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非凡的變革 巨大的跨越——從“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看新時代經濟建設
更新時間:2022-10-9 20:44:54    來源:新華社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全景式、多角度展現了這十年我國經濟建設的巨大變化與嶄新面貌。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參觀拍攝中國經濟“奇跡”號巨輪模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我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就

  在中央綜合展區經濟建設主題區,一艘中國經濟“奇跡”號巨輪模型展示了這十年的發展成就: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拍攝中國經濟“奇跡”號巨輪模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國內生產總值從53.9萬億元增長到114.4萬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萬元增長到3.51萬元;貨物進出口總額從24.4萬億元增長到39.1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

  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堅持新發展理念,中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一張柱狀圖展示了2012年至2021年財政收入情況,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1.73萬億元增長到20.25萬億元。十年來,我國財政政策效能提升,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銀行工作人員到貸款企業上門服務、稅務部門工作人員輔導企業員工辦理減稅降費業務,展覽中講述的一個個百姓身邊事,讓經濟發展的強勁脈動變得更加可知、可感。

  持續推進減稅降費,2012年以來新增減稅降費金額超過8.8萬億元,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增強。截至今年4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8.8萬億元,是2012年末的3.35倍。

  黑龍江展區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單元引人注目,北大荒農墾集團大豆收儲的豐收場景喜人。

  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各項政策協同發力,糧食、能源等重要物資保供穩價有力有效,我國經濟基本盤進一步穩固。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河南展區觀看河南省西平縣老王坡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開鐮儀式的圖片。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近十年來,我國以年均約2.9%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6.2%的國民經濟增長;發電裝機超過24億千瓦,人均電力裝機由2014年的1千瓦增長至1.7千瓦。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制定一系列紓困惠企政策,出臺多項強化就業優先、促進投資消費、穩定外貿外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措施。

  億戶市場主體是穩經濟的底氣所在。全國市場主體突破1.6億戶,帶動就業近3億人,2013年以來新增的涉稅市場主體去年納稅達到4.76萬億元,這有力印證了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202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二季度經濟實現正增長,6月份開始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升……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吉林展區拍攝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自主品牌汽車模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

  河鋼集團智能無人化料場里看不到一名工人,取料機正在進行取料作業;杭鋼云計算數據中心成為鋼鐵基地轉型的重大落地項目;山東省兗州礦業集團北宿煤礦轉型為兗煤藍天潔凈能源有限公司……一幅幅照片記錄了各地去產能、調結構的火熱實踐。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經濟能夠爬坡過坎的關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要求,供給體系質量不斷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明顯增強,實現更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觀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的展覽內容。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一汽解放重型卡車在吉林省長春市總裝下線,再次見證了一汽解放加快產品迭代和技術更新,國有企業充分發揮“頂梁柱”作用,持續做強做優做大;江蘇恒力化纖智能車間里機器人自動作業的場景,折射出民營經濟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

  這十年,國資國企改革完成頂層設計,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持續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民營企業數量從1085萬戶增長到4457萬戶。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我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10年來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

  10月8日,觀眾參觀拍攝神舟十二號返回艙。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神舟載人飛船返回艙、芯片模塊、智能工業六軸機器人、5G技術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演示……一個個科技感十足的實物、模型,體現了創新驅動帶來的巨大動能。

  10月8日,一名觀眾拍攝名為“方寸之間”的陳列墻上的芯片模塊展示。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觀看六關節機器人測試鼠標壽命。六關節機器人是全球首款3kg負載高精度掌上六軸工業機器人,解決了關節機器人低速抖動的關鍵難點。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有機銜接起來,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走進河北展區,圖片中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塔吊林立,一棟棟建筑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座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正日新月異拔節生長。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海南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上海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各項重點任務扎實推進,成功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先行示范作用進一步彰顯。

  產業邁向中高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我國制造業增加值規模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

  一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布概覽圖格外醒目:截至2021年底,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超六成屬于工業基礎領域,超七成深耕行業十年以上,超八成進入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鏈,超九成成為國內外知名大企業配套專家。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拍攝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戰略新興產業分布概覽圖。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光明前景

  重慶展區動態展示了一家人圍坐吃火鍋的溫馨場景,城市的“煙火氣”折射出內需潛力正不斷釋放;山東展區的面膜、鮮花餅、牙膏、酒、咖啡等依托牡丹資源開發的產品,反映了消費供給品質不斷提高,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成為主流。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

  我國已經形成100多萬億元經濟總量、14億多人口、4億左右中等收入群體的強大內需市場。基于國內大市場形成的強大生產能力,能夠促進全球要素資源整合創新,使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最大化發揮。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貴州展區拍攝正安吉他。貴州省正安縣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吉他生產基地,已帶動近15000人在家門口就業、6000余人穩定脫貧。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在貴州展區,看似簡單的一把木吉他,背后卻凝聚著千萬個家庭的致富夢。作為全國乃至全球最為集中的吉他生產基地,貴州省正安縣每年有600多萬把吉他銷往世界各地。

  上海展區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影像,是新時代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生動縮影。一個月后,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將再次在上海舉行,這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舉措。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上海展區拍攝進博會主會場的宣傳圖。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一張攝于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圖片,展示了中歐班列作為陸路運輸的“鋼鐵駝隊”。截至今年5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5493列,運送貨物480萬標箱。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約11.8萬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1400億美元。

  以全景視頻立體展示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凸顯了港口聯通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功能。目前我國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港口建立了海運航線聯系。規模巨大、內暢外聯的水運體系,有力保障了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這十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公共服務中心實行“守信快批”審批,企業經營者僅用1小時就領到營業執照;安徽省蕪湖港集裝箱碼頭與上海洋山港實行“聯動接卸、視同一港”新型海關監管模式……一個個生動實踐,聚焦企業開辦、運營、退出全流程各環節的痛點難點問題,推動業務流程再造,大幅提高市場主體辦事的便利度和可預期性。

  10月8日,觀眾在室外展區觀看中國建造的超高建筑集錦模型,以上海中心大廈、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重慶陸海國際中心等標志性城市建筑組成的集群,集中展現綠色智慧建造理念和技術,充分體現“中國建造”以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為人民拓展幸福空間的使命任務。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2013年的第96位躍升至最新的第31位;引資規模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2021年實際使用外資1.15萬億元人民幣,較2012年增長62.9%;10年來,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9倍,服務貿易進出口年均增長6.1%。(新華社記者趙文君、戴小河、王琳琳)

 

文章編輯:陳東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非凡的變革 巨大的跨越——從“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看新時代經濟建設
    2022-10-9 20:44:54    來源:新華社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全景式、多角度展現了這十年我國經濟建設的巨大變化與嶄新面貌。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參觀拍攝中國經濟“奇跡”號巨輪模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我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就

      在中央綜合展區經濟建設主題區,一艘中國經濟“奇跡”號巨輪模型展示了這十年的發展成就: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拍攝中國經濟“奇跡”號巨輪模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國內生產總值從53.9萬億元增長到114.4萬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萬元增長到3.51萬元;貨物進出口總額從24.4萬億元增長到39.1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

      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堅持新發展理念,中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一張柱狀圖展示了2012年至2021年財政收入情況,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1.73萬億元增長到20.25萬億元。十年來,我國財政政策效能提升,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銀行工作人員到貸款企業上門服務、稅務部門工作人員輔導企業員工辦理減稅降費業務,展覽中講述的一個個百姓身邊事,讓經濟發展的強勁脈動變得更加可知、可感。

      持續推進減稅降費,2012年以來新增減稅降費金額超過8.8萬億元,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增強。截至今年4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8.8萬億元,是2012年末的3.35倍。

      黑龍江展區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單元引人注目,北大荒農墾集團大豆收儲的豐收場景喜人。

      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各項政策協同發力,糧食、能源等重要物資保供穩價有力有效,我國經濟基本盤進一步穩固。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河南展區觀看河南省西平縣老王坡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開鐮儀式的圖片。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近十年來,我國以年均約2.9%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6.2%的國民經濟增長;發電裝機超過24億千瓦,人均電力裝機由2014年的1千瓦增長至1.7千瓦。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制定一系列紓困惠企政策,出臺多項強化就業優先、促進投資消費、穩定外貿外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措施。

      億戶市場主體是穩經濟的底氣所在。全國市場主體突破1.6億戶,帶動就業近3億人,2013年以來新增的涉稅市場主體去年納稅達到4.76萬億元,這有力印證了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202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二季度經濟實現正增長,6月份開始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升……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吉林展區拍攝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自主品牌汽車模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

      河鋼集團智能無人化料場里看不到一名工人,取料機正在進行取料作業;杭鋼云計算數據中心成為鋼鐵基地轉型的重大落地項目;山東省兗州礦業集團北宿煤礦轉型為兗煤藍天潔凈能源有限公司……一幅幅照片記錄了各地去產能、調結構的火熱實踐。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經濟能夠爬坡過坎的關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要求,供給體系質量不斷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明顯增強,實現更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觀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的展覽內容。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一汽解放重型卡車在吉林省長春市總裝下線,再次見證了一汽解放加快產品迭代和技術更新,國有企業充分發揮“頂梁柱”作用,持續做強做優做大;江蘇恒力化纖智能車間里機器人自動作業的場景,折射出民營經濟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

      這十年,國資國企改革完成頂層設計,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持續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民營企業數量從1085萬戶增長到4457萬戶。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我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10年來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

      10月8日,觀眾參觀拍攝神舟十二號返回艙。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神舟載人飛船返回艙、芯片模塊、智能工業六軸機器人、5G技術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演示……一個個科技感十足的實物、模型,體現了創新驅動帶來的巨大動能。

      10月8日,一名觀眾拍攝名為“方寸之間”的陳列墻上的芯片模塊展示。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觀看六關節機器人測試鼠標壽命。六關節機器人是全球首款3kg負載高精度掌上六軸工業機器人,解決了關節機器人低速抖動的關鍵難點。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有機銜接起來,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走進河北展區,圖片中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塔吊林立,一棟棟建筑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座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正日新月異拔節生長。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海南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上海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各項重點任務扎實推進,成功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先行示范作用進一步彰顯。

      產業邁向中高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我國制造業增加值規模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

      一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布概覽圖格外醒目:截至2021年底,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超六成屬于工業基礎領域,超七成深耕行業十年以上,超八成進入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鏈,超九成成為國內外知名大企業配套專家。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中央綜合展區內拍攝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戰略新興產業分布概覽圖。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光明前景

      重慶展區動態展示了一家人圍坐吃火鍋的溫馨場景,城市的“煙火氣”折射出內需潛力正不斷釋放;山東展區的面膜、鮮花餅、牙膏、酒、咖啡等依托牡丹資源開發的產品,反映了消費供給品質不斷提高,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成為主流。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

      我國已經形成100多萬億元經濟總量、14億多人口、4億左右中等收入群體的強大內需市場。基于國內大市場形成的強大生產能力,能夠促進全球要素資源整合創新,使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最大化發揮。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貴州展區拍攝正安吉他。貴州省正安縣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吉他生產基地,已帶動近15000人在家門口就業、6000余人穩定脫貧。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在貴州展區,看似簡單的一把木吉他,背后卻凝聚著千萬個家庭的致富夢。作為全國乃至全球最為集中的吉他生產基地,貴州省正安縣每年有600多萬把吉他銷往世界各地。

      上海展區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影像,是新時代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生動縮影。一個月后,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將再次在上海舉行,這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舉措。

      10月8日,一名觀眾在上海展區拍攝進博會主會場的宣傳圖。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一張攝于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圖片,展示了中歐班列作為陸路運輸的“鋼鐵駝隊”。截至今年5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5493列,運送貨物480萬標箱。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約11.8萬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1400億美元。

      以全景視頻立體展示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凸顯了港口聯通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功能。目前我國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港口建立了海運航線聯系。規模巨大、內暢外聯的水運體系,有力保障了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這十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公共服務中心實行“守信快批”審批,企業經營者僅用1小時就領到營業執照;安徽省蕪湖港集裝箱碼頭與上海洋山港實行“聯動接卸、視同一港”新型海關監管模式……一個個生動實踐,聚焦企業開辦、運營、退出全流程各環節的痛點難點問題,推動業務流程再造,大幅提高市場主體辦事的便利度和可預期性。

      10月8日,觀眾在室外展區觀看中國建造的超高建筑集錦模型,以上海中心大廈、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重慶陸海國際中心等標志性城市建筑組成的集群,集中展現綠色智慧建造理念和技術,充分體現“中國建造”以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為人民拓展幸福空間的使命任務。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2013年的第96位躍升至最新的第31位;引資規模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2021年實際使用外資1.15萬億元人民幣,較2012年增長62.9%;10年來,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9倍,服務貿易進出口年均增長6.1%。(新華社記者趙文君、戴小河、王琳琳)

     

    文章編輯:陳東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草视频网站 |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观看 | jvid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天堂2018 | 午夜免费电影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av网址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亚洲 |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有码视频在线 | 91社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撒尿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av | 久久久久久久av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在线精品国产 | 特黄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久久精品一级黑人c片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 人人澡人人射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成人免费国产 | 欧美久久成人 |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免费看 | 久久国产免费 | 日韩成人一区 | av手机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综合在线 | 欧美日本精品 | www.天天操|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天堂 | 寡妇少妇高潮免费看蜜臀a 午夜免费电影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福交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