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習近平同志《論科技自立自強》主要篇目介紹
更新時間:2023-5-28 22:03:1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科技自立自強》一書,收入習近平同志2013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間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文稿50篇。現將這部專題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紹如下。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指出,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科技界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我們完全有基礎、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乘勢而上,大展宏圖。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要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要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建設全球人才高地。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是2013年3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關鍵環節。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增強創新自信,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使科技真正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是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講話的節錄。指出,科技創新更加廣泛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科技發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科技實力競爭。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必須加快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存在不少突出矛盾,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需要政府在體制和管理上采取切實舉措,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規劃和重點支持,優化完善人才政策;更需要科技界共同努力,要有強烈的創新自信,有銳意改革的精神,有強烈的愛國情懷。

  《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是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是黨中央綜合分析國內外大勢、立足國家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從國內看,創新驅動是形勢所迫。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常抓不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要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著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

  《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是2013年12月至2022年9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培育核心競爭力,關鍵靠創新。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強化黨和國家對重大科技創新的領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持產學研緊密結合,重視人才培養,真正把企業、科研單位特別是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大幅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加快先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是2013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發揮我國制度優勢,科學調配優勢資源,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開發利用,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品種審定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以創新鏈建設為抓手推動我國種業高質量發展。

  《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是2014年6月3日習近平同志在二〇一四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指出,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于生活需要,又歸于生活之中。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要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我們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國家重大戰略,著力推動工程科技創新,實現從以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轉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深化工程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愿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共同解決問題,共同創造未來。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是2014年6月9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面向未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我們正面對著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歷史機遇,必須緊緊抓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大力開展協同創新,集中力量辦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

  《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主動》是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講話的要點。指出,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緊扣發展,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強化激勵,大力集聚創新人才;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擴大開放,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

  《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是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強調,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于下風。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有利于增強發展動力,但核心在創新。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堅持創新發展,是我們分析近代以來世界發展歷程特別是總結我國改革開放成功實踐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發展主動權,更好引領新常態的根本之策。堅持創新發展,既要堅持全面系統的觀點,又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要超前謀劃、超前部署,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力爭實現我國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轉變;要以重大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人才發展體制和政策創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是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要正確處理開放和自主的關系,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辦大事,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

  《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是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講話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謀劃,加強組織,優化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總體布局。要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要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要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要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要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是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倡導創新文化,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是2017年12月8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要點。指出,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我們應該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要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

  《努力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是2018年4月至2022年8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要時不我待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只爭朝夕突破“卡脖子”問題,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是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要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著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矢志不移自主創新,堅定創新信心,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要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

  《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是2018年10月31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要點。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要加強研判,統籌謀劃,協同創新,穩步推進,把增強原創能力作為重點,以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夯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要加強人工智能和產業發展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要加強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結合,推動人工智能在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的深度運用,創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2018年12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要明確我國科技攻關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向、重點、政策,健全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通過新型舉國體制解決重大“卡脖子”技術和產品問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提倡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的作風和學風,重視引進人才,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是2020年3月2日習近平同志在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座談時的講話。指出,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作為科技戰線的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盡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要加強藥物、醫療裝備研發和臨床救治相結合,推進疫苗研發和產業化鏈條有機銜接,完善平戰結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體系,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加大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投入,加強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國際合作。

  《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是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是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要加快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一些關鍵問題,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整合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強國際科技合作。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是2020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要點。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堅定信心、埋頭苦干,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在關鍵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增強我國科技應對國際風險挑戰的能力。要找準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強頂層設計和前瞻布局,健全政策支持體系,加快基礎研究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養造就高水平人才隊伍,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是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是確保國內大循環暢通、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新優勢的關鍵。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能不能生存和發展的高度加以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保證經濟安全、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是2020年11月30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要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是2021年9月24日習近平同志向二〇二一中關村論壇視頻致辭的要點。指出,世界各國要通過科技創新共同探索解決重要全球性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共同應對時代挑戰,共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緊扣人類生產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是2021年9月2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堅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堅持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是2021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進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規范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2022年10月16日、12月15日習近平同志兩篇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于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習近平同志《論科技自立自強》主要篇目介紹
    2023-5-28 22:03:1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科技自立自強》一書,收入習近平同志2013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間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文稿50篇。現將這部專題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紹如下。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指出,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科技界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我們完全有基礎、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乘勢而上,大展宏圖。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要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要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建設全球人才高地。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是2013年3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關鍵環節。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增強創新自信,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使科技真正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是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講話的節錄。指出,科技創新更加廣泛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科技發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科技實力競爭。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必須加快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存在不少突出矛盾,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需要政府在體制和管理上采取切實舉措,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規劃和重點支持,優化完善人才政策;更需要科技界共同努力,要有強烈的創新自信,有銳意改革的精神,有強烈的愛國情懷。

      《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是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是黨中央綜合分析國內外大勢、立足國家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從國內看,創新驅動是形勢所迫。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常抓不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要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著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

      《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是2013年12月至2022年9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培育核心競爭力,關鍵靠創新。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強化黨和國家對重大科技創新的領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持產學研緊密結合,重視人才培養,真正把企業、科研單位特別是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大幅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加快先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是2013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發揮我國制度優勢,科學調配優勢資源,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開發利用,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品種審定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以創新鏈建設為抓手推動我國種業高質量發展。

      《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是2014年6月3日習近平同志在二〇一四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指出,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于生活需要,又歸于生活之中。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要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我們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國家重大戰略,著力推動工程科技創新,實現從以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轉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深化工程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愿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共同解決問題,共同創造未來。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是2014年6月9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面向未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我們正面對著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歷史機遇,必須緊緊抓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大力開展協同創新,集中力量辦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

      《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主動》是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講話的要點。指出,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緊扣發展,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強化激勵,大力集聚創新人才;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擴大開放,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

      《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是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強調,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于下風。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有利于增強發展動力,但核心在創新。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堅持創新發展,是我們分析近代以來世界發展歷程特別是總結我國改革開放成功實踐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發展主動權,更好引領新常態的根本之策。堅持創新發展,既要堅持全面系統的觀點,又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要超前謀劃、超前部署,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力爭實現我國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轉變;要以重大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人才發展體制和政策創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是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要正確處理開放和自主的關系,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辦大事,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

      《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是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講話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謀劃,加強組織,優化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總體布局。要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要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要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要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要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是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倡導創新文化,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是2017年12月8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要點。指出,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我們應該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要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

      《努力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是2018年4月至2022年8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要時不我待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只爭朝夕突破“卡脖子”問題,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是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要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著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矢志不移自主創新,堅定創新信心,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要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

      《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是2018年10月31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要點。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要加強研判,統籌謀劃,協同創新,穩步推進,把增強原創能力作為重點,以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夯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要加強人工智能和產業發展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要加強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結合,推動人工智能在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的深度運用,創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2018年12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要明確我國科技攻關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向、重點、政策,健全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通過新型舉國體制解決重大“卡脖子”技術和產品問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提倡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的作風和學風,重視引進人才,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是2020年3月2日習近平同志在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座談時的講話。指出,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作為科技戰線的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盡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要加強藥物、醫療裝備研發和臨床救治相結合,推進疫苗研發和產業化鏈條有機銜接,完善平戰結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體系,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加大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投入,加強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國際合作。

      《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是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是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要加快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一些關鍵問題,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整合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強國際科技合作。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是2020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要點。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堅定信心、埋頭苦干,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在關鍵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增強我國科技應對國際風險挑戰的能力。要找準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強頂層設計和前瞻布局,健全政策支持體系,加快基礎研究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養造就高水平人才隊伍,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是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是確保國內大循環暢通、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新優勢的關鍵。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能不能生存和發展的高度加以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保證經濟安全、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是2020年11月30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要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是2021年9月24日習近平同志向二〇二一中關村論壇視頻致辭的要點。指出,世界各國要通過科技創新共同探索解決重要全球性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共同應對時代挑戰,共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緊扣人類生產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是2021年9月2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堅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堅持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是2021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進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規范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2022年10月16日、12月15日習近平同志兩篇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于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av网站推荐|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 欧美综合色| 影音在线资源 | 欧美专区在线 | 久久天堂电影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 | 国产毛片精品 |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福利一区二区 | 黄网免费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av在线一区二区 | 美女主播精品视频一二三四 | www.久草.com| 韩国理论电影在线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网站 |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成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国产99久久| 亚洲成人aaaa| 欧美一级大片免费 | 国产欧美日本 | 观看av | 色爱综合网 | 欧美成人高清视频 | 成人免费毛片aaaaaa片 | 久久精品综合 | 97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 6080夜射猫| 午夜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黄色小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高清 | 欧美在线国产 | 久久久久久久 | 黄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