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我們村老年食堂飯菜可口,今年還規劃了‘共享菜園’,可以認領一塊地,我已經報名了。”4月14日,在修武縣韓莊村老年食堂,老黨員郭子義說。
老黨員的點贊,折射出修武縣創新實施“341工作法”帶來的治理成效。這套以黨建為圓心、機制為半徑、民生為弧度的治理體系,正在繪就基層高效能治理“同心圓”。
三張清單明晰高效能治理“脈絡圖”
面對基層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點多、線長、面廣現狀,修武縣堅持以重點工作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提升,創新建立“優勢出彩、重點質效、短板提升”三張清單,推動資源集中、力量聚焦、難題攻堅,實現基層治理精準高效。
在基層高效能治理專班協調會上,縣民政局將大力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列入重點質效清單:創新多元助餐服務模式,在全縣已建成的49個老年助餐點中重點培育提升5個,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暖心飯”。
三張清單將“四格五制”“三聯三促”等經驗做法納入優勢清單推廣,把重點任務分解量化,特別是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專項提升機制,真正實現治理資源精準投放,使“干部圍著群眾轉、服務跟著需求走”成為修武基層治理新常態。
四項機制開啟高效能治理“動力閥”
“以前這兒是荒地,鐵皮圍擋影響視線。現在建成了‘口袋公園’,我每天都來鍛煉。”家住縣城泰怡家園小區的張芳開心地說。
這一變化,道出群眾對修武縣創新“四聯”機制推進基層高效能治理的直觀感受。
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城區邊角地閑置、環境臟亂問題,修武縣啟動“閉環聯動”機制:縣領導領銜成立工作專班,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和城關鎮牽頭聯動,全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建設前期,城關鎮組織網格員深入收集民意,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按需設計規劃,實現民情聯治。建設中,專班通過“周例會+半月調度+月研判”制度,協調解決管線、資金等難題,各單位合力攻堅,推動項目建設順利進行。為民路口已建成的2處“口袋公園”,受到群眾的連連點贊,成為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通過構建閉環聯動、民情聯治、難題聯解、雙向聯評“四項機制”,背街小巷整治、農村道路擴寬、天然氣入戶擴面等群眾身邊的關鍵實事得到解決,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一體保障鍛造高效能治理“生力軍”
“現在有機制撐腰、有平臺賦能,干工作更有章法了。”郇封鎮大位村黨支部書記崔磊磊參加基層治理培訓的感言,道出了“341工作法”的核心動能。
該縣推行《關于激勵黨員干部在基層高效能治理中擔當作為的保障措施》,構建“政治關愛+工作關心+生活關懷”保障體系,設置“案例模擬+實踐教學”基層治理課程,讓3800余名干部練就“十八般武藝”。
更讓基層干部暖心的是“減負增效”帶來的改變:編好用好鄉鎮履職事項清單,進一步明晰鄉鎮職責,為干部建立“暖心檔案”,協調解決基層骨干子女就學、就醫、就業等問題23件,干部隊伍擔當作為勁頭越來越足。
如今的修武縣,2.3萬戶民情檔案實現精準畫像,鄉賢議事會在194個村(社區)扎根,黨員義工奔走在“15分鐘服務響應圈”,這里正用黨建“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勾勒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高效能治理新圖景。
(記者 寧江東 通訊員 周 芳)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王建新 |
編 輯:趙銀岷 |
校 對:王經東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我們村老年食堂飯菜可口,今年還規劃了‘共享菜園’,可以認領一塊地,我已經報名了。”4月14日,在修武縣韓莊村老年食堂,老黨員郭子義說。
老黨員的點贊,折射出修武縣創新實施“341工作法”帶來的治理成效。這套以黨建為圓心、機制為半徑、民生為弧度的治理體系,正在繪就基層高效能治理“同心圓”。
三張清單明晰高效能治理“脈絡圖”
面對基層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點多、線長、面廣現狀,修武縣堅持以重點工作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提升,創新建立“優勢出彩、重點質效、短板提升”三張清單,推動資源集中、力量聚焦、難題攻堅,實現基層治理精準高效。
在基層高效能治理專班協調會上,縣民政局將大力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列入重點質效清單:創新多元助餐服務模式,在全縣已建成的49個老年助餐點中重點培育提升5個,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暖心飯”。
三張清單將“四格五制”“三聯三促”等經驗做法納入優勢清單推廣,把重點任務分解量化,特別是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專項提升機制,真正實現治理資源精準投放,使“干部圍著群眾轉、服務跟著需求走”成為修武基層治理新常態。
四項機制開啟高效能治理“動力閥”
“以前這兒是荒地,鐵皮圍擋影響視線。現在建成了‘口袋公園’,我每天都來鍛煉。”家住縣城泰怡家園小區的張芳開心地說。
這一變化,道出群眾對修武縣創新“四聯”機制推進基層高效能治理的直觀感受。
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城區邊角地閑置、環境臟亂問題,修武縣啟動“閉環聯動”機制:縣領導領銜成立工作專班,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和城關鎮牽頭聯動,全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建設前期,城關鎮組織網格員深入收集民意,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按需設計規劃,實現民情聯治。建設中,專班通過“周例會+半月調度+月研判”制度,協調解決管線、資金等難題,各單位合力攻堅,推動項目建設順利進行。為民路口已建成的2處“口袋公園”,受到群眾的連連點贊,成為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通過構建閉環聯動、民情聯治、難題聯解、雙向聯評“四項機制”,背街小巷整治、農村道路擴寬、天然氣入戶擴面等群眾身邊的關鍵實事得到解決,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一體保障鍛造高效能治理“生力軍”
“現在有機制撐腰、有平臺賦能,干工作更有章法了。”郇封鎮大位村黨支部書記崔磊磊參加基層治理培訓的感言,道出了“341工作法”的核心動能。
該縣推行《關于激勵黨員干部在基層高效能治理中擔當作為的保障措施》,構建“政治關愛+工作關心+生活關懷”保障體系,設置“案例模擬+實踐教學”基層治理課程,讓3800余名干部練就“十八般武藝”。
更讓基層干部暖心的是“減負增效”帶來的改變:編好用好鄉鎮履職事項清單,進一步明晰鄉鎮職責,為干部建立“暖心檔案”,協調解決基層骨干子女就學、就醫、就業等問題23件,干部隊伍擔當作為勁頭越來越足。
如今的修武縣,2.3萬戶民情檔案實現精準畫像,鄉賢議事會在194個村(社區)扎根,黨員義工奔走在“15分鐘服務響應圈”,這里正用黨建“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勾勒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高效能治理新圖景。
(記者 寧江東 通訊員 周 芳)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王建新 |
編 輯:趙銀岷 |
校 對:王經東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