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立軍
新聞中心首頁
1995年7月19日晚上,下了班,領導把我們幾個人大機關的筆桿子留下來,要求一起起草一個市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文本。
一般市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文本都很簡單,就是批準什么事就行了,這個決定領導卻非常重視。原來,正在召開的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了《焦作市城市總體規劃》修訂情況的匯報,這次修訂提出了五個組團式的城市格局,重點是以原修武縣李萬鄉為中心,建設李萬組團,加快城市向南發展。但是,審議過程中,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建設李萬組團、發展新城區是百年大計,但是政府的規劃實施方案對大沙河防洪工作重視不夠,先開工建設新區,再修筑大沙河大堤存在危險。休會后,領導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意見,組織我們重新起草這個決定文本,目的是要給政府“提個醒”。
為了起草好這個決定文本,我們專門找來水利專家,詳細了解大沙河的情況。大沙河是衛河的上游,是焦作城區附近最重要的河流,也可以說是焦作的母親河。它從城市西北的太行山中向南流出,到城市西南拐了個彎,在李萬組團南面由西向東橫穿而過。焦作城區地勢北高南低,李萬一帶比主城區低很多,加上大沙河平時水量很小,過去認為對城市構不成威脅,所以這一段南岸有堤,北岸無堤。但如果遇上暴雨山洪,市區附近的洪水都會匯聚到大沙河,大水漫灘而流,歷史記錄的流量達每秒一千多個立方米,李萬附近地帶就會被淹沒。在這里建設新城區,大沙河會是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經過字斟句酌、反復推敲,我們起草的決定文本總共四百多字,在原則上通過城市總體規劃修訂方案的同時,對規劃的實施工作提出了五條意見。最關鍵的問題我們放在了第三條:“李萬組團的建設要做出具體的建設規劃,特別重視防洪問題,市政府擬定的防洪排澇措施,要切實付諸實施。”為了及時審閱這個決定文本,常委會主任和我們一起加班到凌晨。
第二天,常委會組成人員全票通過了這個決定。這個決定雖然措辭婉轉,卻表現了市人大常委會的鮮明態度,強調新區建設應當防洪優先。政府當即執行這個決定,暫停了李萬組團的有關工程,但不少人持不同意見。那個時期,正是改革開放紅利充分顯現的時期,很多人被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沖昏頭腦,缺少居安思危的意識,有政府部門的同志私下里講:“大沙河那條小河溝,能發多大洪水。人大一紙決定,讓新區建設停了下來。現在形勢這么好,太求穩會喪失發展機遇。”
事情總能在偶然與必然間迅速切換。就在第二年(1996年)夏天,一場暴雨引發大沙河洪水,李萬附近被淹,新城區已經動工的三條道路都被大水沖壞。事實面前,雜音徹底消失,認識空前統一,全市上下一起努力,歷時兩年多建成了寬闊宏偉的大沙河北岸大堤,實現了大沙河從此歲歲安瀾。期間,市人大常委會不斷通過聽取工作報告、實地視察調研等形式開展監督,保證了大堤建設的進度和質量。
有了這個大堤的拱衛,李萬組團一座座樓房、廠房拔地而起,企業和居民不斷入駐,逐步和其他城區連成一片,發展成為焦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承載起焦作的現在和未來。
進入新時代,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理念指引下,焦作人又發現了這條河的生態價值,大力實施生態治理工程,沿著大沙河建設起長十二公里、寬一公里的城市生態公園。已經獲得地方立法權的市人大常委會及時跟進,于2021年年底出臺了《焦作市大沙河保護條例》,用法治利器護佑大沙河。
隨著地方立法探索進一步深入,為了促進大沙河長治久安,2023年10月,市人大常委會再次出手,與其他四市人大開展衛河流域協同立法,出臺了《關于加強衛河(大沙河)協同保護的決定》,構建協同治理長效機制,為實現衛河流域保護的共治共管共贏提供法治保障。作為河南省首次區域協同立法,這項工作被評為河南省2023年度出彩工作。
如今,漫步大沙河大堤,佳木成蔭、花草幽香,錦鱗沉浮、水鳥翔集,扶老攜幼、游人如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鋪陳延展。從一條荒河、澇河、害河,到今天的生態河、美麗河、幸福河,這條河三十年來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蝶變。在這華麗蝶變的背后,歷屆市人大常委會主動履職、接續努力,弘揚社會主義民主法治,保障發展安全,促進生態治理,增進民生福祉,推動這條河一步步轉變,充分彰顯了人大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主任)
總值班:馬秀清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郭 劍 |
編 輯:陳 婷 |
校 對:姬 祥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1995年7月19日晚上,下了班,領導把我們幾個人大機關的筆桿子留下來,要求一起起草一個市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文本。
一般市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文本都很簡單,就是批準什么事就行了,這個決定領導卻非常重視。原來,正在召開的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了《焦作市城市總體規劃》修訂情況的匯報,這次修訂提出了五個組團式的城市格局,重點是以原修武縣李萬鄉為中心,建設李萬組團,加快城市向南發展。但是,審議過程中,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建設李萬組團、發展新城區是百年大計,但是政府的規劃實施方案對大沙河防洪工作重視不夠,先開工建設新區,再修筑大沙河大堤存在危險。休會后,領導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意見,組織我們重新起草這個決定文本,目的是要給政府“提個醒”。
為了起草好這個決定文本,我們專門找來水利專家,詳細了解大沙河的情況。大沙河是衛河的上游,是焦作城區附近最重要的河流,也可以說是焦作的母親河。它從城市西北的太行山中向南流出,到城市西南拐了個彎,在李萬組團南面由西向東橫穿而過。焦作城區地勢北高南低,李萬一帶比主城區低很多,加上大沙河平時水量很小,過去認為對城市構不成威脅,所以這一段南岸有堤,北岸無堤。但如果遇上暴雨山洪,市區附近的洪水都會匯聚到大沙河,大水漫灘而流,歷史記錄的流量達每秒一千多個立方米,李萬附近地帶就會被淹沒。在這里建設新城區,大沙河會是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經過字斟句酌、反復推敲,我們起草的決定文本總共四百多字,在原則上通過城市總體規劃修訂方案的同時,對規劃的實施工作提出了五條意見。最關鍵的問題我們放在了第三條:“李萬組團的建設要做出具體的建設規劃,特別重視防洪問題,市政府擬定的防洪排澇措施,要切實付諸實施。”為了及時審閱這個決定文本,常委會主任和我們一起加班到凌晨。
第二天,常委會組成人員全票通過了這個決定。這個決定雖然措辭婉轉,卻表現了市人大常委會的鮮明態度,強調新區建設應當防洪優先。政府當即執行這個決定,暫停了李萬組團的有關工程,但不少人持不同意見。那個時期,正是改革開放紅利充分顯現的時期,很多人被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沖昏頭腦,缺少居安思危的意識,有政府部門的同志私下里講:“大沙河那條小河溝,能發多大洪水。人大一紙決定,讓新區建設停了下來。現在形勢這么好,太求穩會喪失發展機遇。”
事情總能在偶然與必然間迅速切換。就在第二年(1996年)夏天,一場暴雨引發大沙河洪水,李萬附近被淹,新城區已經動工的三條道路都被大水沖壞。事實面前,雜音徹底消失,認識空前統一,全市上下一起努力,歷時兩年多建成了寬闊宏偉的大沙河北岸大堤,實現了大沙河從此歲歲安瀾。期間,市人大常委會不斷通過聽取工作報告、實地視察調研等形式開展監督,保證了大堤建設的進度和質量。
有了這個大堤的拱衛,李萬組團一座座樓房、廠房拔地而起,企業和居民不斷入駐,逐步和其他城區連成一片,發展成為焦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承載起焦作的現在和未來。
進入新時代,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理念指引下,焦作人又發現了這條河的生態價值,大力實施生態治理工程,沿著大沙河建設起長十二公里、寬一公里的城市生態公園。已經獲得地方立法權的市人大常委會及時跟進,于2021年年底出臺了《焦作市大沙河保護條例》,用法治利器護佑大沙河。
隨著地方立法探索進一步深入,為了促進大沙河長治久安,2023年10月,市人大常委會再次出手,與其他四市人大開展衛河流域協同立法,出臺了《關于加強衛河(大沙河)協同保護的決定》,構建協同治理長效機制,為實現衛河流域保護的共治共管共贏提供法治保障。作為河南省首次區域協同立法,這項工作被評為河南省2023年度出彩工作。
如今,漫步大沙河大堤,佳木成蔭、花草幽香,錦鱗沉浮、水鳥翔集,扶老攜幼、游人如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鋪陳延展。從一條荒河、澇河、害河,到今天的生態河、美麗河、幸福河,這條河三十年來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蝶變。在這華麗蝶變的背后,歷屆市人大常委會主動履職、接續努力,弘揚社會主義民主法治,保障發展安全,促進生態治理,增進民生福祉,推動這條河一步步轉變,充分彰顯了人大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主任)
總值班:馬秀清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郭 劍 |
編 輯:陳 婷 |
校 對:姬 祥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