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大河網訊 從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到如今中歐班列的重要集結地,河南始終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今天的河南,正為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的青年們搭建起一座跨越山海、聯通世界的舞臺。
7月24日上午,上海合作組織媒體智庫峰會·青年沙龍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活動由河南省教育廳主辦、鄭州大學承辦,以“青春上合·豫見未來——青年力量與文明互鑒”為主題,邀請來自上合組織國家的中外嘉賓代表開展交流與對話。
活動現場,中外學生以悠揚婉轉的中國民歌《編花籃》、靈動輕盈的斯里蘭卡舞蹈歡迎四海賓朋。當最后一曲《We Are the World》響起,所有旋律融為一個聲音: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卻有同一個名字——青年;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卻唱出相同的信念——團結、希望與未來。歌曲與舞蹈,洋溢著上合青年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熱忱與期待。
以青春之名,匯聚多元聲音。在座談環節,中外嘉賓圍繞“媒體與智庫如何助力青年講好本國故事”“跨文化視野下的教育與職業發展”“數字時代的上合青年創新合作”三大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探討過程氣氛熱烈,既有不同理念的激烈碰撞,迸發思想火花;又有多元觀點的深度交融,凝聚共識智慧。
拉菲與同學在活動現場合影。
“河南不僅有厚重的文化底蘊,還有蓬勃發展的教育體系,為國際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巴基斯坦互聯新聞社編輯穆罕默德·扎米爾·阿薩迪(Muhammad Zamir Assadi)認為,在河南深造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可以更好地深入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拉菲(Afaq Rafi Awan)在與穆罕默德的交流中提到,他曾有機會走近“工程機械之王”——盾構機,了解中國在基礎建設設施領域的先進技術。“作為一名土木工程專業的留學生,這段經歷拓寬了我的專業視野。河南開放、多元、注重實踐的學習環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提供了融通中外、學以致用的寶貴機會。”拉菲說。
穆罕默德告訴記者:“2017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親眼見證了中國在文化保護和綠色發展方面的快速進步,也見證了中國和巴基斯坦在教育合作領域的不斷深化。”他說,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在交流中打破偏見、增進共識,在思想碰撞中激發創新靈感,在彼此學習中建立深厚友誼,是推動多元文化交流互鑒、增進成員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橋梁。
在青年思想交匯的火花中,文化不再有界限,理解也不再有距離。上海合作組織媒體智庫峰會·青年沙龍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盛會,更是一場跨越國界、連接未來的青春約定。未來,還將有更多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青年走進河南、感知中國,攜手書寫共同成長、共創未來的新篇章。(記者:楊佳欣 實習生:袁博文 張湘婷)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大河網訊 從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到如今中歐班列的重要集結地,河南始終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今天的河南,正為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的青年們搭建起一座跨越山海、聯通世界的舞臺。
7月24日上午,上海合作組織媒體智庫峰會·青年沙龍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活動由河南省教育廳主辦、鄭州大學承辦,以“青春上合·豫見未來——青年力量與文明互鑒”為主題,邀請來自上合組織國家的中外嘉賓代表開展交流與對話。
活動現場,中外學生以悠揚婉轉的中國民歌《編花籃》、靈動輕盈的斯里蘭卡舞蹈歡迎四海賓朋。當最后一曲《We Are the World》響起,所有旋律融為一個聲音: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卻有同一個名字——青年;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卻唱出相同的信念——團結、希望與未來。歌曲與舞蹈,洋溢著上合青年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熱忱與期待。
以青春之名,匯聚多元聲音。在座談環節,中外嘉賓圍繞“媒體與智庫如何助力青年講好本國故事”“跨文化視野下的教育與職業發展”“數字時代的上合青年創新合作”三大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探討過程氣氛熱烈,既有不同理念的激烈碰撞,迸發思想火花;又有多元觀點的深度交融,凝聚共識智慧。
拉菲與同學在活動現場合影。
“河南不僅有厚重的文化底蘊,還有蓬勃發展的教育體系,為國際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巴基斯坦互聯新聞社編輯穆罕默德·扎米爾·阿薩迪(Muhammad Zamir Assadi)認為,在河南深造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可以更好地深入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拉菲(Afaq Rafi Awan)在與穆罕默德的交流中提到,他曾有機會走近“工程機械之王”——盾構機,了解中國在基礎建設設施領域的先進技術。“作為一名土木工程專業的留學生,這段經歷拓寬了我的專業視野。河南開放、多元、注重實踐的學習環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提供了融通中外、學以致用的寶貴機會。”拉菲說。
穆罕默德告訴記者:“2017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親眼見證了中國在文化保護和綠色發展方面的快速進步,也見證了中國和巴基斯坦在教育合作領域的不斷深化。”他說,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在交流中打破偏見、增進共識,在思想碰撞中激發創新靈感,在彼此學習中建立深厚友誼,是推動多元文化交流互鑒、增進成員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橋梁。
在青年思想交匯的火花中,文化不再有界限,理解也不再有距離。上海合作組織媒體智庫峰會·青年沙龍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盛會,更是一場跨越國界、連接未來的青春約定。未來,還將有更多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青年走進河南、感知中國,攜手書寫共同成長、共創未來的新篇章。(記者:楊佳欣 實習生:袁博文 張湘婷)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