用地舉措越來越精細;持續增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能力,不斷改革用地計劃管理方式,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布局和結構,不斷提高用地效率,我國建設用地總量持續高位凈增長的態勢有所減緩。

  “十四五”期間,全國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將控制在2950萬畝,比“十三五”期間壓減約300萬畝。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比2020年降低15%左右。

  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人均自然資源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國,短短幾十年里,走過了西方國家幾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歷程,生態環境問題也在快速發展中集中顯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直面發展課題,新時代中國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田”是關鍵要素。

  讓“田”更健康,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2022年歲末,“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頒獎詞簡短有力:“‘中國山水工程’將所有生態系統視為‘生命共同體’,通過不懈努力恢復了中國數百萬公頃的土地。”

  湖北長江荊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納入“十四五”第二批山水工程。

  湖北石首,臨靠長江,西連荊江起點,東接洪湖流域。這里的農田生態健康,關系長江水環境健康和水生態安全。

  秧苗青青,蛙鳴陣陣,小鴨子在稻田里嬉戲。石首市鄉村綠色生產基地,一水多用,一田三收。“鴨蛙稻共作,稻米品質好了,農田生物多樣性也提升了。”石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孫賢海說。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山水工程落地實施,一幅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躍然入目。2016年以來,我國陸續實施44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按照計劃,2021年至2025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不少于500億元資金,支持實施至少25個新的山水工程。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副司長王磊表示,從生態系統的關聯性、整體性出發,采用系統治理思路實施農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打造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布局合理的農田生態系統,為推進農業空間一體化保護修復探索路徑。

  讓“田”更美麗,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夯實基礎。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天福村里,農田集中連片,生態環境優良。“得益于‘千萬工程’打下的好基礎,土地全域綜合整治又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動能。”新塍鎮黨委書記翁松剛說。

  新增灌溉排澇面積1320畝,新建灌排渠道95.31公里,新(改)建道路生態工程34.2公里,新建游步道5公里、景觀節點6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讓天福村這片田園更加美麗,吸引不少“農創客”拎包入住。整治后的良田為高效經營創造條件,一二三產融合,“好田景”帶來“好錢景”,全鎮的稻米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20億元。

  全要素整治、全鏈條發展……近年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在全國多個試點地區取得突出成效,正有力推動區域土地保護利用形成新格局。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將繼續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通過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鄉村生態保護修復、鄉村歷史文化保護和風貌提升等工程,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系統支撐。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山清水秀、林茂田肥、湖美草綠的生命共同體,愈發生機勃勃,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資源支撐
——寫在第三十三個全國土地日之際
2023-6-25 7:32:46    來源:人民日報

  6月25日是第三十三個全國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支撐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堅持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對保護耕地、節約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部署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為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方向。

  過去10年來,我國實現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38.61%,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累計完成治理修復面積530多萬公頃,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實現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18.65億畝的目標……自然資源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征程上,自然資源系統牢記職責使命,與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統籌發展和安全,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加堅實的資源支撐。

  牢記“國之大者”,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盛夏時節,萬物競秀,廣袤田野,生機勃勃。

  河北省武安市大同鎮羅義北莊村田間一派忙碌。“建蓄水池、修機耕路,經過土地整理,望天收的撂荒地變成高產田。”村民孟香山說,復墾后一年能種兩季,他準備擴大流轉面積,再多種些糧。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糧食生產,根在耕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保護耕地要像保護文物那樣來做,甚至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來做”“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

  人多地少,基本國情。經過艱苦努力,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

  然而,耕地保護任務艱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底,我國耕地面積為19.18億畝,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36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與此同時,耕地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超過一半的耕地依然靠天收。

  “必須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紅線包括數量,也包括質量”,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叮囑,化作保護耕地的堅決行動。

  ——穩數量,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明確,全國耕地保護任務目標為18.65億畝,保持到2035年不變。確保耕地數量不能減,一系列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法制更嚴密。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完成修改并頒布實施,黑土地保護法正式施行,耕地保護法草案正在起草。

  政策監管更嚴格。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終身追責,共同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按照中央的要求每年進行考核,突破耕地紅線的一票否決。嚴管耕地占補平衡,自然資源部自2018年以來連續組織開展補充耕地核查,涉及補充耕地項目17.6萬個,查處問題項目比例占5.6%;嚴格執法督察,2018年以來,全國共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32.42萬宗,涉及土地面積41.92萬公頃,罰沒款1145.57億元,10613名責任人受到黨紀政務處分。自然資源部區域掛牌督辦河北、山西、浙江、遼寧、山東等5省8個縣(區)土地衛片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弄虛作假、填報不實等違法違規問題,并督促整改落實;公開通報729個土地違法等典型案例。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連續5年圍繞耕地保護突出問題,對省級政府開展監督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每年向省級政府印發《督察意見書》,對“大棚房”、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以及補充耕地不實、破壞生態等突出問題重點督辦,限期整改。向社會公開通報了236個土地違法違規典型問題,約談了145個土地違法違規問題嚴重的市縣政府負責人,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督促地方嚴格整改。

  守住耕地紅線,變化實實在在。在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伏道鎮西水磨灣村,流行這樣一段順口溜,“有了腳下地,才有口中糧。哪里能建房,哪里要種糧。手中圖一張,心里有主張。”村黨支部書記王素青說,“保護耕地,現在大家的自覺性都高著呢,村里耕地實現零減少。”

  放眼全國,耕地持續快速減少的態勢得到初步遏制。自2021年以來,全國耕地總量連續兩年實現凈增長。

  ——控用途,確保農田就是農田。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6320畝耕地,綠意蔥蘢。村黨委書記李雪平有了新頭銜——“田長”。“和我一起巡田的還有12名網格員和‘天眼’,我們都是飯碗田的守護者。”李雪平指了指田邊的攝像頭說。

  依托10顆眉山“天府星座”衛星,眉山全市耕地實現監測全覆蓋。在眉山市田長制辦公室的大屏幕上,耕地數量、位置、田長等信息一目了然。

  嚴格用途管制,完善制度是關鍵。“人防+技防”,織密用途管制網。截至2022年底,田長制已在26個省(區、市)落地生根。四川省構建起省、市、縣、鄉、村五級“田長+網格員”的耕地保護責任體系和耕地保護網格化監管機制。

  “針對‘國土三調’反映出的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造成耕地流失問題,設立耕地‘進出平衡’制度”。自然資源部主要負責人表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從源頭上控制非農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和國土綠化等對耕地的占用,確需占用的,按規定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

  ——提質量,確保農田必須是良田。

  耕地地力弱、碎片化,農田基礎設施無法配套,難以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掣肘因素亟待破解。

  保沃土,造良田。湖南安仁,將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截至目前,全縣已實施8個耕作層剝離項目,剝離的耕作層用于新增耕地800余畝,耕地質量較再利用前提高2等。

  “小田”變“大田”。浙江杭州,開展“百千萬”連片整治工程試點,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全市建成30萬畝以上集中連片、土壤肥沃、設施配套、適宜規模種植和現代農業發展的“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

  保護黑土地,治理鹽堿地,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統籌發展與安全,兼顧數量與質量,加強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復,開展綜合治理和改造提升,瞄準短板弱項發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讓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讓每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

  節約集約用地,不斷提高用地效率,夯實高質量發展之基

  工業化、城鎮化需要土地,農業現代化要保證土地數量和質量。生態文明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節約資源是根本之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土地是不少,但同14億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資源!建城市、搞工業、保生態都要用地,必須精打細算”“不能再無節制擴大建設用地,不是每個城鎮都要長成巨人”“資源開發利用既要支撐當代人過上幸福生活,也要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根基”。

  ——節約集約,規劃先行。

  在河北省邱縣邱城鎮,前段寨、中段寨、后段寨的村莊規劃贏得村民們點贊。“編制村莊規劃既要改善人居環境,也要想辦法提升村民的經濟收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駐村規劃師陳普說,通過逐戶走訪、問卷調查、實地踏勘,規劃完成后騰挪出10.8畝建設用地指標。

  “規劃節約是最大的節約,加強規劃引領和用途管制,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說,當前,我國城鄉統籌的國土空間格局已基本形成,省市縣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審批正在全力推進。

  “加強規劃源頭管控,把資源節約集約的原則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工作中,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提升國土空間資源利用效率。”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嚴金明說。

  ——節約集約,機制保障。

  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汽車智能零部件、常州通信技術、萬都智慧物流三大產業園,推進多層廠房建設。“3個試點項目總用地618畝,豎向上建筑功能混合,節約用地比例約10%。”天寧區區長張凱奇說。

  寸土生寸金。“土地集約的背后,發展質量在提升。”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國梁說,2022年底,江蘇省建設用地地均GDP達33.4萬元/畝,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較2020年下降11%,今后將繼續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現以較少資源消耗支撐更多優質發展增量。

  從全國范圍看,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實施增量安排與存量盤活掛鉤的“增存掛鉤”機制,倒逼各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取得明顯成效。自2018年實施以來,全國消化“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共計2200多萬畝。

  節地用好“換”字訣。打造立體養殖、多層標準廠房,建構架式風電塔、全地埋式凈水廠等,土地開發由“二維”轉向“三維”,不少城市建起立體“坐標軸”,統籌地上地下空間開發,從“平方”變為“立方”。

  2013—2022年期間,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了38.61%,國土經濟密度明顯提高。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司長劉明松說,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嚴格用地總量和強度雙重控制,優化用地結構“騰空間”,嚴格標準控制“省空間”,立體綜合開發“拓空間”,推廣節地技術模式“造空間”。2019年以來,自然資源部已陸續推出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共計3批次46項。

  ——節約集約,改革創新。

  今年,江西省崇義縣獲評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走進崇義縣龍達礦業,辦公及職工宿舍樓等工程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

  “通過挖掘存量土地和盤活村集體閑置土地,對引進的企業實施‘點狀供地’,在破解鄉村產業用地難題的同時,實現了鄉村土地精細化、集約化利用。”崇義縣豐州鄉黨委書記黃小欽介紹。

  崇義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湯昌祿說,通過改革創新,化解土地利用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持續提升節約集約高質高效用地水平。

  從規劃引領到市場配置,從框定總量到盤活存量,從考評激勵到示范引領,節約集約用地舉措越來越精細;持續增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能力,不斷改革用地計劃管理方式,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布局和結構,不斷提高用地效率,我國建設用地總量持續高位凈增長的態勢有所減緩。

  “十四五”期間,全國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將控制在2950萬畝,比“十三五”期間壓減約300萬畝。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比2020年降低15%左右。

  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人均自然資源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國,短短幾十年里,走過了西方國家幾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歷程,生態環境問題也在快速發展中集中顯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直面發展課題,新時代中國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田”是關鍵要素。

  讓“田”更健康,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2022年歲末,“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頒獎詞簡短有力:“‘中國山水工程’將所有生態系統視為‘生命共同體’,通過不懈努力恢復了中國數百萬公頃的土地。”

  湖北長江荊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納入“十四五”第二批山水工程。

  湖北石首,臨靠長江,西連荊江起點,東接洪湖流域。這里的農田生態健康,關系長江水環境健康和水生態安全。

  秧苗青青,蛙鳴陣陣,小鴨子在稻田里嬉戲。石首市鄉村綠色生產基地,一水多用,一田三收。“鴨蛙稻共作,稻米品質好了,農田生物多樣性也提升了。”石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孫賢海說。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山水工程落地實施,一幅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躍然入目。2016年以來,我國陸續實施44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按照計劃,2021年至2025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安排不少于500億元資金,支持實施至少25個新的山水工程。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副司長王磊表示,從生態系統的關聯性、整體性出發,采用系統治理思路實施農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打造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布局合理的農田生態系統,為推進農業空間一體化保護修復探索路徑。

  讓“田”更美麗,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夯實基礎。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天福村里,農田集中連片,生態環境優良。“得益于‘千萬工程’打下的好基礎,土地全域綜合整治又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動能。”新塍鎮黨委書記翁松剛說。

  新增灌溉排澇面積1320畝,新建灌排渠道95.31公里,新(改)建道路生態工程34.2公里,新建游步道5公里、景觀節點6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讓天福村這片田園更加美麗,吸引不少“農創客”拎包入住。整治后的良田為高效經營創造條件,一二三產融合,“好田景”帶來“好錢景”,全鎮的稻米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20億元。

  全要素整治、全鏈條發展……近年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在全國多個試點地區取得突出成效,正有力推動區域土地保護利用形成新格局。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將繼續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通過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鄉村生態保護修復、鄉村歷史文化保護和風貌提升等工程,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系統支撐。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山清水秀、林茂田肥、湖美草綠的生命共同體,愈發生機勃勃,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亚洲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一二三区在线粉嫩 | 在线亚洲一区 |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 |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四区 | 免费一级片免费一级片 | 青青久久 | 久久国产日韩 | 日韩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高清一区 | 欧州一区二区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亚洲美女 | 久久精品一区 | 色香蕉视频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亚洲一本 | 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美女久久|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 |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天堂在线 | av在线中文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 | 日本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丝袜 | 国产精品一区二 | 国产精品精品 | 激情综合网五月婷婷 | 天天操操 |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