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jīng)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4月24日17時17分發(fā)射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杰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陳冬執(zhí)行過神舟十一號、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時隔兩年再次擔任指令長。陳中瑞和王杰均來自于我國第三批航天員,是首次執(zhí)行飛行任務。其中,陳中瑞入選前是空軍飛行員;王杰入選前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空間技術(shù)研究院的工程師。
指令長 陳冬
航天員 陳中瑞
航天員 王杰
目前,任務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wěn)步推進,執(zhí)行此次發(fā)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即將加注推進劑,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將于中國航天日當天出征太空。
洛陽航天英雄陳冬再次出征,逐夢星辰大海。這個洛陽娃是怎樣一步步成長為優(yōu)秀的中國航天員的?記者帶您了解他成長的足跡。
從小立志當飛行員
“陳冬小時候性格低調(diào)內(nèi)斂,卻很有主見。報考軍校、成為飛行員一直是他的夢想。”在澗西區(qū)陳冬的家中,75歲的陳樹林提起兒子,滿是欣慰之情。
陳冬1978年12月出生在洛陽一個工人家庭,父親陳樹林是中鋁洛陽銅業(yè)有限公司(原洛陽銅加工廠)職工,哥哥比他大4歲。
在陳樹林眼里,愛運動、愛學習是陳冬兒時最大的特點。從小學開始,陳冬的母親黃焱就帶著孩子們每天外出打乒乓球、羽毛球,到了暑假,還領著孩子們?nèi)ヂ短煊境赜斡尽?/P>
“媽媽,飛機為什么能在天上飛?”小學二年級時,母親黃焱帶著陳冬外出,聽到空中傳來的引擎轟鳴,陳冬仰頭問道。
“因為有飛行員駕駛,就像我們在地面開車一樣。”黃焱回答道。
“將來,我也要當一名飛行員,在天上自由飛翔。”面對藍天,小陳冬一臉憧憬。
1996年11月,軍隊院校到陳冬所在的高中招收空軍飛行員,陳冬第一時間報名。歷經(jīng)3次體檢之后,1997年7月,陳冬參加了高考。8月初,他們接到軍隊院校的提前錄取的通知:陳冬以優(yōu)異成績?nèi)缭缚既胲娦!?/P>
2023年4月9日陳冬來到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 記者 吉小平 攝
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軍校畢業(yè)后,陳冬被分配到空軍某團,參加戰(zhàn)斗機飛行訓練。11年間,他累計安全飛行1500小時,2次榮立三等功。
2016年10月17日,陳冬與景海鵬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二號”的對接,成為洛陽“太空第一人”。
二度逐夢星辰大海
2021年,陳冬特地回到洛陽,在母校以“夢想的力量”為題開展了勵志報告會,站在講臺上,陳冬說:“夢想的力量往往超乎你的想象,只要你愿意,夢想就會為你加油!”
面對學生對太空之旅的好奇,陳冬有問必答。“在33天的太空之旅結(jié)束后,我的個子長了4厘米,體重減了5公斤,還從單眼皮變成了雙眼皮。”針對學生提問太空之旅后身體的變化,陳冬笑著回應。
陳冬回憶,在訓練中,他曾三天三夜不睡覺。這是為了訓練航天員在狹小環(huán)境中的心理適應性,訓練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為考驗大家,每名航天員身邊都放了床,但沒有一個人去睡。
對于這6年的艱苦磨礪,陳冬說,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內(nèi)心的堅定能戰(zhàn)勝身體的不適。在他眼中,運動是減壓的最好方式,大汗淋漓后沖個熱水澡,會讓他瞬間釋放掉所有壓力。
他激勵大家:“拼搏的道路才最壯美,最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跡。”
曾接受記者專訪,磨煉多年終飛天,陳冬謙虛地說“上天眷顧”。
父母眼中的兒子
“第一次執(zhí)行任務,駐留那33天,心一直揪著。但這次,兒子的自信夯實了我的底氣。”2022年6月4日,在洛陽市澗西區(qū)陳冬的家中,陳樹林老人提起兒子,滿是驕傲,“看到官方宣布,兒子是這次的指令長,任務還比較重,剛開始比較忐忑,但是看到兒子信心滿滿的狀態(tài),我們也就放心了。”
和“陳冬擔任指令長”一同上熱搜的,是“陳冬說自己是檢查作業(yè)的爸爸回來了”。
原來,陳冬的孩子也想上太空,他對孩子們說:“這次沒票了,等你們長大得自己爭取。但這次我給你們留一項作業(yè)——你們?yōu)槭裁聪肷咸眨先ブ笙敫墒裁矗炕貋碇笪覇枂柲銈儭!?/P>
面對這次太空出征,陳樹林夫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要檢查兒子的作業(yè),我要檢查他(陳冬)的作業(yè)。”陳冬母親黃焱希望兒子陳冬在空間站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到空間站上,“他是指令長,責任重大。”
在陳樹林眼中,兒子陳冬是一枚妥妥的學霸。陳樹林提起兒子,滿是驕傲和欣慰:“陳冬小時候性格比較內(nèi)斂,非常獨立有主見。”陳樹林告訴記者,幼年陳冬愛運動、愛讀書,沒咋讓家里人操過心。
2023年4月9日陳冬來到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 記者 吉小平 攝
“孩子,這是你第二次執(zhí)行飛天任務,也是首次承擔指令長這一重要的使命,爸爸為你感到自豪。”陳樹林說,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作為航天員的家人,欣喜之余,深感責任重大。希望陳冬再接再厲,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再立新功。
“遨游太空是陳冬一直以來的夢想。為此,他多年如一日,全力以赴投入嚴格的訓練。”陳冬的母親黃焱說,作為母親,她支持孩子實現(xiàn)人生夢想,希望陳冬圓滿完成祖國和人民交付的使命,全家人都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做他堅強的后盾。
黃焱說:“看到兒子信心滿滿,我非常欣慰,希望他能不負期待,再次出征,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雖然常常思念兒子,但陳樹林夫婦也不太想給兒子“添麻煩”。“不想耽誤他工作,不讓他分心。”陳樹林告訴記者,平時真遇到什么事,也會選擇跟兒媳婦說,對陳冬則是報喜不報憂。
“我們家分工不同,陳冬媽負責帶孫子,我負責做飯。”回憶起往昔,陳樹林滿眼笑意,“兒子喜歡胡辣湯和鹵面,但是卻說,以后別再做了,我納悶為啥不讓做了,兒子說,看我做了就想吃,吃多了又有體重限制。”
推算到這次執(zhí)行任務長達半年,陳樹林說,“估計咱們吃月餅的時候,他應該還在執(zhí)行任務。”
孩子們心中的大明星
“‘大明星’來學校啦!”2024年5月21日一大早,這個消息在洛陽市第二高級中學不脛而走。
在高一(19)班,同學們齊刷刷地身穿白色襯衣、搭配黑白相間的領帶,每人課桌上平放著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雙手交疊正襟危坐,等著與“大明星”見面。
當天,洛陽市第二高級中學航天思政教育活動如期舉行,這次的主講人是該校知名校友——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特級航天員陳冬。活動的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讓大家期待已久。
“陳冬學長,您的高中生活是如何均衡學習和鍛煉身體的?”坐在第二排走道旁的汪可馨率先提問。
“我在高中學習和運動的比例大概是7:3,我會利用好業(yè)余時間自己做一些鍛煉,比如踢足球、打籃球。因為運動是釋放和減壓的一個方式,讓自己精力更集中,更快地投入到學習中。”走進教室的陳冬身著藍色航天員制服,面帶微笑,胸前佩戴的鑲有兩顆五角星的航天飛行榮譽標熠熠閃光。
陳冬寄語同學們,“任何沒有去過的地方都想去嘗試,這是非常好的態(tài)度。”
逐夢星辰的旅程是同學們的關注焦點,大家很想知道漫步地球之外是何種感受?
“外太空沒有地平線,從那里的視角看到的藍色星球和書本上的完全不一樣。可人類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星球中,再看看地球的背景,會覺得宇宙真的是太浩瀚了,人類非常的渺小。但渺小的同時,又感覺到人類非常的偉大,因為我們已經(jīng)飛上了太空,將來我們還要去更遠的地方。2030年,我們要去月球,后續(xù)還要飛出太陽系,希望將來看到同學們的身影出現(xiàn)在月球,出現(xiàn)在更遠、更深的太空。”
心向太空逐夢星辰
“您一直是我們心中的航天英雄和學習榜樣,我們?nèi)绾尾拍艹蔀橄衲粯拥暮教靻T呢?”2024年5月21日,在洛陽市第二高級中學在高一(20)班,祁明睿的發(fā)問代表了很多學生的心聲。
“成為航天員,首先要有過硬的文化知識,因為空間站是由十幾個大系統(tǒng)組成的,是我們國家科技含量最高的地方。其次要提高身體素質(zhì),因為肌肉在外太空會萎縮,人體的鈣質(zhì)會流失,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做大量的工作。最后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因為空間站只有我們教室一半的大小,三個人執(zhí)行任務的時間是180天,抬頭低頭就我們?nèi)恕!标惗幕卮饤l理清晰而又具體,同學們邊聽邊記。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陳冬執(zhí)行飛行任務乘坐的航天器,同學們比照著實物外觀做成了模型。看到自己乘坐過的“航天器”,陳冬興奮不已,簽上名字和日期以示紀念。
在互動現(xiàn)場,常芮銘同學對太空種子培育感到好奇,這一下聊到了陳冬的“興趣點”。
“如果讓我去星際旅行,問想要帶什么東西,我的回答就是種子。因為種子就相當于一個生命,我們把它帶到一個新的星球,可以孕育出新的生命。”陳冬說,從背后的科技含義來看,將種子帶到太空,經(jīng)過輻射、落地磁、微重力等作用,對種子的基因會產(chǎn)生一些變異,但經(jīng)過篩選,把突變后更優(yōu)質(zhì)的種子留下來,再經(jīng)過一代甚至幾代的篩選和培育,變成飯桌上的食物,比如,像一些太空玉米、辣椒、南瓜等,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量產(chǎn)。
作為洛陽人,陳冬自然對牡丹情有獨鐘。“我們洛陽最著名的就是牡丹,現(xiàn)在已培育出太空牡丹,這樣牡丹花期要長一些、顏色要更艷一些、味道更香一點,希望同學們將來有機會把自己喜歡的種子帶到太空做實驗。”陳冬笑著鼓勵同學們。(采寫:河南日報社洛陽分社,部分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 |
![]()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jīng)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4月24日17時17分發(fā)射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杰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陳冬執(zhí)行過神舟十一號、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時隔兩年再次擔任指令長。陳中瑞和王杰均來自于我國第三批航天員,是首次執(zhí)行飛行任務。其中,陳中瑞入選前是空軍飛行員;王杰入選前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空間技術(shù)研究院的工程師。
指令長 陳冬
航天員 陳中瑞
航天員 王杰
目前,任務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wěn)步推進,執(zhí)行此次發(fā)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即將加注推進劑,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將于中國航天日當天出征太空。
洛陽航天英雄陳冬再次出征,逐夢星辰大海。這個洛陽娃是怎樣一步步成長為優(yōu)秀的中國航天員的?記者帶您了解他成長的足跡。
從小立志當飛行員
“陳冬小時候性格低調(diào)內(nèi)斂,卻很有主見。報考軍校、成為飛行員一直是他的夢想。”在澗西區(qū)陳冬的家中,75歲的陳樹林提起兒子,滿是欣慰之情。
陳冬1978年12月出生在洛陽一個工人家庭,父親陳樹林是中鋁洛陽銅業(yè)有限公司(原洛陽銅加工廠)職工,哥哥比他大4歲。
在陳樹林眼里,愛運動、愛學習是陳冬兒時最大的特點。從小學開始,陳冬的母親黃焱就帶著孩子們每天外出打乒乓球、羽毛球,到了暑假,還領著孩子們?nèi)ヂ短煊境赜斡尽?/P>
“媽媽,飛機為什么能在天上飛?”小學二年級時,母親黃焱帶著陳冬外出,聽到空中傳來的引擎轟鳴,陳冬仰頭問道。
“因為有飛行員駕駛,就像我們在地面開車一樣。”黃焱回答道。
“將來,我也要當一名飛行員,在天上自由飛翔。”面對藍天,小陳冬一臉憧憬。
1996年11月,軍隊院校到陳冬所在的高中招收空軍飛行員,陳冬第一時間報名。歷經(jīng)3次體檢之后,1997年7月,陳冬參加了高考。8月初,他們接到軍隊院校的提前錄取的通知:陳冬以優(yōu)異成績?nèi)缭缚既胲娦!?/P>
2023年4月9日陳冬來到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 記者 吉小平 攝
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軍校畢業(yè)后,陳冬被分配到空軍某團,參加戰(zhàn)斗機飛行訓練。11年間,他累計安全飛行1500小時,2次榮立三等功。
2016年10月17日,陳冬與景海鵬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二號”的對接,成為洛陽“太空第一人”。
二度逐夢星辰大海
2021年,陳冬特地回到洛陽,在母校以“夢想的力量”為題開展了勵志報告會,站在講臺上,陳冬說:“夢想的力量往往超乎你的想象,只要你愿意,夢想就會為你加油!”
面對學生對太空之旅的好奇,陳冬有問必答。“在33天的太空之旅結(jié)束后,我的個子長了4厘米,體重減了5公斤,還從單眼皮變成了雙眼皮。”針對學生提問太空之旅后身體的變化,陳冬笑著回應。
陳冬回憶,在訓練中,他曾三天三夜不睡覺。這是為了訓練航天員在狹小環(huán)境中的心理適應性,訓練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為考驗大家,每名航天員身邊都放了床,但沒有一個人去睡。
對于這6年的艱苦磨礪,陳冬說,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內(nèi)心的堅定能戰(zhàn)勝身體的不適。在他眼中,運動是減壓的最好方式,大汗淋漓后沖個熱水澡,會讓他瞬間釋放掉所有壓力。
他激勵大家:“拼搏的道路才最壯美,最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跡。”
曾接受記者專訪,磨煉多年終飛天,陳冬謙虛地說“上天眷顧”。
父母眼中的兒子
“第一次執(zhí)行任務,駐留那33天,心一直揪著。但這次,兒子的自信夯實了我的底氣。”2022年6月4日,在洛陽市澗西區(qū)陳冬的家中,陳樹林老人提起兒子,滿是驕傲,“看到官方宣布,兒子是這次的指令長,任務還比較重,剛開始比較忐忑,但是看到兒子信心滿滿的狀態(tài),我們也就放心了。”
和“陳冬擔任指令長”一同上熱搜的,是“陳冬說自己是檢查作業(yè)的爸爸回來了”。
原來,陳冬的孩子也想上太空,他對孩子們說:“這次沒票了,等你們長大得自己爭取。但這次我給你們留一項作業(yè)——你們?yōu)槭裁聪肷咸眨先ブ笙敫墒裁矗炕貋碇笪覇枂柲銈儭!?/P>
面對這次太空出征,陳樹林夫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要檢查兒子的作業(yè),我要檢查他(陳冬)的作業(yè)。”陳冬母親黃焱希望兒子陳冬在空間站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到空間站上,“他是指令長,責任重大。”
在陳樹林眼中,兒子陳冬是一枚妥妥的學霸。陳樹林提起兒子,滿是驕傲和欣慰:“陳冬小時候性格比較內(nèi)斂,非常獨立有主見。”陳樹林告訴記者,幼年陳冬愛運動、愛讀書,沒咋讓家里人操過心。
2023年4月9日陳冬來到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 記者 吉小平 攝
“孩子,這是你第二次執(zhí)行飛天任務,也是首次承擔指令長這一重要的使命,爸爸為你感到自豪。”陳樹林說,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作為航天員的家人,欣喜之余,深感責任重大。希望陳冬再接再厲,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再立新功。
“遨游太空是陳冬一直以來的夢想。為此,他多年如一日,全力以赴投入嚴格的訓練。”陳冬的母親黃焱說,作為母親,她支持孩子實現(xiàn)人生夢想,希望陳冬圓滿完成祖國和人民交付的使命,全家人都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做他堅強的后盾。
黃焱說:“看到兒子信心滿滿,我非常欣慰,希望他能不負期待,再次出征,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雖然常常思念兒子,但陳樹林夫婦也不太想給兒子“添麻煩”。“不想耽誤他工作,不讓他分心。”陳樹林告訴記者,平時真遇到什么事,也會選擇跟兒媳婦說,對陳冬則是報喜不報憂。
“我們家分工不同,陳冬媽負責帶孫子,我負責做飯。”回憶起往昔,陳樹林滿眼笑意,“兒子喜歡胡辣湯和鹵面,但是卻說,以后別再做了,我納悶為啥不讓做了,兒子說,看我做了就想吃,吃多了又有體重限制。”
推算到這次執(zhí)行任務長達半年,陳樹林說,“估計咱們吃月餅的時候,他應該還在執(zhí)行任務。”
孩子們心中的大明星
“‘大明星’來學校啦!”2024年5月21日一大早,這個消息在洛陽市第二高級中學不脛而走。
在高一(19)班,同學們齊刷刷地身穿白色襯衣、搭配黑白相間的領帶,每人課桌上平放著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雙手交疊正襟危坐,等著與“大明星”見面。
當天,洛陽市第二高級中學航天思政教育活動如期舉行,這次的主講人是該校知名校友——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特級航天員陳冬。活動的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讓大家期待已久。
“陳冬學長,您的高中生活是如何均衡學習和鍛煉身體的?”坐在第二排走道旁的汪可馨率先提問。
“我在高中學習和運動的比例大概是7:3,我會利用好業(yè)余時間自己做一些鍛煉,比如踢足球、打籃球。因為運動是釋放和減壓的一個方式,讓自己精力更集中,更快地投入到學習中。”走進教室的陳冬身著藍色航天員制服,面帶微笑,胸前佩戴的鑲有兩顆五角星的航天飛行榮譽標熠熠閃光。
陳冬寄語同學們,“任何沒有去過的地方都想去嘗試,這是非常好的態(tài)度。”
逐夢星辰的旅程是同學們的關注焦點,大家很想知道漫步地球之外是何種感受?
“外太空沒有地平線,從那里的視角看到的藍色星球和書本上的完全不一樣。可人類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星球中,再看看地球的背景,會覺得宇宙真的是太浩瀚了,人類非常的渺小。但渺小的同時,又感覺到人類非常的偉大,因為我們已經(jīng)飛上了太空,將來我們還要去更遠的地方。2030年,我們要去月球,后續(xù)還要飛出太陽系,希望將來看到同學們的身影出現(xiàn)在月球,出現(xiàn)在更遠、更深的太空。”
心向太空逐夢星辰
“您一直是我們心中的航天英雄和學習榜樣,我們?nèi)绾尾拍艹蔀橄衲粯拥暮教靻T呢?”2024年5月21日,在洛陽市第二高級中學在高一(20)班,祁明睿的發(fā)問代表了很多學生的心聲。
“成為航天員,首先要有過硬的文化知識,因為空間站是由十幾個大系統(tǒng)組成的,是我們國家科技含量最高的地方。其次要提高身體素質(zhì),因為肌肉在外太空會萎縮,人體的鈣質(zhì)會流失,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做大量的工作。最后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因為空間站只有我們教室一半的大小,三個人執(zhí)行任務的時間是180天,抬頭低頭就我們?nèi)恕!标惗幕卮饤l理清晰而又具體,同學們邊聽邊記。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陳冬執(zhí)行飛行任務乘坐的航天器,同學們比照著實物外觀做成了模型。看到自己乘坐過的“航天器”,陳冬興奮不已,簽上名字和日期以示紀念。
在互動現(xiàn)場,常芮銘同學對太空種子培育感到好奇,這一下聊到了陳冬的“興趣點”。
“如果讓我去星際旅行,問想要帶什么東西,我的回答就是種子。因為種子就相當于一個生命,我們把它帶到一個新的星球,可以孕育出新的生命。”陳冬說,從背后的科技含義來看,將種子帶到太空,經(jīng)過輻射、落地磁、微重力等作用,對種子的基因會產(chǎn)生一些變異,但經(jīng)過篩選,把突變后更優(yōu)質(zhì)的種子留下來,再經(jīng)過一代甚至幾代的篩選和培育,變成飯桌上的食物,比如,像一些太空玉米、辣椒、南瓜等,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量產(chǎn)。
作為洛陽人,陳冬自然對牡丹情有獨鐘。“我們洛陽最著名的就是牡丹,現(xiàn)在已培育出太空牡丹,這樣牡丹花期要長一些、顏色要更艷一些、味道更香一點,希望同學們將來有機會把自己喜歡的種子帶到太空做實驗。”陳冬笑著鼓勵同學們。(采寫:河南日報社洛陽分社,部分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