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參考消息特稿 | “千萬工程”20年實踐激發世界回響
更新時間:2023-6-24 8:12:13    來源:參考消息

【原標題】為全球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千萬工程”20年實踐激發世界回響

文/何玲玲 方問禹 張曉潔

《參考消息》2023年6月22日第7版

花五年時間,從全省4萬個村莊中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3年6月,浙江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開啟省域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行動。

20年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浙江省這項工程在實踐中持續深化、不斷迭代,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在當前中國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千萬工程”將進一步引領廣大鄉村建設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2019年11月6日,外國游客在湖州市長興縣小浦鎮的千畝花海中合影。(徐昱 攝)

造福浙江,引領中國,影響世界。一些國際人士在深入走訪浙江鄉村、了解20年間山鄉巨變之后,認為“千萬工程”的好經驗好做法具有全球意義,為全球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美麗鄉村成發展“金名片”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浙江省對外經貿與文化交往密切,輕工貿易、電子商務、數字科技等在國際社會具有一定影響力。近些年,浙江鄉村風貌不僅在國內受到廣泛認可,在國際上同樣展現吸引力。浙北水鄉、浙中丘陵與浙西南山區各美其美,美麗鄉村成為浙江發展的又一張“金名片”。

去年11月,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芬蘭、韓國等十幾個國家的在杭外籍專家、企業高管、創業人員、留學生代表等近30人到訪杭州市富陽區、桐廬縣,深入鄉村庭院、田間地頭,觀賞越劇、茶藝表演,了解繡花鞋、葫蘆畫、剪紙等非遺文化。

“城市繁華熱鬧,鄉村生機勃勃。”看見整潔的街道、多彩的田園、熱鬧的咖啡館,杭州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艾莎說,這次鄉村之行令人驚喜。

2019年5月26日,外國游客在杭州市桐廬縣石舍村體驗鄉村慢生活。(黃宗治 攝)

印度尼西亞籍留學生林紫的曾祖父是中國人,這次在浙江看見的農村景象、農民生活,讓她對長輩們講述的中國傳統文化、鄉村生活故事有了更加直觀、親切的感受。

30歲的伊朗青年邁赫拉茲·卡拉米在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錢塢村定居已有三年,這里的村民都叫他“旺仔”。自2012年到中國學習美術專業以來,旺仔去過不少地方,最終選擇生活在浙江鄉村,還把自己的繪畫工作室開在村里。

“這里有清新空氣、竹海、流水,我很喜歡村里的生活。”旺仔說,錢塢村既貼近大自然,又有現代化的工作和生活設施,村民對外國人抱有善意,不用特意去交朋友,大家認識一個禮拜就變得像老朋友一樣。

距離錢塢村不遠的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上,形成了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洋家樂”。來自南非、法國、英國、比利時、丹麥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人,在中國鄉村投資興業、吃上“生態飯”,每年吸引數十萬境內外游客前來旅游度假。

鄉村蝶變獲聯合國點贊

2018年9月26日晚,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湖州市安吉縣農民裘麗琴站在聯合國的頒獎臺上,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

“我來自浙江省的一個村莊。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著滿滿一桶臟水,走到很遠的地方去倒污水。當時,我家廚房沒有排污水管,村里沒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黑又臭。今天,‘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讓我們的村莊變成一張靚麗的明信片。”

她的發言贏得全場熱烈掌聲,來自中國的鄉村治理路徑贏得世界贊譽,激發世界回響。2018年,“千萬工程”榮獲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行動與激勵獎”。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中國部分地區用較短時間就取得了一些西方國家幾十年的環境治理成果,這顯示出中國推進環境治理、建設生態文明的決心和智慧。

“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來中國的模樣,甚至是未來世界的模樣!”參觀走訪浙江村鎮時,聯合國時任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說了這樣一句話。

2023年6月21日,在湖州市長興縣和平鎮長崗村文化禮堂前廣場,當地村民正在進行挑擔子繞障礙物比賽。(徐昱 攝)

剛進入21世紀時,金華市浦江縣的人造水晶產業達到鼎盛時期:一個縣集聚了兩萬多家水晶加工作坊。但這里的生態環境幾乎走向絕境:縣域內85%的河流成了“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

“千萬工程”倒逼浦江縣“鐵腕治水”,全面整治水晶產業、實行養殖業區域規劃和準入機制、全民參與消滅462條“牛奶河”和577條“垃圾河”的行動,最終讓江南水鄉重泛清波。

當地水晶企業從2.2萬家銳減至526家,其中400多家入駐產業園實現集聚發展。從開辦小作坊到入駐產業園,從業30多年的浙江浦江晶盛水晶有限公司創始人張福民說:“這些年眼看著河水一天天變清,美麗的浦陽江重回清澈的樣子。”

2010年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展現了中國城市現代、創新、包容的一面,讓中國城市走向世界。八年后,收獲“地球衛士·行動與激勵獎”的“千萬工程”,展現了中國鄉村的獨特魅力與治理成效,讓中國鄉村走向世界。

聯合國這樣評價浙江“千萬工程”: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效果顯著,將昔日污染嚴重的黑臭河流改造得潺潺流水清可見底,贏得了“激勵與行動”類別獎項。這一成功的生態恢復項目表明,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將產生變革性力量。

“千萬工程”撬動鄉村振興

從減少極端貧困到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共同繁榮,從生態環境保護、特色產業發展到多元文化共存,鄉村發展仍是當前全球治理的重要話題。盡管全球正在經歷普遍的、廣泛的城市化,但鄉村依然是人類聚居的基本環境類型,人居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更為密切。

本世紀初,浙江省民營經濟在全國嶄露頭角,但粗放式增長給區域環境帶來整體性壓力,農村建設和社會發展明顯滯后。據浙江省委農辦摸排,當時全省有4000個村莊環境比較好,3萬多個村莊環境比較差。

2023年4月1日,游客在杭州市臨安區青山湖街道郎家村乘坐小火車在油菜花地里感受春日美景。(徐昱 攝)

要剎住幾十年的發展慣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確立起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觀,從各級政府部門到企業老板、再到千家萬戶,最重要的是要闖過“思想關”“利益關”。

如何轉變發展理念、調整發展方式,特別是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千萬工程”正是這樣一個重要抓手。它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臟亂差問題做起,從道路硬化、垃圾收集、衛生改廁,到面源污染整治、農房改造建設,再到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從“示范引領”,到“整體推進”,再到“深化提升”,逐步推進、久久為功。

這項工程采取務實、漸進式路徑,注重規劃先行,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統一,歷史性與前瞻性相協調,一次性規劃與量力而行推動相統籌,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設程度、推進速度與財力承受度、農民接受度之間的關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眾胃口,不提超越發展階段的目標。

“千萬工程”20年的實踐造就了浙江萬千美麗鄉村,也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浙江省農民人均純收入5431元,2022年這一數據達到37565元,已經連續38年領跑全國省區,形成鄉村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良性循環。目前,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90,已經連續十年縮小。

鄉村生態、產業、治理、文化等發展脈絡交織循環,扭轉頹勢,驅動振興。“千萬工程”選擇以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啟動點,撬動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齒輪。

“中國方案”帶給世界啟迪

從2000年到2015年,世界多國通過為期15年的千年發展目標;聯合國繼而啟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率先發布國別方案和進展報告,秉持新發展理念,平衡推進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領域工作。

面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該如何選擇?中國的答案很明確——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先于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千萬工程”,在改善村莊人居環境、主動減排二氧化碳、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等方面與聯合國的理念不謀而合。

聯合國官員認為,在浙江,綠色發展帶來“金山銀山”,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民眾擁有更多發展機遇,更加珍愛自己的家園,這種模式值得與世界分享。

“當今世界,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模式各有千秋,但唯有人民群眾滿意、符合自然發展規律并契合科學精神的發展理念,才是最有價值的發展理念以及最有實踐意義的發展模式。”出席2018年“地球衛士獎”頒獎典禮的一位聯合國官員如此評價。

以“千萬工程”為重要抓手的中國鄉村可持續發展歷程,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愿景完成了一場精彩的對接。長期關注世界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索爾海姆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努力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愿景作出突出貢獻和示范。

中國鄉村建設讓臟亂差的農村漸漸變美。但“美”還不夠,中國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十分注重農村產業的培育,這對世界鄉村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啟示作用——以業為基,才有持久生命力。把村莊環境整治與發展經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

英國愛丁堡大學基礎設施與環境研究所教授阿利斯泰爾·博思威克認為,“千萬工程”的實施,說明在農村大幅改善環境的同時實現經濟發展是可行的,相信中國的成功經驗將會給其他國家帶來啟迪。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參考消息特稿 | “千萬工程”20年實踐激發世界回響
    2023-6-24 8:12:13    來源:參考消息

    【原標題】為全球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千萬工程”20年實踐激發世界回響

    文/何玲玲 方問禹 張曉潔

    《參考消息》2023年6月22日第7版

    花五年時間,從全省4萬個村莊中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3年6月,浙江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開啟省域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行動。

    20年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浙江省這項工程在實踐中持續深化、不斷迭代,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在當前中國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千萬工程”將進一步引領廣大鄉村建設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2019年11月6日,外國游客在湖州市長興縣小浦鎮的千畝花海中合影。(徐昱 攝)

    造福浙江,引領中國,影響世界。一些國際人士在深入走訪浙江鄉村、了解20年間山鄉巨變之后,認為“千萬工程”的好經驗好做法具有全球意義,為全球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美麗鄉村成發展“金名片”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浙江省對外經貿與文化交往密切,輕工貿易、電子商務、數字科技等在國際社會具有一定影響力。近些年,浙江鄉村風貌不僅在國內受到廣泛認可,在國際上同樣展現吸引力。浙北水鄉、浙中丘陵與浙西南山區各美其美,美麗鄉村成為浙江發展的又一張“金名片”。

    去年11月,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芬蘭、韓國等十幾個國家的在杭外籍專家、企業高管、創業人員、留學生代表等近30人到訪杭州市富陽區、桐廬縣,深入鄉村庭院、田間地頭,觀賞越劇、茶藝表演,了解繡花鞋、葫蘆畫、剪紙等非遺文化。

    “城市繁華熱鬧,鄉村生機勃勃。”看見整潔的街道、多彩的田園、熱鬧的咖啡館,杭州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艾莎說,這次鄉村之行令人驚喜。

    2019年5月26日,外國游客在杭州市桐廬縣石舍村體驗鄉村慢生活。(黃宗治 攝)

    印度尼西亞籍留學生林紫的曾祖父是中國人,這次在浙江看見的農村景象、農民生活,讓她對長輩們講述的中國傳統文化、鄉村生活故事有了更加直觀、親切的感受。

    30歲的伊朗青年邁赫拉茲·卡拉米在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錢塢村定居已有三年,這里的村民都叫他“旺仔”。自2012年到中國學習美術專業以來,旺仔去過不少地方,最終選擇生活在浙江鄉村,還把自己的繪畫工作室開在村里。

    “這里有清新空氣、竹海、流水,我很喜歡村里的生活。”旺仔說,錢塢村既貼近大自然,又有現代化的工作和生活設施,村民對外國人抱有善意,不用特意去交朋友,大家認識一個禮拜就變得像老朋友一樣。

    距離錢塢村不遠的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上,形成了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洋家樂”。來自南非、法國、英國、比利時、丹麥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人,在中國鄉村投資興業、吃上“生態飯”,每年吸引數十萬境內外游客前來旅游度假。

    鄉村蝶變獲聯合國點贊

    2018年9月26日晚,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湖州市安吉縣農民裘麗琴站在聯合國的頒獎臺上,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

    “我來自浙江省的一個村莊。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著滿滿一桶臟水,走到很遠的地方去倒污水。當時,我家廚房沒有排污水管,村里沒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黑又臭。今天,‘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讓我們的村莊變成一張靚麗的明信片。”

    她的發言贏得全場熱烈掌聲,來自中國的鄉村治理路徑贏得世界贊譽,激發世界回響。2018年,“千萬工程”榮獲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行動與激勵獎”。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中國部分地區用較短時間就取得了一些西方國家幾十年的環境治理成果,這顯示出中國推進環境治理、建設生態文明的決心和智慧。

    “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來中國的模樣,甚至是未來世界的模樣!”參觀走訪浙江村鎮時,聯合國時任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說了這樣一句話。

    2023年6月21日,在湖州市長興縣和平鎮長崗村文化禮堂前廣場,當地村民正在進行挑擔子繞障礙物比賽。(徐昱 攝)

    剛進入21世紀時,金華市浦江縣的人造水晶產業達到鼎盛時期:一個縣集聚了兩萬多家水晶加工作坊。但這里的生態環境幾乎走向絕境:縣域內85%的河流成了“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

    “千萬工程”倒逼浦江縣“鐵腕治水”,全面整治水晶產業、實行養殖業區域規劃和準入機制、全民參與消滅462條“牛奶河”和577條“垃圾河”的行動,最終讓江南水鄉重泛清波。

    當地水晶企業從2.2萬家銳減至526家,其中400多家入駐產業園實現集聚發展。從開辦小作坊到入駐產業園,從業30多年的浙江浦江晶盛水晶有限公司創始人張福民說:“這些年眼看著河水一天天變清,美麗的浦陽江重回清澈的樣子。”

    2010年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展現了中國城市現代、創新、包容的一面,讓中國城市走向世界。八年后,收獲“地球衛士·行動與激勵獎”的“千萬工程”,展現了中國鄉村的獨特魅力與治理成效,讓中國鄉村走向世界。

    聯合國這樣評價浙江“千萬工程”: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效果顯著,將昔日污染嚴重的黑臭河流改造得潺潺流水清可見底,贏得了“激勵與行動”類別獎項。這一成功的生態恢復項目表明,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將產生變革性力量。

    “千萬工程”撬動鄉村振興

    從減少極端貧困到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共同繁榮,從生態環境保護、特色產業發展到多元文化共存,鄉村發展仍是當前全球治理的重要話題。盡管全球正在經歷普遍的、廣泛的城市化,但鄉村依然是人類聚居的基本環境類型,人居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更為密切。

    本世紀初,浙江省民營經濟在全國嶄露頭角,但粗放式增長給區域環境帶來整體性壓力,農村建設和社會發展明顯滯后。據浙江省委農辦摸排,當時全省有4000個村莊環境比較好,3萬多個村莊環境比較差。

    2023年4月1日,游客在杭州市臨安區青山湖街道郎家村乘坐小火車在油菜花地里感受春日美景。(徐昱 攝)

    要剎住幾十年的發展慣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確立起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觀,從各級政府部門到企業老板、再到千家萬戶,最重要的是要闖過“思想關”“利益關”。

    如何轉變發展理念、調整發展方式,特別是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千萬工程”正是這樣一個重要抓手。它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臟亂差問題做起,從道路硬化、垃圾收集、衛生改廁,到面源污染整治、農房改造建設,再到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從“示范引領”,到“整體推進”,再到“深化提升”,逐步推進、久久為功。

    這項工程采取務實、漸進式路徑,注重規劃先行,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統一,歷史性與前瞻性相協調,一次性規劃與量力而行推動相統籌,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設程度、推進速度與財力承受度、農民接受度之間的關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眾胃口,不提超越發展階段的目標。

    “千萬工程”20年的實踐造就了浙江萬千美麗鄉村,也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浙江省農民人均純收入5431元,2022年這一數據達到37565元,已經連續38年領跑全國省區,形成鄉村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良性循環。目前,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90,已經連續十年縮小。

    鄉村生態、產業、治理、文化等發展脈絡交織循環,扭轉頹勢,驅動振興。“千萬工程”選擇以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啟動點,撬動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齒輪。

    “中國方案”帶給世界啟迪

    從2000年到2015年,世界多國通過為期15年的千年發展目標;聯合國繼而啟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率先發布國別方案和進展報告,秉持新發展理念,平衡推進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領域工作。

    面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該如何選擇?中國的答案很明確——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先于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千萬工程”,在改善村莊人居環境、主動減排二氧化碳、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等方面與聯合國的理念不謀而合。

    聯合國官員認為,在浙江,綠色發展帶來“金山銀山”,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民眾擁有更多發展機遇,更加珍愛自己的家園,這種模式值得與世界分享。

    “當今世界,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模式各有千秋,但唯有人民群眾滿意、符合自然發展規律并契合科學精神的發展理念,才是最有價值的發展理念以及最有實踐意義的發展模式。”出席2018年“地球衛士獎”頒獎典禮的一位聯合國官員如此評價。

    以“千萬工程”為重要抓手的中國鄉村可持續發展歷程,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愿景完成了一場精彩的對接。長期關注世界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索爾海姆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努力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愿景作出突出貢獻和示范。

    中國鄉村建設讓臟亂差的農村漸漸變美。但“美”還不夠,中國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十分注重農村產業的培育,這對世界鄉村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啟示作用——以業為基,才有持久生命力。把村莊環境整治與發展經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

    英國愛丁堡大學基礎設施與環境研究所教授阿利斯泰爾·博思威克認為,“千萬工程”的實施,說明在農村大幅改善環境的同時實現經濟發展是可行的,相信中國的成功經驗將會給其他國家帶來啟迪。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利社午夜影院 | 五月激情综合网 | 日本免费精品视频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青青牛奶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公交车 | 久久久久av69精品 | 91国自产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 黄篇免费观看 | 91观看在线视频 | 日韩超级大片免费看国产国产播放器 |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a久久久久 | 免费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草草视频网站 |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 国产精国产精品 | 精品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国产一区 | 欧美精品1区2区 | 精品国产91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羞羞视频免费观看 | 成人免费影院 | 中日韩午夜理伦电影免费 | 国产综合亚洲精品一区二 | 求av网站| 黄色日本视频 | 欧美精品一区视频 | 国产精品成人av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级一级国产 | 午夜电影网址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 人人鲁人人莫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夜夜操导航 | 人人射人人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