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移民服務中心 提升征遷安置“民生溫度”
新聞中心首頁
群眾嫌橋高,咋解決?
順應民意:協調將橋降低1米!
群眾嫌橋窄,咋解決?
順應民意:協調將橋增寬1米!
群眾嫌橋少,咋解決?
順應民意:協調增設新橋1座!
……
金秋時節,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即將試通水。眼下,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建設好我市征遷安置區內的每一座黨群“連心橋”,是市水利移民服務中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工作縮影。
今年年初以來,該中心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紀委工作部署,以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為契機,在堅持原則、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把征遷安置區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升征遷安置的“民生溫度”。
聚焦群眾所“急”,架好“連心橋”。10月8日,武陟縣嘉應觀鎮西五村,一座跨渠生產橋建成,附近群眾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并轉發朋友圈。“今后下地干活方便多了!”村民王新全笑著說。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截斷該村兩條生產道路,影響群眾生產、生活。考慮到附近上下游均有生產橋,此前并未在此處規劃建設跨渠生產橋,引發群眾不滿。為此,該中心及時向上匯報、積極協調溝通、多次組織現場查勘,最終征得省西霞院建管局同意,在此新建一座生產橋。
在孟州市化工鎮高莊村與段莊村之間,擬增設一座凈寬2米的鋼便橋,村民認為橋太窄,收割機無法通行。該中心協調相關單位最終修改設計方案,將橋梁加寬為3米。
在孟州市大定街道北開儀村,擬建造一座高度為2.3米、坡度為5%的橋梁。群眾認為橋梁坡度過大,給生產、生活帶來不便。為此,該中心協調相關單位重新設計方案,將橋高降低1米。
武陟縣北郭鄉北郭東村與北郭西村之間新建一座橋梁、溫縣朱家莊村橋梁坡度修改、武陟縣詹店鎮大許莊村橋梁護欄修改……類似充分尊重民意的事例還有很多。據統計,西霞院輸水工程焦作段共修建橋梁176座,其中新增27座,調整位置9座,變更設計3座。
聚焦群眾所“難”,補償“邊角地”。該工程“遺留”了大量“邊角地”、截斷了原有耕地的道路、影響了此前所打機井的灌溉體系等,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少困難。為此,我市多次組織現場調查、召開協調會,斥資數千萬元,合理補償“邊角地”、新修農田道路、建設機井,維護了農民利益,護航了豐產豐收。據統計,我市新修104155米機耕路,為群眾解決出行難題。
該工程涉及我市約300.02畝果園征遷,按照一個標準補償不合理,群眾不滿意。為此,我市參照省林業部門相關規定,按照盛果期、盛果期前和盛果期后,給予不同標準補償,并進行現場鑒定,群眾心服口服。
聚焦群眾所“愁”,服務“無縫隙”。武陟縣詹店鎮何營西村部分村民反映,該工程在土方回填施工時產生的震動使居住房屋出現裂縫,影響居住安全。截至目前,經現場查看,該中心已與相關村民簽訂補償協議。溫縣趙堡鎮南平皋村在拆遷時,由于地基、橫梁等連接原因,出現類似未拆遷房屋受損問題,我市同樣給予補償。“補的是縫隙,消除的是間隙!”村民陳通州、韓謙說。
新增過渡期補助,減輕群眾負擔;照顧百歲老人戀家情懷,延遲搬遷至最后期限;幫助搬遷群眾尋找臨時安置住所;對家中有臥床不起的老人特殊照顧……該中心種種暖心之舉,贏得了群眾支持。
聚焦群眾所“盼”,疏通“黑臭水”。該工程占壓溫縣黃河街道部分村莊的污水管道,若采用下沉管道方案穿越輸水工程,雖然成本較低,但后期通淤費用無保障,且未能解決污水入河問題。為此,我市回應群眾所盼,立足長遠制訂方案,從根本上解決污水造成的環境問題:重新敷設排污管道,將污水排入污水管網,改善了生態環境,群眾拍手稱快。
孟州市會昌街道東曹村地勢北高東南低,下雨時雨水一直平地漫流至環城水系,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利用環城水系后,雨水不允許再排入水系。群眾反映,汛期雨水量大、流速高,影響群眾出行。為從根本上解決該村排水問題,孟州市擬新建東曹村雨水管道。2024年7月17日,經該中心“三重一大”會議研究同意,已撥付當地雨水管道修建資金85.1216萬元。
據統計,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焦作段共規劃排澇工程27處。工程實施中,我市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盼,助力打造美麗鄉村。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要以群眾訴求為靶向、群眾需求為目標、群眾滿意為標尺,努力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市水利移民服務中心主任胡欣華說。
記者 李曉軍
總值班:馬秀清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謝欣汝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群眾嫌橋高,咋解決?
順應民意:協調將橋降低1米!
群眾嫌橋窄,咋解決?
順應民意:協調將橋增寬1米!
群眾嫌橋少,咋解決?
順應民意:協調增設新橋1座!
……
金秋時節,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即將試通水。眼下,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建設好我市征遷安置區內的每一座黨群“連心橋”,是市水利移民服務中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工作縮影。
今年年初以來,該中心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紀委工作部署,以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為契機,在堅持原則、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把征遷安置區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升征遷安置的“民生溫度”。
聚焦群眾所“急”,架好“連心橋”。10月8日,武陟縣嘉應觀鎮西五村,一座跨渠生產橋建成,附近群眾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并轉發朋友圈。“今后下地干活方便多了!”村民王新全笑著說。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截斷該村兩條生產道路,影響群眾生產、生活。考慮到附近上下游均有生產橋,此前并未在此處規劃建設跨渠生產橋,引發群眾不滿。為此,該中心及時向上匯報、積極協調溝通、多次組織現場查勘,最終征得省西霞院建管局同意,在此新建一座生產橋。
在孟州市化工鎮高莊村與段莊村之間,擬增設一座凈寬2米的鋼便橋,村民認為橋太窄,收割機無法通行。該中心協調相關單位最終修改設計方案,將橋梁加寬為3米。
在孟州市大定街道北開儀村,擬建造一座高度為2.3米、坡度為5%的橋梁。群眾認為橋梁坡度過大,給生產、生活帶來不便。為此,該中心協調相關單位重新設計方案,將橋高降低1米。
武陟縣北郭鄉北郭東村與北郭西村之間新建一座橋梁、溫縣朱家莊村橋梁坡度修改、武陟縣詹店鎮大許莊村橋梁護欄修改……類似充分尊重民意的事例還有很多。據統計,西霞院輸水工程焦作段共修建橋梁176座,其中新增27座,調整位置9座,變更設計3座。
聚焦群眾所“難”,補償“邊角地”。該工程“遺留”了大量“邊角地”、截斷了原有耕地的道路、影響了此前所打機井的灌溉體系等,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少困難。為此,我市多次組織現場調查、召開協調會,斥資數千萬元,合理補償“邊角地”、新修農田道路、建設機井,維護了農民利益,護航了豐產豐收。據統計,我市新修104155米機耕路,為群眾解決出行難題。
該工程涉及我市約300.02畝果園征遷,按照一個標準補償不合理,群眾不滿意。為此,我市參照省林業部門相關規定,按照盛果期、盛果期前和盛果期后,給予不同標準補償,并進行現場鑒定,群眾心服口服。
聚焦群眾所“愁”,服務“無縫隙”。武陟縣詹店鎮何營西村部分村民反映,該工程在土方回填施工時產生的震動使居住房屋出現裂縫,影響居住安全。截至目前,經現場查看,該中心已與相關村民簽訂補償協議。溫縣趙堡鎮南平皋村在拆遷時,由于地基、橫梁等連接原因,出現類似未拆遷房屋受損問題,我市同樣給予補償。“補的是縫隙,消除的是間隙!”村民陳通州、韓謙說。
新增過渡期補助,減輕群眾負擔;照顧百歲老人戀家情懷,延遲搬遷至最后期限;幫助搬遷群眾尋找臨時安置住所;對家中有臥床不起的老人特殊照顧……該中心種種暖心之舉,贏得了群眾支持。
聚焦群眾所“盼”,疏通“黑臭水”。該工程占壓溫縣黃河街道部分村莊的污水管道,若采用下沉管道方案穿越輸水工程,雖然成本較低,但后期通淤費用無保障,且未能解決污水入河問題。為此,我市回應群眾所盼,立足長遠制訂方案,從根本上解決污水造成的環境問題:重新敷設排污管道,將污水排入污水管網,改善了生態環境,群眾拍手稱快。
孟州市會昌街道東曹村地勢北高東南低,下雨時雨水一直平地漫流至環城水系,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利用環城水系后,雨水不允許再排入水系。群眾反映,汛期雨水量大、流速高,影響群眾出行。為從根本上解決該村排水問題,孟州市擬新建東曹村雨水管道。2024年7月17日,經該中心“三重一大”會議研究同意,已撥付當地雨水管道修建資金85.1216萬元。
據統計,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焦作段共規劃排澇工程27處。工程實施中,我市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盼,助力打造美麗鄉村。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要以群眾訴求為靶向、群眾需求為目標、群眾滿意為標尺,努力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市水利移民服務中心主任胡欣華說。
記者 李曉軍
總值班:馬秀清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謝欣汝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