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周口中心港貨運繁忙。王天定 攝
圖①周口港自動化設備正在裝卸貨物。周口市港航管理局供圖
圖②在小集及周邊地區原有土地上,一座一流的現代化港口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張昆鵬 攝
圖③工人正在加緊施工。張昆鵬 攝
□本報記者 方化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時珍 本報通訊員 徐啟峰
核心提示
小集,這個位于沙潁河南岸,因對岸新站鎮集市興旺而得名的村莊。在20世紀80年代,曾借助國道發展商業,熱鬧非凡。2024年,我省內河航運“11246”工程的龍頭項目——周口港中心作業區,選址落定在小集及周邊區域。小集因此被拆。雖然村莊不復存在,但全省第一個現代化百萬級專用集裝箱碼頭正在這里拔地而起。小集的消失,正在見證一座港城的崛起,一條黃金航道的誕生。
1 消失的小集
每次騎車路過商水縣黃寨鎮小集村,曾照合總不由自主地望向自己的老宅,如今它在一堆瓦礫里。2024年年初,因為建設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小集村啟動拆遷,整個村莊住宅如今十不剩一。
“3月初,小集入村門樓被拆掉,村子失去最后的地標建筑,外人認不出來了!痹蘸辖衲60歲,是小集村的會計,對于即將消逝的故鄉,心中滿是眷戀與不舍。
小集的命運,始終與水陸交織。它靜臥在沙潁河南岸,與河北岸的淮陽新站鎮隔河相望。歷史上,新站鎮商業繁榮,集市興旺,四方商賈云集于此。因此,南岸村民有“過河趕大集,不過河逛小集”的說法,久而久之,此地便有了小集之名。
20世紀80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人均僅6分地的小集人并未局限于農事耕作,而是借穿村而過的329國道,搞起運輸、辦起工廠、開起飯店。每當夜幕降臨時,五彩斑斕的霓虹燈照亮整個村莊,南來北往的車輛在此停留歇腳,小集一時間成為遠近聞名的熱鬧之地。
2024年,周口港中心作業區的建設按下快進鍵,規劃將其打造為中原出海新通道的核心樞紐,全省第一個現代化百萬級專用集裝箱碼頭的選址,最終落定在小集村及周邊區域。
短短數月,1425棟建筑被夷為平地,2677畝土地順利完成騰挪,小集村原本的632戶村民,僅剩下48戶留守。在推土機的陣陣轟鳴聲中,曾經人頭攢動的渡口、煙火氣十足的街巷,都在逐漸消失。
作為村干部,曾照合積極響應上級號召,以身作則帶頭拆遷,是最早一批搬離老宅的人。如今,村莊已然面目全非,他帶著家人租住在十幾公里外的一套民房里。但他還要時不時地騎著三輪車到村里看看,處理一些后續的相關事宜。
“故土難舍,親情難忘,村子被拆了,就像血脈被割斷了。”曾照合感慨道,以往春節,村民們走家串戶、相互拜年,很是熱鬧,今年冷清了很多,讓他一時有點難以適應。
時代的浪潮席卷而來,難免會沖刷掉一些舊日的痕跡。小集的消失,是河南省實現通江達海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作為中原地區至關重要的內河港口,周口港肩負著“豫貨出海”的戰略使命。
那么,在小集村及周邊土地上,將要拔地而起的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對全省內河航運到底意味著什么?
2024年,周口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6.3萬標箱,在全國內河港口中名列前茅。一旦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建成投用,目前這個吞吐量,只是該碼頭滿負荷運量的1/6。屆時,周口港作為內河大港的地位將進一步得到穩固,必然會成為連接長三角、輻射中西部地區的重要水運樞紐。小集的付出,換來的是中原經濟與全球市場更為緊密的聯系,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處于巨大變革之中的小集村,老一輩人眷戀故土、安土重遷,年輕人則滿懷熱情,積極在村莊向碼頭轉變的過程中,探尋發展的機遇。商水縣黃寨鎮宣傳委員周大勇介紹,隨著周口市港口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臨港偏好型產業相繼落地,為當地帶來了大量可觀的就業崗位。
小集村人素有生意頭腦,除了已在企業謀到工作崗位的人,現有不少村民正在謀劃,未來在港口周邊做買賣、開飯店、跑運輸……
“當年我們靠國道賺錢,未來何嘗不能靠碼頭致富?”一位小集村村民滿懷期待地說,他們相信,一切事在人為!
2 崛起的港城
作為我省內河航運“11246”工程的龍頭項目,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從開工建設起就備受關注,小集村人更是翹首以盼。如今,它的建設進度如何?何時能夠投入使用呢?
4月8日,記者從周口市港航管理局獲悉,截至3月底,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工程(一期)已完成投資5.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35.33%,順利實現“開門紅”。該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21.8億元,占總投資計劃的54.78%。
眼下,新建大堤已完成,指揮中心辦公樓二次結構已完工,碼頭工程進度已過半。
“5月底,完成前三個泊位建設。預計9月底,碼頭區域全部完工。”據該項目部負責人介紹,他們正搶抓春季施工黃金期,全力推進港池開挖、堆場回填、強夯降水等工作。截至目前,港池土方開挖量達42.42萬立方米,輔建區及堆場土方回填13.09萬立方米;軌道梁PHC管樁施工完成2506根,軌道梁澆筑完成3452米;輔建區及道路堆場國道以北區域的強夯降水施工已完成。
按照規劃,周口中心港要形成以中心作業區、范營作業區為主體,以潘樓港點、楊樓港點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兩區兩點、港產城協調、河海聯動”總體發展格局,共規劃生產性泊位72個,年綜合通過能力2941萬噸。
其中,中心作業區設計建設22個2000噸級泊位,年綜合通過能力176萬標箱,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13個泊位,二期建設9個泊位。
肩負著“立足國內、服務西北、面向世界”的歷史使命,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將主要承擔集裝箱裝卸工作,能滿足千噸級大型船只快速通行裝卸,為中原和西北地區集裝箱貨物提供專業化運輸服務。
“按現在的工程建設進度,周口港中心港區中心作業區工程(一期)將于今年年底具備開港運營條件!敝芸谑懈酆焦芾砭窒嚓P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投入運營后,必將給周口乃至全省帶來多式聯運新優勢,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近年來,周口市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航運條件,立足“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的發展定位,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優兩高、促兩航”戰略,積極構建以周口中心港為龍頭的“1+9”港口體系,大力發展內河航運,打造“公鐵水空”多式聯運樞紐,做強臨港經濟,奮力建設國家區域中心港口城市。
經過多年的發展,周口市已累計建成劉灣、劉集、益海嘉里等8個規模性港口,97個泊位,開通了18條國內集裝箱航線、14條國際集裝箱航線,真正實現了通江達海。
2024年,周口港航運貨物吞吐量達5205萬噸,同比增長27.5%,在全省占比超過87%。如今,周口港已成為河南省乃至淮河流域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內河港口。
一港通達,興起一域經濟。依托港口優勢,越來越多的臨港偏好型企業與周口臨港開發區“牽手”,引來優質項目頻頻落地。周口臨港開發區培育形成了“生物經濟、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現代臨港物流”四大臨港偏好型產業,引進了益海嘉里、娃哈哈、鑫豐生物、河南鋼鐵集團等知名企業,高質量發展呈現出“追趕提速、質效雙升”的良好態勢。
3 升級的航運
新春伊始,周口就迎來重大利好消息。
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調整方案》,周口晉升為全國37個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之一,成為“國家隊”一員。
周口是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連接晉陜寧等中西部腹地的重要支點。江淮運河正式通航后,周口到蕪湖航道距離縮短了約400公里,沙潁河—淮河—江淮運河,成為一條大致呈南北走向的“黃金水道”。
此次周口晉升“國家隊”,好風借力,將促進內河航運“龍頭”高昂,進一步加快釋放多式聯運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港航基礎設施,提高物流運轉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為中原乃至全國客戶提供更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
如果說,星羅棋布的內河港口是一個個“穴位”,那么縱橫蜿蜒的航道就是航運的經脈。發展內河航運,航道至關重要。
近日,沙潁河流域通航再傳捷報。3月30日,兩艘500噸級試航船舶,從沙河漯河市軍李船閘出發,歷時3小時平穩停靠在平頂山港南港區碼頭,成功完成河道試航任務。全程航道水深穩定在2.4米以上,新布設的航道岸標、橋標、浮標、水尺使用正常。
就在同一天晚上,我省首艘千噸級新能源智能貨船“豫交投001”號,緩緩駛入河南境內,停泊在周口港沈丘作業區進行設備調試。這標志著河南省內河航運向綠色化、智能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豫交投001”號是什么來頭?據悉,它是河南交投港航有限公司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嚴新平院士團隊及多家航運頭部企業和科研機構,歷經艱辛的鉆研與拼搏,共同孕育出的“智慧結晶”。
作為科研項目《河南省沙潁河航道智能綠色航運裝備研發與管控模式示范應用》的核心載體,“豫交投001”號的成功入豫,標志著河南省內河航運正式踏入綠色化、智能化的嶄新時代,也為探索交通運輸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注入了“智慧基因”。
“3月19日,‘豫交投001’號從杭州啟航,歷經11天的航程,已在錢塘江、長江、洪澤湖、淮河和沙潁河上順利完成了自主航行功能測試,現在正?吭谥芸诟凵蚯鹱鳂I區進行設備調試!焙幽辖煌陡酆接邢薰炯夹g人員介紹。
待設備調試完成后,“豫交投001”號將在平頂山—漯河—周口航線上,反復開展有人監督下的自主航行、遠程駕控載貨測試及功能驗證。且在未來承擔沙潁河航運運營任務過程中,“豫交投001”號還將帶來一系列創新實踐,開創內河航運的新變革。
放眼全省,綠色化、智能化已成為河南內河航運的必由之路。春水之畔,沙潁河航運信息中心進入內外裝修,智能化的岸橋正在加緊建設,沙潁河航道“四升三”工程加快推進……
消失的小集,正在見證一座港城的崛起,一條黃金航道的誕生。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周口中心港貨運繁忙。王天定 攝
圖①周口港自動化設備正在裝卸貨物。周口市港航管理局供圖
圖②在小集及周邊地區原有土地上,一座一流的現代化港口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張昆鵬 攝
圖③工人正在加緊施工。張昆鵬 攝
□本報記者 方化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時珍 本報通訊員 徐啟峰
核心提示
小集,這個位于沙潁河南岸,因對岸新站鎮集市興旺而得名的村莊。在20世紀80年代,曾借助國道發展商業,熱鬧非凡。2024年,我省內河航運“11246”工程的龍頭項目——周口港中心作業區,選址落定在小集及周邊區域。小集因此被拆。雖然村莊不復存在,但全省第一個現代化百萬級專用集裝箱碼頭正在這里拔地而起。小集的消失,正在見證一座港城的崛起,一條黃金航道的誕生。
1 消失的小集
每次騎車路過商水縣黃寨鎮小集村,曾照合總不由自主地望向自己的老宅,如今它在一堆瓦礫里。2024年年初,因為建設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小集村啟動拆遷,整個村莊住宅如今十不剩一。
“3月初,小集入村門樓被拆掉,村子失去最后的地標建筑,外人認不出來了。”曾照合今年60歲,是小集村的會計,對于即將消逝的故鄉,心中滿是眷戀與不舍。
小集的命運,始終與水陸交織。它靜臥在沙潁河南岸,與河北岸的淮陽新站鎮隔河相望。歷史上,新站鎮商業繁榮,集市興旺,四方商賈云集于此。因此,南岸村民有“過河趕大集,不過河逛小集”的說法,久而久之,此地便有了小集之名。
20世紀80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人均僅6分地的小集人并未局限于農事耕作,而是借穿村而過的329國道,搞起運輸、辦起工廠、開起飯店。每當夜幕降臨時,五彩斑斕的霓虹燈照亮整個村莊,南來北往的車輛在此停留歇腳,小集一時間成為遠近聞名的熱鬧之地。
2024年,周口港中心作業區的建設按下快進鍵,規劃將其打造為中原出海新通道的核心樞紐,全省第一個現代化百萬級專用集裝箱碼頭的選址,最終落定在小集村及周邊區域。
短短數月,1425棟建筑被夷為平地,2677畝土地順利完成騰挪,小集村原本的632戶村民,僅剩下48戶留守。在推土機的陣陣轟鳴聲中,曾經人頭攢動的渡口、煙火氣十足的街巷,都在逐漸消失。
作為村干部,曾照合積極響應上級號召,以身作則帶頭拆遷,是最早一批搬離老宅的人。如今,村莊已然面目全非,他帶著家人租住在十幾公里外的一套民房里。但他還要時不時地騎著三輪車到村里看看,處理一些后續的相關事宜。
“故土難舍,親情難忘,村子被拆了,就像血脈被割斷了。”曾照合感慨道,以往春節,村民們走家串戶、相互拜年,很是熱鬧,今年冷清了很多,讓他一時有點難以適應。
時代的浪潮席卷而來,難免會沖刷掉一些舊日的痕跡。小集的消失,是河南省實現通江達海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作為中原地區至關重要的內河港口,周口港肩負著“豫貨出!钡膽鹇允姑
那么,在小集村及周邊土地上,將要拔地而起的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對全省內河航運到底意味著什么?
2024年,周口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6.3萬標箱,在全國內河港口中名列前茅。一旦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建成投用,目前這個吞吐量,只是該碼頭滿負荷運量的1/6。屆時,周口港作為內河大港的地位將進一步得到穩固,必然會成為連接長三角、輻射中西部地區的重要水運樞紐。小集的付出,換來的是中原經濟與全球市場更為緊密的聯系,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處于巨大變革之中的小集村,老一輩人眷戀故土、安土重遷,年輕人則滿懷熱情,積極在村莊向碼頭轉變的過程中,探尋發展的機遇。商水縣黃寨鎮宣傳委員周大勇介紹,隨著周口市港口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臨港偏好型產業相繼落地,為當地帶來了大量可觀的就業崗位。
小集村人素有生意頭腦,除了已在企業謀到工作崗位的人,現有不少村民正在謀劃,未來在港口周邊做買賣、開飯店、跑運輸……
“當年我們靠國道賺錢,未來何嘗不能靠碼頭致富?”一位小集村村民滿懷期待地說,他們相信,一切事在人為!
2 崛起的港城
作為我省內河航運“11246”工程的龍頭項目,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從開工建設起就備受關注,小集村人更是翹首以盼。如今,它的建設進度如何?何時能夠投入使用呢?
4月8日,記者從周口市港航管理局獲悉,截至3月底,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工程(一期)已完成投資5.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35.33%,順利實現“開門紅”。該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21.8億元,占總投資計劃的54.78%。
眼下,新建大堤已完成,指揮中心辦公樓二次結構已完工,碼頭工程進度已過半。
“5月底,完成前三個泊位建設。預計9月底,碼頭區域全部完工!睋擁椖坎控撠熑私榻B,他們正搶抓春季施工黃金期,全力推進港池開挖、堆場回填、強夯降水等工作。截至目前,港池土方開挖量達42.42萬立方米,輔建區及堆場土方回填13.09萬立方米;軌道梁PHC管樁施工完成2506根,軌道梁澆筑完成3452米;輔建區及道路堆場國道以北區域的強夯降水施工已完成。
按照規劃,周口中心港要形成以中心作業區、范營作業區為主體,以潘樓港點、楊樓港點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兩區兩點、港產城協調、河海聯動”總體發展格局,共規劃生產性泊位72個,年綜合通過能力2941萬噸。
其中,中心作業區設計建設22個2000噸級泊位,年綜合通過能力176萬標箱,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13個泊位,二期建設9個泊位。
肩負著“立足國內、服務西北、面向世界”的歷史使命,周口港中心作業區將主要承擔集裝箱裝卸工作,能滿足千噸級大型船只快速通行裝卸,為中原和西北地區集裝箱貨物提供專業化運輸服務。
“按現在的工程建設進度,周口港中心港區中心作業區工程(一期)將于今年年底具備開港運營條件!敝芸谑懈酆焦芾砭窒嚓P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投入運營后,必將給周口乃至全省帶來多式聯運新優勢,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近年來,周口市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航運條件,立足“臨港新城、開放前沿”的發展定位,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優兩高、促兩航”戰略,積極構建以周口中心港為龍頭的“1+9”港口體系,大力發展內河航運,打造“公鐵水空”多式聯運樞紐,做強臨港經濟,奮力建設國家區域中心港口城市。
經過多年的發展,周口市已累計建成劉灣、劉集、益海嘉里等8個規模性港口,97個泊位,開通了18條國內集裝箱航線、14條國際集裝箱航線,真正實現了通江達海。
2024年,周口港航運貨物吞吐量達5205萬噸,同比增長27.5%,在全省占比超過87%。如今,周口港已成為河南省乃至淮河流域規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強的內河港口。
一港通達,興起一域經濟。依托港口優勢,越來越多的臨港偏好型企業與周口臨港開發區“牽手”,引來優質項目頻頻落地。周口臨港開發區培育形成了“生物經濟、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現代臨港物流”四大臨港偏好型產業,引進了益海嘉里、娃哈哈、鑫豐生物、河南鋼鐵集團等知名企業,高質量發展呈現出“追趕提速、質效雙升”的良好態勢。
3 升級的航運
新春伊始,周口就迎來重大利好消息。
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調整方案》,周口晉升為全國37個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之一,成為“國家隊”一員。
周口是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連接晉陜寧等中西部腹地的重要支點。江淮運河正式通航后,周口到蕪湖航道距離縮短了約400公里,沙潁河—淮河—江淮運河,成為一條大致呈南北走向的“黃金水道”。
此次周口晉升“國家隊”,好風借力,將促進內河航運“龍頭”高昂,進一步加快釋放多式聯運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港航基礎設施,提高物流運轉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為中原乃至全國客戶提供更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
如果說,星羅棋布的內河港口是一個個“穴位”,那么縱橫蜿蜒的航道就是航運的經脈。發展內河航運,航道至關重要。
近日,沙潁河流域通航再傳捷報。3月30日,兩艘500噸級試航船舶,從沙河漯河市軍李船閘出發,歷時3小時平穩?吭谄巾斏礁勰细蹍^碼頭,成功完成河道試航任務。全程航道水深穩定在2.4米以上,新布設的航道岸標、橋標、浮標、水尺使用正常。
就在同一天晚上,我省首艘千噸級新能源智能貨船“豫交投001”號,緩緩駛入河南境內,停泊在周口港沈丘作業區進行設備調試。這標志著河南省內河航運向綠色化、智能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豫交投001”號是什么來頭?據悉,它是河南交投港航有限公司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嚴新平院士團隊及多家航運頭部企業和科研機構,歷經艱辛的鉆研與拼搏,共同孕育出的“智慧結晶”。
作為科研項目《河南省沙潁河航道智能綠色航運裝備研發與管控模式示范應用》的核心載體,“豫交投001”號的成功入豫,標志著河南省內河航運正式踏入綠色化、智能化的嶄新時代,也為探索交通運輸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注入了“智慧基因”。
“3月19日,‘豫交投001’號從杭州啟航,歷經11天的航程,已在錢塘江、長江、洪澤湖、淮河和沙潁河上順利完成了自主航行功能測試,現在正?吭谥芸诟凵蚯鹱鳂I區進行設備調試。”河南交投港航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介紹。
待設備調試完成后,“豫交投001”號將在平頂山—漯河—周口航線上,反復開展有人監督下的自主航行、遠程駕控載貨測試及功能驗證。且在未來承擔沙潁河航運運營任務過程中,“豫交投001”號還將帶來一系列創新實踐,開創內河航運的新變革。
放眼全省,綠色化、智能化已成為河南內河航運的必由之路。春水之畔,沙潁河航運信息中心進入內外裝修,智能化的岸橋正在加緊建設,沙潁河航道“四升三”工程加快推進……
消失的小集,正在見證一座港城的崛起,一條黃金航道的誕生。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