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中新社北京6月7日電 (記者 馬海燕)“00后”在今年開始大規模登上高考舞臺,而這群在新世紀出生的年輕人的高考,也與從“50后”到“90后”的幾代人的高考有了明顯不同。
與前輩們的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相比,超過70%的升學率、日益多元的社會評價標準,讓“00后”的高考更像“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不可否認,高考仍是他們最重要的成人禮,也是最重要的為國選才方式。因此伴隨他們的新高考改革也更受關注。強調綜合成績,除語數外之外文理不分科自主選考三門,按大類專業錄取而非按傳統高校分類一本二本錄取……伴隨著“00后”的新高考改革正在逐漸影響著中國教育。
此前,一些地區已經開始新高考改革試點。其中,頗具示范意義的浙江高考改革試點最受關注。2018年浙江省內歸屬地方的50所高校以及北大、清華等9所高水平大學參加浙江“三位一體”招生。今年浙江預計通過“三位一體”招生人數超過1萬人!叭灰惑w”成為一個新名詞迅速在考生、家長中普及,即把考生的會考成績、高校對考生的測試成績以及高考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綜合分,最后按照綜合分擇優錄取。在高考難度變小、區分度變小之后,“三位一體”承載著高水平大學選才的希望。
對于學生而言,新高考改革擴大了學生選擇權,打破了以前只有文科、理科兩種選擇。據統計,2017年浙江選擇傳統理科科目(即物理、化學、生物)的考生由63%下降到17%,選擇傳統文科科目(即政治、歷史、地理)的考生由37%下降到10%,更多學生交叉選擇三門選考科目。中國教育在線開展的一項針對高中學生選科依據的多項選擇中,依據學科成績選科的學生人數最多,占比69.99%,其次是依據興趣和愛好選科的學生占比為61.47%。
對于高中學校而言,高考牽動了高中教學改革。在已經試點的上海、浙江,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考核增加了“綜合素質評價”,素質教育發展受到空前重視,正在改變著教師的教學習慣。同時,各種不合理高考加分項目全面取消,讓高考回歸看成績選才本質,減少了“權力尋租”空間,受到普遍歡迎。
對于高校而言,新高考以專業而不是學校為核心的錄取模式,正改變著高校招生方式甚至辦學思路。一些非名校的特色專業、熱門專業錄取分數超過傳統名校非熱門專業。這也促進高校不斷優化專業布局、更加注重專業內涵建設,而不是盲目擴張專業。
雖然從恢復高考之日起,“一考定終身”的不合理之處就一直受到質疑,高考也因此不斷進行調整。但不可否認,高考作為最重要的全國性選拔考試,也是相對來說最公平的選才方式,仍然無可取代。從長遠來說,通過繼續深化改革完善高考制度、使之真正發揮在中國教育中的指揮棒作用,才是高考改革的深度命題。
高考改革隨著時代的發展還將持續,變的是考試內容、錄取形式,不變的是公平公正選拔人才的精髓,如何在變與不變中讓各方都滿意,需要邊試邊總結。(完)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中新社北京6月7日電 (記者 馬海燕)“00后”在今年開始大規模登上高考舞臺,而這群在新世紀出生的年輕人的高考,也與從“50后”到“90后”的幾代人的高考有了明顯不同。
與前輩們的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相比,超過70%的升學率、日益多元的社會評價標準,讓“00后”的高考更像“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不可否認,高考仍是他們最重要的成人禮,也是最重要的為國選才方式。因此伴隨他們的新高考改革也更受關注。強調綜合成績,除語數外之外文理不分科自主選考三門,按大類專業錄取而非按傳統高校分類一本二本錄取……伴隨著“00后”的新高考改革正在逐漸影響著中國教育。
此前,一些地區已經開始新高考改革試點。其中,頗具示范意義的浙江高考改革試點最受關注。2018年浙江省內歸屬地方的50所高校以及北大、清華等9所高水平大學參加浙江“三位一體”招生。今年浙江預計通過“三位一體”招生人數超過1萬人!叭灰惑w”成為一個新名詞迅速在考生、家長中普及,即把考生的會考成績、高校對考生的測試成績以及高考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綜合分,最后按照綜合分擇優錄取。在高考難度變小、區分度變小之后,“三位一體”承載著高水平大學選才的希望。
對于學生而言,新高考改革擴大了學生選擇權,打破了以前只有文科、理科兩種選擇。據統計,2017年浙江選擇傳統理科科目(即物理、化學、生物)的考生由63%下降到17%,選擇傳統文科科目(即政治、歷史、地理)的考生由37%下降到10%,更多學生交叉選擇三門選考科目。中國教育在線開展的一項針對高中學生選科依據的多項選擇中,依據學科成績選科的學生人數最多,占比69.99%,其次是依據興趣和愛好選科的學生占比為61.47%。
對于高中學校而言,高考牽動了高中教學改革。在已經試點的上海、浙江,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考核增加了“綜合素質評價”,素質教育發展受到空前重視,正在改變著教師的教學習慣。同時,各種不合理高考加分項目全面取消,讓高考回歸看成績選才本質,減少了“權力尋租”空間,受到普遍歡迎。
對于高校而言,新高考以專業而不是學校為核心的錄取模式,正改變著高校招生方式甚至辦學思路。一些非名校的特色專業、熱門專業錄取分數超過傳統名校非熱門專業。這也促進高校不斷優化專業布局、更加注重專業內涵建設,而不是盲目擴張專業。
雖然從恢復高考之日起,“一考定終身”的不合理之處就一直受到質疑,高考也因此不斷進行調整。但不可否認,高考作為最重要的全國性選拔考試,也是相對來說最公平的選才方式,仍然無可取代。從長遠來說,通過繼續深化改革完善高考制度、使之真正發揮在中國教育中的指揮棒作用,才是高考改革的深度命題。
高考改革隨著時代的發展還將持續,變的是考試內容、錄取形式,不變的是公平公正選拔人才的精髓,如何在變與不變中讓各方都滿意,需要邊試邊總結。(完)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