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使命如山——“千萬工程”二十年記(中)
更新時間:2023-5-31 18:12:43    來源:農民日報

編者按:

今年是“千萬工程”實施二十周年。“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2003年6月5日在浙江啟動。黨的十八大以來,進一步在全國推廣。二十年來,“千萬工程”取得了具有歷史性、開拓性、引領性的巨大成就,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改變了億萬農民面貌。在全黨開展主題教育、大興調查研究之際,本報記者深入之江大地11個地市、30余個村莊,學訪“千萬工程”的思想脈絡、發展軌跡,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特撰寫系列長篇通訊《“千萬工程”二十年記(上中下)》。今天刊發中篇《使命如山》,敬請關注。

圖片

□□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何蘭生 江娜 施維 孟德才 朱海洋

從“為廣大勞苦大眾謀幸福”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百余年的誓言,歷經多少歲月風霜依舊錚錚作響;百余年的使命,伴隨日新月異的歷史變遷而不斷豐富內涵。

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把鄉村帶向何方?讓農民過上什么樣的生活?時代的命題在不停歇地考問,共產黨人使命如山。

二十年前,習近平同志從浙江破題、以“千萬工程”起手,開啟了萬千村莊的美麗蝶變,預演著山河重整的壯闊征途;二十年后再回眸,“千萬工程”潤物無聲,已然改變了無數村莊的命運,并深刻影響中國鄉村的未來。

季春時節的之江大地,鄉村蓬勃生長出多樣風貌:古樸靜謐,又不失熱鬧;極盡傳統,又接軌潮流;既有文藝情調,又有科技魅力;既富含中國氣韻,又不乏世界風情。

在“浙”里,可觀鄉村之變,可品鄉村之美,可見鄉村之未來。

恢復和強化鄉村既有價值及功能,讓鄉村更像鄉村——這是“千萬工程”重塑鄉村的要義之一,也是其二十年來不斷彰顯蓬勃生命力的重要密碼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河湖海皆備。大地為紙,山川作筆,江河為墨,之江大地演繹著一幅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再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傳奇畫卷。

2006年8月16日,雨后初霽,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衢州開化縣金星村。這是地處錢塘江源頭的一個小山村,從前,村民靠“種種砍砍”為生,導致山林荒蕪,破壞了生態環境。后來,金星村逐步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垃圾集中處理,到2006年初,已經變為山林茂密、綠樹成蔭的生態村,還被評為縣里的“千萬工程”樣板村。

習近平同志在村口剛一下車就對村莊環境贊不絕口。考察結束,即將上車返程時,他又回過頭來叮囑村黨支部書記鄭初一:“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將來通過‘山海協作’,空氣也能賣錢。”

圖片

空氣怎么賣錢呀?鄭初一一時間沒明白這番話的含義。直到后來看到來自上海的游客為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專程來到村里住民宿,鄭初一這才恍然大悟:“空氣能賣錢,不就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了嘛。”

一位村黨支部書記的頓悟,道出了“千萬工程”的深刻內涵。二十年來,“千萬工程”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造就萬千美麗鄉村。如今走在浙江鄉村,路平燈明、水清塘凈、村潔屋美,一步一景、處處是景。

有人說,“千萬工程”改變的不只是人居環境。誠如斯言,“千萬工程”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深刻影響了鄉村的生產生活生態,賦予了鄉村再價值化的機遇,開啟了鄉村振興的序曲。

“千萬工程”對鄉村的改造提升,絕不是按照城市的模板塑造鄉村,消弭鄉村的特色,而是緊扣鄉村實際,不斷凸顯和放大鄉村既有的文化內涵和功能價值,讓鄉村更像鄉村。

首先是鄉村生態產品供給功能的恢復和強化。“空氣也能賣錢”的金星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今,像金星村這樣的村莊在浙江不勝枚舉。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莊達到新時代美麗鄉村標準;創建美麗鄉村示范縣70個、示范鄉鎮724個、風景線743條、特色精品村2170個、美麗庭院300多萬戶。

浙江靠海,不單是陸地上的村莊整潔一新,就連海島也實現了村容村貌大變樣。白沙港是一個小島,也是一個村。地處舟山群島東端,與“海天佛國”普陀山隔海相望。曾幾何時,村里人靠打漁為生,在疾風勁浪里討生活,掙到鈔票卻忽視了環境,一到曬魚季節,島上蒼蠅蚊子滿天飛。如今,經過“千萬工程”的改造提升,白沙港煥發出醉人的海島風情——在干凈整潔的海邊小路上走走,或者在民宿陽臺上坐一會兒,晚風微涼,霞光旖旎,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讓鄉村更像鄉村,鄉村就不能不種糧食。正是對于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視,浙江在實施“千萬工程”過程中,注意保障和強化鄉村的農業生產功能,要求鄉村發展絕不能以犧牲耕地為代價,必須牢牢守住糧食生產生命線。

2003年春耕時節,剛剛上任浙江省委書記不久的習近平同志就來到杭州余杭區調研春耕備耕工作。在調研中,他特別指出:“如果從GDP來看,農業所占的比重肯定是逐年下降的。但民以食為天,占GDP的比重下降并不影響農業的重要地位。農業的穩固保障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肚子吃飽了,才能發展其他的東西。農業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

圖片

當時一起參與調研的時任浙江省農業廳廳長程渭山對這句話記憶深刻。多年后回憶起這次調研經歷,他不禁感慨:“在過去以糧為綱的時代,省委書記調研春耕工作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改革開放以后,省委書記這么重視農業生產,親自深入基層調研春耕情況的就不多了。”

2023年4月11日,杭州蕭山區橫一村,放眼所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令人賞心悅目。鄉民們說,這是整個蕭山區最大的高標準水稻田之一,一年里,先種油菜,油菜收獲后,再種植彩色創意水稻,水稻成熟之際,吸引大量城里人來此游玩體驗。一片水稻田,賣上幾遍錢,摘得幾重果。“我們給這片稻田起了個響亮的名字——‘Hi稻星球’,讓每一個走進村子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稻子的神奇魅力。”橫一村黨委書記傅臨產興奮地說道。

讓鄉村更像鄉村,沒有比古村落的保護更能留住鄉村的韻味了。“千萬工程”在實施之初,就注重對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習近平同志在2003年“千萬工程”啟動會上強調:要正確處理保護歷史文化與村莊建設的關系,對有價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風光進行保護、整治和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切實保護好名人故居、古代建筑和歷史文化遺跡,做到傳承歷史文化與融入現代文明的有機統一。

老屋是鄉村的核心景觀之一,是承載鄉愁的重要載體。地處浙江西南部山區的麗水市松陽縣,有1800多年建縣史,保存著大量格局完整的中國傳統村落,是華東地區保存較好、代表性較強的傳統村落聚集地。

距松陽縣城15公里有一個海拔600多米的古村落——平田村。這里一年大部分時間處于云霧繚繞之中。村里的房子呈階梯狀,層層疊疊,斑駁的墻體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金黃色,因此又被稱為“云上平田”。平田村雖然有著夢幻般的景致,但是山上的條件對于大部分村民來說過于不便,一半多村民離開破舊的黃泥房,搬到了縣城,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逐漸衰敗。

為了保護老屋,喚醒村莊活力,松陽縣2016年啟動了“拯救老屋行動”,對傳統村落進行保護性搶救與開發,平田村的老屋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鄉賢江斌龍租用村民的老屋,請來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等四所大學專家教授進行設計,有效提升了村莊規劃建設的品味。如今走進平田村,隨處是古色古香的民居、茶室、咖啡屋,不僅激活了鄉村文化,富裕了返鄉創業的村民,還為都市人的鄉愁尋到了一個可以安棲的歸處。

恢復和強化鄉村既有價值及功能,讓鄉村更像鄉村——這是“千萬工程”重塑鄉村的要義之一,也是其二十年來不斷彰顯蓬勃生命力的重要密碼。

浙江在實施“千萬工程”過程中,不僅看到了鄉村與城市之“別”,注意保障和激發鄉村既有的功能價值;又看到了鄉村與城市之“同”,積極賦予鄉村更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拓展鄉村的豐富性和可塑性,讓鄉村比城市更“城市”

城市與鄉村是人類的兩個家園。拋開城與鄉的天然差異,在服務人類生產生活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特性。

在“千萬工程”啟動之初,習近平同志就提出了“農村新社區”的概念。他說,要借鑒城市社區的理念來建設農村社區。當時有人也有疑慮,覺得社區這個概念是城市的。習近平同志說:“社區這個概念是怎么來的呢?實際上,村落就是社區。在社會學里,村落社區的歷史比城市社區更悠久,村落社區是傳統社區,城市社區是現代社區,現在我們要把傳統村落社區改造成為現代社區,所以叫農村新社區。”

圖片

浙江在實施“千萬工程”過程中,不僅看到了鄉村與城市之“別”,注意保障和激發鄉村既有的功能價值;又看到了鄉村與城市之“同”,積極賦予鄉村更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拓展鄉村的豐富性和可塑性,讓鄉村比城市更“城市”。

鄉村何以能比城市更“城市”?這是因為鄉村本身具有天然的生態優勢和文化基礎,可塑性強,可以嫁接生態、文創、科技等多種元素。多要素耦合,其發展的路徑和空間大于城市。相形之下,主打居住、工業、服務業的城市,其功能面貌反而較為單一。從一些世界五百強企業把總部搬到鄉村和小鎮,就可以驗證這一道理。總部大樓的辦公室與青山綠水只隔了一面玻璃墻,生態辦公、生活創業“兩不誤”。

如果一旦補齊了鄉村人居環境短板,同時賦予其更多的時代要素,那么鄉村將還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將會讓城市更加向往。當我們還在想象讓城市更加向往的鄉村是什么樣時,浙江的實踐已經給出了生動的答案。

——數字技術進鄉村,引爆鄉村未來感。

在許多人看來,數字技術和未來社區是緊密相連的。電影里那種“賽博朋克”的感覺,無不是建立在先進發達的數字技術基礎上。事實也正如此。在人本化、生態化基礎上,浙江將“數字化”定位為“未來鄉村”建設的三大導向之一。九大場景建設規范中,數字技術的支撐更是無處不在。

穿行在浙江鄉村,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十分普遍。清晨早起,到鄉村戶外跑個步,一條看似尋常的跑道,其實是數字技術改造后的智慧跑道,能夠自動記錄跑步者的軌跡及消耗的卡路里。

數字技術不僅被用于提升生活舒適度的每一個小細節,更被用于農村醫療、養老等重要公共服務事項中。在紹興上虞區潘韓村,依靠大數據、云平臺打造未來鄉村智慧醫療服務站,實現了村民、家庭醫生和省城專家“面對面”交流問診,打開了云上就醫新通道。在臺州三門縣芹溪村,失能失智和低收入群體老人家庭經過適老化改造后,一床一碼、一人一檔,線上健康實時監測,若有需求一鍵呼叫,當地叫做“虛擬養老院”。

——運營理念進鄉村,點亮鄉村發展美。

經過“千萬工程”的改造提升,浙江鄉村整體發展水平已經走到了全國前列,鄉村運營的理念在浙江鄉村廣泛流行開來。

圖片

鄉村運營是浙江鄉村的高頻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浙江鄉村運營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交給第三方公司,由專業的人負責運營,村集體與其形成利益共同體;還有一種是村集體自己運營,大多組建起強村公司。比起前者,后者讓村民在村莊運營事務中更具話語權,不過對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較高要求,通常是“能人型村莊”才能做到。

在臺州天臺縣塔后村,記者就見到了這樣一位村書記——陳孝形。早年間,他在杭州等地做廣告、酒店生意,2017年響應政府號召回到塔后村當起了村黨總支書記。為了把村莊發展的氛圍搞起來,他自掏腰包搞了一場鄉村音樂節,讓塔后村“一炮而紅”。“就是要釋放一個信號,讓年輕人覺得村子和以前不一樣了,從而吸引他們返鄉創業。”在陳孝形的帶動下,村里很快發展起民宿、餐廳、酒吧、艾灸館等多種業態,并組建了強村公司,主要負責村莊民宿等業態的標準制定、監督管理以及村莊公共衛生環境的維護等。

“通常來說,1500人左右的村莊,一年下來,維持整體運轉的支出約為40萬元。垃圾分類、污水處理是最基本的事項。”在陳孝形看來,若只建設不經營,只投入不收益,就變成了沉沒成本,美麗鄉村也難以持續。

目前,浙江全省村級集體總資產8800億元,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以上且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上行政村占比85%以上,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村占比51.2%,現已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總收入20萬元以下、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下的行政村。

一番探訪,記者不禁感慨:鄉村就像一個生命體。生命體會生病,村莊也會變臟變舊。維持村莊生命活力,離不開充足的管理維護投入,而維護成本的獲取,又離不開運營管理的造血賦能。

——潮流文化進鄉村,凸顯鄉村時尚范兒。

在人們的印象中,鄉村是土氣、落后的代名詞,離時尚、潮流八竿子打不著。然而,在浙江鄉村,時尚氣息和鄉土大地實現了深度交融。一時間,鄉土風格被潮流文化改造,變得更洋氣;潮流文化也被鄉土風格影響,變得更接地氣。

潞村,地處湖州吳興區,這個有著“絲綢之源”之稱的千年古村,2015年,被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選定為世界鄉村旅游大會永久會址。自此之后,《典籍里的中國》陳列館、國際鄉村會議度假中心等也落戶潞村,“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在潞村看見美麗鄉村”,洋溢著美麗的生態自信。

在浙江鄉村,引爆潮流的不僅僅是會展文化。美術、書法、文創、體育等門類也不甘落后。在臺州天臺縣后岸村,村口的廢石料廠被改成了體育館,每年承辦50多場體育賽事。村里還組建了籃球隊、門球隊、氣排球隊,特別是氣排球,很受中老年人歡迎。每年都會有從山東、吉林等地不遠千里而來的氣排球愛好者,專門來到這里參加比賽。在衢州龍游縣溪口老街,一群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掀起了一股文創產品設計熱潮,“一盒故鄉”發現了鄉村篾匠的價值,設計制造了眾多精美時尚的竹制品,真正做活了“鄉愁經濟”。

科技、運營、潮流……這些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要素進入鄉村,使鄉村成為一個充滿想象的造夢空間,一個擁有更多可能的未來畫板。從這一點上看,鄉村確實是比城市更“城市”。

鄉村是農民的家園,農民是鄉村的主人。鄉村環境與農民風貌呈現一種相互影響、緊密互動的內在關聯,勘破這一點,就會明白“千萬工程”引發鄉村社會漣漪性巨變的根由

環境與人是什么樣的關系?習近平同志對此深有感觸。

2003年5月,習近平同志來到寧波奉化滕頭村考察。時任村黨委書記的傅企平講起村里生態環境轉變的故事——早在1993年,村里就成立了環境保護委員會,無論上什么項目,都要先由環保委把一道關。這些年,環境變好了,村民環保意識也提升了,大家自發地保護花草樹木,全村綠化覆蓋率近70%。

習近平同志聽著,有感而發:一個人如果家里很整潔、環境很好,做人做事的信心也會提高,人改變環境,環境反過來也能影響人。

改善人居環境只是“千萬工程”的切入點,其最終落腳點是為了實現人的現代化,提振農民的精氣神。二十年來,“千萬工程”一直堅持尊重農民需要、共建共享的基本立場,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寧波寧海縣葛家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藝術村。上到銀發老人,下到垂髫小兒,無論年齡,不分性別,全村村民都洋溢著一股藝術氣質。60歲的袁桂敏本是在家帶孫子的農村婦女,從“小紅書”上學會制作桂花糕的手藝,推出一款名為“糕抬桂手”的人氣產品,受到往來游客的追捧,一盒20元,一個雙休日能賣幾十盒。還有位8歲小朋友用竹節做了一幅三只小魚的墻壁畫,彰顯了孩子獨特的藝術感受力。

圖片

在葛家村,隨處可見點綴在墻角巷尾的一捧花、一方石、一捆草。不需要多么高大上的裝潢,就是這契合鄉土氣息的小小裝飾,鄉村變得別有一番韻味。

鄉村振興,不僅要調動原鄉民的積極性,還要吸引外來人進入。

在浙江鄉村,記者見到很多從城里來到鄉村創業的年輕人——他們或經營咖啡屋、奶茶店,或搞電商直播,還有做文創產品設計,盡管業態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農創客”。

“農創客”這一概念是由浙江省率先在全國提出,特指大學畢業后投身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的鄉村人才。2021年,浙江省正式啟動實施“十萬農創客培育工程”,著力留住原鄉人、喚回歸鄉人、吸引新鄉人,鄉村振興的蓬勃局面加速形成。截至目前,浙江已累計培育農創客超4.7萬名。

李祖村有200多名農創客。大家來自天南海北,因為共同的志趣相聚在此,既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又是生活上的知心朋友,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有趣的靈魂會相遇”。

“合和棉麻”工作室的經理人鮑麗萍很喜歡在李祖村的創業生活,干脆住到了店里。“簾子這頭是生意,那頭是生活。只有在寧靜的鄉村,才能實現創業生活化、生活藝術化。”“90后”姑娘封玲把原本開在城里的“南瓜糖水鋪”搬到了李祖村,意外收獲了和房東方健生一家的友誼。封玲告訴記者,農創客和村民已經成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農創客自帶流量,吸引消費者到村莊消費,而村民也發自內心地接納、照顧這些年輕的孩子。

如果說李祖村是一個“創客村”,那么杭州建德市堪稱一個“創客市”。近幾年,建德市鄉村創客成群,截至今年5月,光注冊創業的返鄉青年就有2756人,較為成熟的農創客則將近350人,絕對數和增幅都位居杭州前列。

農創客實際上解決了鄉村缺乏人氣的問題。鄉村振興,需要人氣,但不一定非要把原鄉民留在鄉村,可以用市場的力量把鄉村外面的人吸引過來,為鄉村發展注入全新血液,從而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圖片

緊緊把握人與環境的內在關系,“千萬工程”推開了鄉村蝶變的多米諾骨牌。先是通過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解決了鄉村“臟亂差”的問題,隨后補上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鄉村變美、變宜居了,自然能留住鄉民,又能吸引更多人進入。于是,鄉村有了人氣,業態也隨之完善豐富,鄉民的自豪感、榮譽感、價值感油然而生,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鄉村是農民的家園,農民是鄉村的主人。鄉村環境與農民風貌呈現一種相互影響、緊密互動的內在關聯,勘破這一點,就會明白“千萬工程”引發鄉村社會漣漪性巨變的根由。

“千萬工程”被浙江不少農民譽為是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最受歡迎、最為受益的一件實事

北京時間2018年9月27日,美國紐約曼哈頓。聯合國總部大廳燈火通明,氣氛熱烈。

“這一極度成功的生態恢復項目表明,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將產生變革性力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年度“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頒給了中國浙江的“千萬工程”,并給出了上述頒獎詞。

浙江以一個省的一項工程獲得國際生態環境領域最高榮譽,這在全球是史無前例的。這次獲獎,讓“千萬工程”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了解“千萬工程”。

圖片

二十年春華秋實,承載著重塑中國鄉村偉大使命的“千萬工程”從一棵稚嫩的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千萬工程”之所以能夠二十年來成功運轉并持續彰顯蓬勃的生命力,得益于從啟動之初就形成了一套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成立一個工作協調小組,每年召開一次工作現場會。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每年都出席“千萬工程”工作現場會,明確要求凡是“千萬工程”中的重大問題,地方黨政“一把手”都要親自過問。此后的浙江省委書記,無一例外都親自出席“千萬工程”現場會,把“千萬工程”當成一個重大項目來抓。高度重視背后是充足的投入保障。二十年來,浙江全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村莊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超過2000億元。

每年的現場會,對于舉辦地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榮譽,各地像申辦奧運會一樣,縣委書記搶著向省里申請。一時間,省農辦的電話幾乎被打爆。現場會不僅促進了舉辦地的經濟發展,還在全省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果,調動了各地真抓真投入的積極性。

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這在全國各省份是極其難得的,有效克服了短期行為,避免造成“前任政績、后任包袱”問題。一位浙江干部感慨:“一件事堅持做二十年,哪有不產生巨大變化的?”

二十年跨越發展,二十年久久為功。“千萬工程”深刻改變了浙江鄉村面貌——農村人居環境測評持續領跑全國,森林覆蓋率超過了61%,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連續38年穩居全國省區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比連續十年縮小。浙江也因此成為農民生活最優、城鄉融合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千萬工程”被浙江不少農民譽為是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最受歡迎、最為受益的一件實事。

“千萬工程”誕生于浙江,但其影響絕不止于浙江。理論指引實踐,實踐驗證理論,又反過來推動了更廣闊范圍的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多次對“千萬工程”作出重要批示,特別強調“要深入總結經驗,指導督促各地朝著既定目標,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斷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全國掀起了學習開展“千萬工程”的浪潮。

從天山腳下到東海之濱,從西南邊陲到塞北邊疆,大家紛紛學“千萬工程”,干“千萬工程”,讓鄉村更清潔,讓農民生活得更美好。河北任丘市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解決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錢從哪來”的問題,將環衛服務資源和人力送到各個行政村,做到了農村垃圾日產日清。甘肅民勤縣秉持“把小事做好”的治理理念,建立了“門前自己管、村道有人掃、垃圾有處倒”的垃圾處理模式,確保每一處垃圾都落實到人、每一層責任落實到位。江西井岡山市在鄉村建設中從細微處見真章,對農房“微改造”、對“飛線”“細治理”,將電力、通信、有線電視線等各類管線統一拉直、修整,還鄉村以簡潔清爽。

從一省一域走向全國各地,“千萬工程”花開四野,重塑了更多鄉村的形態,改變著中國鄉村的未來。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在最好的時節,遇到最美的江南,今日人們有幸替一代大詩人白居易圓夢。

淼淼富春江風煙俱凈,水天共色,青山點點,萬物與人和諧共生,好一幅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在浙江采訪,聽到當地干部將“千萬工程”的路徑和成效形象化地概括為6對“頭”:山頭水頭、路頭田頭、村頭門頭、灶頭床頭、看頭說頭、噱頭回頭。在這6對“頭”里,是滿眼的山光水色、路景田園,說不盡的村美人和、樂享自然,此處有舌尖之樂、夢鄉之甜,是那種流連忘返、欲走還留。

這就是鄉村要去的方向,這就是農民要過的生活。二十年里,一道道山河被重整,一個個村莊被重塑,“千萬工程”所到之處,鄉村大地就好像開啟了“美顏”一樣容光煥發。這6對“頭”,透出的是鄉村生活的小日子,卻寫滿了時代命題的大答案。

使命如山,唯有全力奔赴。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使命如山——“千萬工程”二十年記(中)
    2023-5-31 18:12:43    來源:農民日報

    編者按:

    今年是“千萬工程”實施二十周年。“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2003年6月5日在浙江啟動。黨的十八大以來,進一步在全國推廣。二十年來,“千萬工程”取得了具有歷史性、開拓性、引領性的巨大成就,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改變了億萬農民面貌。在全黨開展主題教育、大興調查研究之際,本報記者深入之江大地11個地市、30余個村莊,學訪“千萬工程”的思想脈絡、發展軌跡,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特撰寫系列長篇通訊《“千萬工程”二十年記(上中下)》。今天刊發中篇《使命如山》,敬請關注。

    圖片

    □□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何蘭生 江娜 施維 孟德才 朱海洋

    從“為廣大勞苦大眾謀幸福”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百余年的誓言,歷經多少歲月風霜依舊錚錚作響;百余年的使命,伴隨日新月異的歷史變遷而不斷豐富內涵。

    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把鄉村帶向何方?讓農民過上什么樣的生活?時代的命題在不停歇地考問,共產黨人使命如山。

    二十年前,習近平同志從浙江破題、以“千萬工程”起手,開啟了萬千村莊的美麗蝶變,預演著山河重整的壯闊征途;二十年后再回眸,“千萬工程”潤物無聲,已然改變了無數村莊的命運,并深刻影響中國鄉村的未來。

    季春時節的之江大地,鄉村蓬勃生長出多樣風貌:古樸靜謐,又不失熱鬧;極盡傳統,又接軌潮流;既有文藝情調,又有科技魅力;既富含中國氣韻,又不乏世界風情。

    在“浙”里,可觀鄉村之變,可品鄉村之美,可見鄉村之未來。

    恢復和強化鄉村既有價值及功能,讓鄉村更像鄉村——這是“千萬工程”重塑鄉村的要義之一,也是其二十年來不斷彰顯蓬勃生命力的重要密碼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河湖海皆備。大地為紙,山川作筆,江河為墨,之江大地演繹著一幅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再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傳奇畫卷。

    2006年8月16日,雨后初霽,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衢州開化縣金星村。這是地處錢塘江源頭的一個小山村,從前,村民靠“種種砍砍”為生,導致山林荒蕪,破壞了生態環境。后來,金星村逐步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垃圾集中處理,到2006年初,已經變為山林茂密、綠樹成蔭的生態村,還被評為縣里的“千萬工程”樣板村。

    習近平同志在村口剛一下車就對村莊環境贊不絕口。考察結束,即將上車返程時,他又回過頭來叮囑村黨支部書記鄭初一:“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將來通過‘山海協作’,空氣也能賣錢。”

    圖片

    空氣怎么賣錢呀?鄭初一一時間沒明白這番話的含義。直到后來看到來自上海的游客為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專程來到村里住民宿,鄭初一這才恍然大悟:“空氣能賣錢,不就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了嘛。”

    一位村黨支部書記的頓悟,道出了“千萬工程”的深刻內涵。二十年來,“千萬工程”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造就萬千美麗鄉村。如今走在浙江鄉村,路平燈明、水清塘凈、村潔屋美,一步一景、處處是景。

    有人說,“千萬工程”改變的不只是人居環境。誠如斯言,“千萬工程”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深刻影響了鄉村的生產生活生態,賦予了鄉村再價值化的機遇,開啟了鄉村振興的序曲。

    “千萬工程”對鄉村的改造提升,絕不是按照城市的模板塑造鄉村,消弭鄉村的特色,而是緊扣鄉村實際,不斷凸顯和放大鄉村既有的文化內涵和功能價值,讓鄉村更像鄉村。

    首先是鄉村生態產品供給功能的恢復和強化。“空氣也能賣錢”的金星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今,像金星村這樣的村莊在浙江不勝枚舉。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莊達到新時代美麗鄉村標準;創建美麗鄉村示范縣70個、示范鄉鎮724個、風景線743條、特色精品村2170個、美麗庭院300多萬戶。

    浙江靠海,不單是陸地上的村莊整潔一新,就連海島也實現了村容村貌大變樣。白沙港是一個小島,也是一個村。地處舟山群島東端,與“海天佛國”普陀山隔海相望。曾幾何時,村里人靠打漁為生,在疾風勁浪里討生活,掙到鈔票卻忽視了環境,一到曬魚季節,島上蒼蠅蚊子滿天飛。如今,經過“千萬工程”的改造提升,白沙港煥發出醉人的海島風情——在干凈整潔的海邊小路上走走,或者在民宿陽臺上坐一會兒,晚風微涼,霞光旖旎,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讓鄉村更像鄉村,鄉村就不能不種糧食。正是對于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視,浙江在實施“千萬工程”過程中,注意保障和強化鄉村的農業生產功能,要求鄉村發展絕不能以犧牲耕地為代價,必須牢牢守住糧食生產生命線。

    2003年春耕時節,剛剛上任浙江省委書記不久的習近平同志就來到杭州余杭區調研春耕備耕工作。在調研中,他特別指出:“如果從GDP來看,農業所占的比重肯定是逐年下降的。但民以食為天,占GDP的比重下降并不影響農業的重要地位。農業的穩固保障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肚子吃飽了,才能發展其他的東西。農業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

    圖片

    當時一起參與調研的時任浙江省農業廳廳長程渭山對這句話記憶深刻。多年后回憶起這次調研經歷,他不禁感慨:“在過去以糧為綱的時代,省委書記調研春耕工作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改革開放以后,省委書記這么重視農業生產,親自深入基層調研春耕情況的就不多了。”

    2023年4月11日,杭州蕭山區橫一村,放眼所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令人賞心悅目。鄉民們說,這是整個蕭山區最大的高標準水稻田之一,一年里,先種油菜,油菜收獲后,再種植彩色創意水稻,水稻成熟之際,吸引大量城里人來此游玩體驗。一片水稻田,賣上幾遍錢,摘得幾重果。“我們給這片稻田起了個響亮的名字——‘Hi稻星球’,讓每一個走進村子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稻子的神奇魅力。”橫一村黨委書記傅臨產興奮地說道。

    讓鄉村更像鄉村,沒有比古村落的保護更能留住鄉村的韻味了。“千萬工程”在實施之初,就注重對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習近平同志在2003年“千萬工程”啟動會上強調:要正確處理保護歷史文化與村莊建設的關系,對有價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風光進行保護、整治和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切實保護好名人故居、古代建筑和歷史文化遺跡,做到傳承歷史文化與融入現代文明的有機統一。

    老屋是鄉村的核心景觀之一,是承載鄉愁的重要載體。地處浙江西南部山區的麗水市松陽縣,有1800多年建縣史,保存著大量格局完整的中國傳統村落,是華東地區保存較好、代表性較強的傳統村落聚集地。

    距松陽縣城15公里有一個海拔600多米的古村落——平田村。這里一年大部分時間處于云霧繚繞之中。村里的房子呈階梯狀,層層疊疊,斑駁的墻體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金黃色,因此又被稱為“云上平田”。平田村雖然有著夢幻般的景致,但是山上的條件對于大部分村民來說過于不便,一半多村民離開破舊的黃泥房,搬到了縣城,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逐漸衰敗。

    為了保護老屋,喚醒村莊活力,松陽縣2016年啟動了“拯救老屋行動”,對傳統村落進行保護性搶救與開發,平田村的老屋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鄉賢江斌龍租用村民的老屋,請來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等四所大學專家教授進行設計,有效提升了村莊規劃建設的品味。如今走進平田村,隨處是古色古香的民居、茶室、咖啡屋,不僅激活了鄉村文化,富裕了返鄉創業的村民,還為都市人的鄉愁尋到了一個可以安棲的歸處。

    恢復和強化鄉村既有價值及功能,讓鄉村更像鄉村——這是“千萬工程”重塑鄉村的要義之一,也是其二十年來不斷彰顯蓬勃生命力的重要密碼。

    浙江在實施“千萬工程”過程中,不僅看到了鄉村與城市之“別”,注意保障和激發鄉村既有的功能價值;又看到了鄉村與城市之“同”,積極賦予鄉村更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拓展鄉村的豐富性和可塑性,讓鄉村比城市更“城市”

    城市與鄉村是人類的兩個家園。拋開城與鄉的天然差異,在服務人類生產生活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特性。

    在“千萬工程”啟動之初,習近平同志就提出了“農村新社區”的概念。他說,要借鑒城市社區的理念來建設農村社區。當時有人也有疑慮,覺得社區這個概念是城市的。習近平同志說:“社區這個概念是怎么來的呢?實際上,村落就是社區。在社會學里,村落社區的歷史比城市社區更悠久,村落社區是傳統社區,城市社區是現代社區,現在我們要把傳統村落社區改造成為現代社區,所以叫農村新社區。”

    圖片

    浙江在實施“千萬工程”過程中,不僅看到了鄉村與城市之“別”,注意保障和激發鄉村既有的功能價值;又看到了鄉村與城市之“同”,積極賦予鄉村更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拓展鄉村的豐富性和可塑性,讓鄉村比城市更“城市”。

    鄉村何以能比城市更“城市”?這是因為鄉村本身具有天然的生態優勢和文化基礎,可塑性強,可以嫁接生態、文創、科技等多種元素。多要素耦合,其發展的路徑和空間大于城市。相形之下,主打居住、工業、服務業的城市,其功能面貌反而較為單一。從一些世界五百強企業把總部搬到鄉村和小鎮,就可以驗證這一道理。總部大樓的辦公室與青山綠水只隔了一面玻璃墻,生態辦公、生活創業“兩不誤”。

    如果一旦補齊了鄉村人居環境短板,同時賦予其更多的時代要素,那么鄉村將還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將會讓城市更加向往。當我們還在想象讓城市更加向往的鄉村是什么樣時,浙江的實踐已經給出了生動的答案。

    ——數字技術進鄉村,引爆鄉村未來感。

    在許多人看來,數字技術和未來社區是緊密相連的。電影里那種“賽博朋克”的感覺,無不是建立在先進發達的數字技術基礎上。事實也正如此。在人本化、生態化基礎上,浙江將“數字化”定位為“未來鄉村”建設的三大導向之一。九大場景建設規范中,數字技術的支撐更是無處不在。

    穿行在浙江鄉村,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十分普遍。清晨早起,到鄉村戶外跑個步,一條看似尋常的跑道,其實是數字技術改造后的智慧跑道,能夠自動記錄跑步者的軌跡及消耗的卡路里。

    數字技術不僅被用于提升生活舒適度的每一個小細節,更被用于農村醫療、養老等重要公共服務事項中。在紹興上虞區潘韓村,依靠大數據、云平臺打造未來鄉村智慧醫療服務站,實現了村民、家庭醫生和省城專家“面對面”交流問診,打開了云上就醫新通道。在臺州三門縣芹溪村,失能失智和低收入群體老人家庭經過適老化改造后,一床一碼、一人一檔,線上健康實時監測,若有需求一鍵呼叫,當地叫做“虛擬養老院”。

    ——運營理念進鄉村,點亮鄉村發展美。

    經過“千萬工程”的改造提升,浙江鄉村整體發展水平已經走到了全國前列,鄉村運營的理念在浙江鄉村廣泛流行開來。

    圖片

    鄉村運營是浙江鄉村的高頻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浙江鄉村運營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交給第三方公司,由專業的人負責運營,村集體與其形成利益共同體;還有一種是村集體自己運營,大多組建起強村公司。比起前者,后者讓村民在村莊運營事務中更具話語權,不過對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較高要求,通常是“能人型村莊”才能做到。

    在臺州天臺縣塔后村,記者就見到了這樣一位村書記——陳孝形。早年間,他在杭州等地做廣告、酒店生意,2017年響應政府號召回到塔后村當起了村黨總支書記。為了把村莊發展的氛圍搞起來,他自掏腰包搞了一場鄉村音樂節,讓塔后村“一炮而紅”。“就是要釋放一個信號,讓年輕人覺得村子和以前不一樣了,從而吸引他們返鄉創業。”在陳孝形的帶動下,村里很快發展起民宿、餐廳、酒吧、艾灸館等多種業態,并組建了強村公司,主要負責村莊民宿等業態的標準制定、監督管理以及村莊公共衛生環境的維護等。

    “通常來說,1500人左右的村莊,一年下來,維持整體運轉的支出約為40萬元。垃圾分類、污水處理是最基本的事項。”在陳孝形看來,若只建設不經營,只投入不收益,就變成了沉沒成本,美麗鄉村也難以持續。

    目前,浙江全省村級集體總資產8800億元,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以上且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上行政村占比85%以上,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村占比51.2%,現已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總收入20萬元以下、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下的行政村。

    一番探訪,記者不禁感慨:鄉村就像一個生命體。生命體會生病,村莊也會變臟變舊。維持村莊生命活力,離不開充足的管理維護投入,而維護成本的獲取,又離不開運營管理的造血賦能。

    ——潮流文化進鄉村,凸顯鄉村時尚范兒。

    在人們的印象中,鄉村是土氣、落后的代名詞,離時尚、潮流八竿子打不著。然而,在浙江鄉村,時尚氣息和鄉土大地實現了深度交融。一時間,鄉土風格被潮流文化改造,變得更洋氣;潮流文化也被鄉土風格影響,變得更接地氣。

    潞村,地處湖州吳興區,這個有著“絲綢之源”之稱的千年古村,2015年,被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選定為世界鄉村旅游大會永久會址。自此之后,《典籍里的中國》陳列館、國際鄉村會議度假中心等也落戶潞村,“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在潞村看見美麗鄉村”,洋溢著美麗的生態自信。

    在浙江鄉村,引爆潮流的不僅僅是會展文化。美術、書法、文創、體育等門類也不甘落后。在臺州天臺縣后岸村,村口的廢石料廠被改成了體育館,每年承辦50多場體育賽事。村里還組建了籃球隊、門球隊、氣排球隊,特別是氣排球,很受中老年人歡迎。每年都會有從山東、吉林等地不遠千里而來的氣排球愛好者,專門來到這里參加比賽。在衢州龍游縣溪口老街,一群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掀起了一股文創產品設計熱潮,“一盒故鄉”發現了鄉村篾匠的價值,設計制造了眾多精美時尚的竹制品,真正做活了“鄉愁經濟”。

    科技、運營、潮流……這些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要素進入鄉村,使鄉村成為一個充滿想象的造夢空間,一個擁有更多可能的未來畫板。從這一點上看,鄉村確實是比城市更“城市”。

    鄉村是農民的家園,農民是鄉村的主人。鄉村環境與農民風貌呈現一種相互影響、緊密互動的內在關聯,勘破這一點,就會明白“千萬工程”引發鄉村社會漣漪性巨變的根由

    環境與人是什么樣的關系?習近平同志對此深有感觸。

    2003年5月,習近平同志來到寧波奉化滕頭村考察。時任村黨委書記的傅企平講起村里生態環境轉變的故事——早在1993年,村里就成立了環境保護委員會,無論上什么項目,都要先由環保委把一道關。這些年,環境變好了,村民環保意識也提升了,大家自發地保護花草樹木,全村綠化覆蓋率近70%。

    習近平同志聽著,有感而發:一個人如果家里很整潔、環境很好,做人做事的信心也會提高,人改變環境,環境反過來也能影響人。

    改善人居環境只是“千萬工程”的切入點,其最終落腳點是為了實現人的現代化,提振農民的精氣神。二十年來,“千萬工程”一直堅持尊重農民需要、共建共享的基本立場,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寧波寧海縣葛家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藝術村。上到銀發老人,下到垂髫小兒,無論年齡,不分性別,全村村民都洋溢著一股藝術氣質。60歲的袁桂敏本是在家帶孫子的農村婦女,從“小紅書”上學會制作桂花糕的手藝,推出一款名為“糕抬桂手”的人氣產品,受到往來游客的追捧,一盒20元,一個雙休日能賣幾十盒。還有位8歲小朋友用竹節做了一幅三只小魚的墻壁畫,彰顯了孩子獨特的藝術感受力。

    圖片

    在葛家村,隨處可見點綴在墻角巷尾的一捧花、一方石、一捆草。不需要多么高大上的裝潢,就是這契合鄉土氣息的小小裝飾,鄉村變得別有一番韻味。

    鄉村振興,不僅要調動原鄉民的積極性,還要吸引外來人進入。

    在浙江鄉村,記者見到很多從城里來到鄉村創業的年輕人——他們或經營咖啡屋、奶茶店,或搞電商直播,還有做文創產品設計,盡管業態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農創客”。

    “農創客”這一概念是由浙江省率先在全國提出,特指大學畢業后投身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的鄉村人才。2021年,浙江省正式啟動實施“十萬農創客培育工程”,著力留住原鄉人、喚回歸鄉人、吸引新鄉人,鄉村振興的蓬勃局面加速形成。截至目前,浙江已累計培育農創客超4.7萬名。

    李祖村有200多名農創客。大家來自天南海北,因為共同的志趣相聚在此,既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又是生活上的知心朋友,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有趣的靈魂會相遇”。

    “合和棉麻”工作室的經理人鮑麗萍很喜歡在李祖村的創業生活,干脆住到了店里。“簾子這頭是生意,那頭是生活。只有在寧靜的鄉村,才能實現創業生活化、生活藝術化。”“90后”姑娘封玲把原本開在城里的“南瓜糖水鋪”搬到了李祖村,意外收獲了和房東方健生一家的友誼。封玲告訴記者,農創客和村民已經成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農創客自帶流量,吸引消費者到村莊消費,而村民也發自內心地接納、照顧這些年輕的孩子。

    如果說李祖村是一個“創客村”,那么杭州建德市堪稱一個“創客市”。近幾年,建德市鄉村創客成群,截至今年5月,光注冊創業的返鄉青年就有2756人,較為成熟的農創客則將近350人,絕對數和增幅都位居杭州前列。

    農創客實際上解決了鄉村缺乏人氣的問題。鄉村振興,需要人氣,但不一定非要把原鄉民留在鄉村,可以用市場的力量把鄉村外面的人吸引過來,為鄉村發展注入全新血液,從而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圖片

    緊緊把握人與環境的內在關系,“千萬工程”推開了鄉村蝶變的多米諾骨牌。先是通過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解決了鄉村“臟亂差”的問題,隨后補上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鄉村變美、變宜居了,自然能留住鄉民,又能吸引更多人進入。于是,鄉村有了人氣,業態也隨之完善豐富,鄉民的自豪感、榮譽感、價值感油然而生,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鄉村是農民的家園,農民是鄉村的主人。鄉村環境與農民風貌呈現一種相互影響、緊密互動的內在關聯,勘破這一點,就會明白“千萬工程”引發鄉村社會漣漪性巨變的根由。

    “千萬工程”被浙江不少農民譽為是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最受歡迎、最為受益的一件實事

    北京時間2018年9月27日,美國紐約曼哈頓。聯合國總部大廳燈火通明,氣氛熱烈。

    “這一極度成功的生態恢復項目表明,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將產生變革性力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年度“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頒給了中國浙江的“千萬工程”,并給出了上述頒獎詞。

    浙江以一個省的一項工程獲得國際生態環境領域最高榮譽,這在全球是史無前例的。這次獲獎,讓“千萬工程”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了解“千萬工程”。

    圖片

    二十年春華秋實,承載著重塑中國鄉村偉大使命的“千萬工程”從一棵稚嫩的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千萬工程”之所以能夠二十年來成功運轉并持續彰顯蓬勃的生命力,得益于從啟動之初就形成了一套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成立一個工作協調小組,每年召開一次工作現場會。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每年都出席“千萬工程”工作現場會,明確要求凡是“千萬工程”中的重大問題,地方黨政“一把手”都要親自過問。此后的浙江省委書記,無一例外都親自出席“千萬工程”現場會,把“千萬工程”當成一個重大項目來抓。高度重視背后是充足的投入保障。二十年來,浙江全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村莊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超過2000億元。

    每年的現場會,對于舉辦地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榮譽,各地像申辦奧運會一樣,縣委書記搶著向省里申請。一時間,省農辦的電話幾乎被打爆。現場會不僅促進了舉辦地的經濟發展,還在全省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果,調動了各地真抓真投入的積極性。

    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這在全國各省份是極其難得的,有效克服了短期行為,避免造成“前任政績、后任包袱”問題。一位浙江干部感慨:“一件事堅持做二十年,哪有不產生巨大變化的?”

    二十年跨越發展,二十年久久為功。“千萬工程”深刻改變了浙江鄉村面貌——農村人居環境測評持續領跑全國,森林覆蓋率超過了61%,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連續38年穩居全國省區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比連續十年縮小。浙江也因此成為農民生活最優、城鄉融合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千萬工程”被浙江不少農民譽為是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最受歡迎、最為受益的一件實事。

    “千萬工程”誕生于浙江,但其影響絕不止于浙江。理論指引實踐,實踐驗證理論,又反過來推動了更廣闊范圍的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多次對“千萬工程”作出重要批示,特別強調“要深入總結經驗,指導督促各地朝著既定目標,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斷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全國掀起了學習開展“千萬工程”的浪潮。

    從天山腳下到東海之濱,從西南邊陲到塞北邊疆,大家紛紛學“千萬工程”,干“千萬工程”,讓鄉村更清潔,讓農民生活得更美好。河北任丘市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解決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錢從哪來”的問題,將環衛服務資源和人力送到各個行政村,做到了農村垃圾日產日清。甘肅民勤縣秉持“把小事做好”的治理理念,建立了“門前自己管、村道有人掃、垃圾有處倒”的垃圾處理模式,確保每一處垃圾都落實到人、每一層責任落實到位。江西井岡山市在鄉村建設中從細微處見真章,對農房“微改造”、對“飛線”“細治理”,將電力、通信、有線電視線等各類管線統一拉直、修整,還鄉村以簡潔清爽。

    從一省一域走向全國各地,“千萬工程”花開四野,重塑了更多鄉村的形態,改變著中國鄉村的未來。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在最好的時節,遇到最美的江南,今日人們有幸替一代大詩人白居易圓夢。

    淼淼富春江風煙俱凈,水天共色,青山點點,萬物與人和諧共生,好一幅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在浙江采訪,聽到當地干部將“千萬工程”的路徑和成效形象化地概括為6對“頭”:山頭水頭、路頭田頭、村頭門頭、灶頭床頭、看頭說頭、噱頭回頭。在這6對“頭”里,是滿眼的山光水色、路景田園,說不盡的村美人和、樂享自然,此處有舌尖之樂、夢鄉之甜,是那種流連忘返、欲走還留。

    這就是鄉村要去的方向,這就是農民要過的生活。二十年里,一道道山河被重整,一個個村莊被重塑,“千萬工程”所到之處,鄉村大地就好像開啟了“美顏”一樣容光煥發。這6對“頭”,透出的是鄉村生活的小日子,卻寫滿了時代命題的大答案。

    使命如山,唯有全力奔赴。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精品国产91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成人 | 极品美女销魂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久久久 |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国产黄色片免费观看 | 四季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午夜色福利 | 免费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 国内精品视频 | 国产成人网 |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 | 色综合88 |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 中文字幕第一区 | av免费影视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经典一区 | 亚洲精彩视频 | 自拍在线 | 少妇黄色一级片 | 在线观看亚洲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黄色av电影 |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 | 三级视频在线 | 精久久久 | 麻豆激情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 午夜视频网| 成人福利网站 | 九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