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記者從4月23日召開的全市科技系統重點工作匯報會上獲悉,2024年,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穩中有進、重點突破、總體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高,全市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及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均位居全省第三位。
培育創新主體。2024年,我市新增省創新龍頭企業10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五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1家,總數達到522家;入庫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79家,數量位居全省第八位;積極落實科技惠企政策,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引導和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四有”研發活動覆蓋率達81.2%,研發機構覆蓋率達25.2%,位居全省第五位。
建設創新平臺。2024年,焦作明仁藥業創建省功能食品中試基地,全市總數達到5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三位。新增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眾創空間各1家,新增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6家,累計分別達到9家、14家、297家,數量均居全省第五位。依托多氟多、龍佰集團建設省創新聯合體,實現零的突破。另外,焦作高新區獲批建設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焦作經開區入選省級高新區培育名單。
強化成果轉化。2024年,河南理工大學作為完成單位參與的“高性能銅及貴金屬絲線材關鍵制備加工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全市共獲河南省科學技術獎26項,其中主持項目18項,數量位居全省第四位。常態化開展院校地科技合作,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等高校院所開展對接活動80余次,新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52項,承擔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9項,其中省重大科技專項2項。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77.49億元,位居全省第五位。
引育科技人才。實施“焦作英才計劃”,加快人才強市建設。2024年,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1人;新入選中原英才計劃(育才系列)4人,累計總數達27人;入選河南省“科技副總”名單53人,人數位居全省第三位。
(記者朱曉琳)
總值班:胡培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郭 劍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姬 祥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記者從4月23日召開的全市科技系統重點工作匯報會上獲悉,2024年,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穩中有進、重點突破、總體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高,全市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及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均位居全省第三位。
培育創新主體。2024年,我市新增省創新龍頭企業10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五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1家,總數達到522家;入庫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79家,數量位居全省第八位;積極落實科技惠企政策,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引導和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四有”研發活動覆蓋率達81.2%,研發機構覆蓋率達25.2%,位居全省第五位。
建設創新平臺。2024年,焦作明仁藥業創建省功能食品中試基地,全市總數達到5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三位。新增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眾創空間各1家,新增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6家,累計分別達到9家、14家、297家,數量均居全省第五位。依托多氟多、龍佰集團建設省創新聯合體,實現零的突破。另外,焦作高新區獲批建設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焦作經開區入選省級高新區培育名單。
強化成果轉化。2024年,河南理工大學作為完成單位參與的“高性能銅及貴金屬絲線材關鍵制備加工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全市共獲河南省科學技術獎26項,其中主持項目18項,數量位居全省第四位。常態化開展院校地科技合作,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等高校院所開展對接活動80余次,新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52項,承擔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9項,其中省重大科技專項2項。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77.49億元,位居全省第五位。
引育科技人才。實施“焦作英才計劃”,加快人才強市建設。2024年,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1人;新入選中原英才計劃(育才系列)4人,累計總數達27人;入選河南省“科技副總”名單53人,人數位居全省第三位。
(記者朱曉琳)
總值班:胡培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郭 劍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姬 祥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