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頻道
就業,一頭連著宏觀大勢,一頭連著萬家燈火。
記者近日在多地采訪看到,面對復雜局面,各地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相關部門加快出臺穩崗政策,企業積極拓市場納人才。各方全力應對外部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變化對就業的影響,牢牢穩住就業基本盤。
失業率穩中有降,新興產業招聘需求激增
4月20日,200多家廣東企事業單位攜1.5萬多個崗位,跨省到武漢招攬人才。這場“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現場人頭攢動,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熱門行業企業展臺前排起了長隊。
以產業帶就業,以就業促產業。
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4%,國民經濟開局良好,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5.3%,其中3月份為5.2%,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就業市場數據印證了產業結構優化與新舊動能轉換的持續推進,展現出我國經濟在復雜環境中的發展韌性。”智聯招聘負責人表示。
一季度,消費穩健增長帶動生活服務類崗位需求顯著提升。據智聯招聘數據,在線生活服務、交通物流、養老看護和居民服務等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分別增長43%、35%、17%和10%。
新興產業就業活力迸發。從智聯招聘數據看,一季度,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機械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招聘需求同比分別增長40%、10%;算法工程師、機器學習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別增長44%、18%。
4月17日,騰訊宣布啟動新的就業計劃——三年內將新增2.8萬個實習崗位并加大轉化錄用。
“在大模型加速落地的背景下,我們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類崗位的招聘力度。2025年將引進1萬名校招實習生,其中60%為技術人才。”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
華為2025年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開放了AI工程師、算法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等60余類崗位,擬招1萬余人,預計同比實現兩位數增幅。
隨著國際貿易環境波動加劇,今年以來,不少企業進一步加快多元布局。更多海外投資建廠和合作,激發了人才新需求。
“每天都接到用人單位打來要越南語專業學生的電話。”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就業輔導員柯威告訴記者,“今年越南語本科應屆畢業生已有一半確定了去向,部分學生有2個以上企業伸出的就業‘橄欖枝’。”
柯威介紹,除機械、化工、新能源汽車、光伏等制造企業外,今年銀行、會計事務所、物流等服務企業也增加了東南亞小語種人才招聘。
智聯招聘數據也顯示,一季度,企業招聘出海業務相關崗位數量同比增加14%,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國家。
政策加力擴圍,進一步強化擴崗位促匹配
記者在調研中感受到,當前就業市場供需兩端都在積極發力,有利因素不斷顯現。但就業總量壓力依然不小,部分群體就業還存在一定困難。隨著外部不利影響加深,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和穩崗挑戰。
相關部門加快謀劃、全面部署,各地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加密組織招聘頻次、加大穩崗擴崗范圍,以一系列務實舉措、細致服務扎實穩就業惠民生。
江蘇蘇州,直接對美出口比重約占20%。近期美國加征高額關稅,給蘇州外貿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帶來不小的挑戰。
蘇州常熟市萊弗莉家紡有限公司有170多名員工,主要生產毛毯并銷往歐美市場,近期訂單出現下滑。
“員工是企業的寶貴財富,關聯著上百個家庭。現在愿意留下一起共渡難關的,都包吃包住并保障基本工資發放。”公司負責人張士理說,“我們正在加大內銷,政府也在幫忙想辦法,包括對接采購等,爭取早點突圍。”
據了解,蘇州市政府正開展專項行動為企業解困,并加快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采取“免申即享”“直補快辦”等方式,支持外貿企業減負穩崗。
約1.9億戶經營主體,是穩住就業基本盤的關鍵。
北京對招用失業半年以上人員、脫貧人口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四川對4月至9月招用新成長勞動力的企業,按每人1000元給予招工成本補貼;重慶提出今年提供1萬個免費創業工位,資助100個優質創業項目……
今年以來,各地在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基礎上,還因地制宜、創新舉措,進一步擴大企業吸納就業的補貼范圍和支持力度,推動創業帶動就業。
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為青年拓崗位、優服務是重中之重。
為推動青年早就業、就好業,各地想方設法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招聘規模,盤活教育類、衛生類等事業單位編制資源。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均提前了公務員招錄工作。
市場化招聘廣泛開展。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近期推出第四批特色服務活動,其中包括智能制造、生活服務、專精特新、低空經濟等專場招聘會101場。
提升培訓實效,著力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長沙高人氣網紅打卡地——湖南米粉街,入口處一所外觀時尚的“求職便利站”引人注目。走進旁邊的“八一橋社區就業微市場”,便有工作人員熱心詢問是否要找工作。樓上的培訓教室里,20多位參加營養師培訓的學員正學著做銀絲卷。
為加強對周邊求職者特別是大齡人員的幫扶,長沙人社部門在人流密集地區建立一個個“微市場”,進行一站式服務。通過“訂單培養、定向輸送”方式,勞動者可以獲得專業老師的免費培訓,并且精準匹配附近企業招聘需求。
春夜微涼,雄安商務服務中心等多處開展的新市民夜校培訓卻十分火熱。“我在夜校學會了插花和網店運營,未來準備在新區開個高端花店,滿足商務活動花束需求。”43歲的居民康穎告訴記者。
了解到因拆遷轉型、產業調整而亟待職業重塑的本地居民有著技能培訓的迫切需求,新市民夜校開設了無人機操作、網絡營銷、App開發等多門應用技能課程,受到普遍歡迎。“前不久就有學員上完辦公軟件課程后,找到了一份行政工作,一個月能有四五千元收入。”夜校運營負責人孫瑞介紹。
進社區街道、上商場夜市、到企業高校……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多地“花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同時緊緊跟隨產業變化和社會所需優化培訓項目設置,不斷提高人員供給和企業需求之間的匹配度,著力破解“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并存的結構性就業矛盾。
調整存量,同時改革增量;適應當下,更要契合未來。
河南省人社廳近日發布“人工智能+”高質量就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緊盯人工智能產業人才需求缺口,完善培訓課程體系。2025至2027年,全省年均開展人工智能應用培訓5萬人以上,促進不少于4萬人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就業創業。
不止是河南。從今年開始連續3年,我國將圍繞康養托育、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重點領域,每年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
“隨著產業升級加快,企業用人要求不斷變化提升。只有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水平,才能實現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說。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就業,一頭連著宏觀大勢,一頭連著萬家燈火。
記者近日在多地采訪看到,面對復雜局面,各地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相關部門加快出臺穩崗政策,企業積極拓市場納人才。各方全力應對外部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變化對就業的影響,牢牢穩住就業基本盤。
失業率穩中有降,新興產業招聘需求激增
4月20日,200多家廣東企事業單位攜1.5萬多個崗位,跨省到武漢招攬人才。這場“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現場人頭攢動,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熱門行業企業展臺前排起了長隊。
以產業帶就業,以就業促產業。
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4%,國民經濟開局良好,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5.3%,其中3月份為5.2%,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晴雨表,就業市場數據印證了產業結構優化與新舊動能轉換的持續推進,展現出我國經濟在復雜環境中的發展韌性。”智聯招聘負責人表示。
一季度,消費穩健增長帶動生活服務類崗位需求顯著提升。據智聯招聘數據,在線生活服務、交通物流、養老看護和居民服務等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分別增長43%、35%、17%和10%。
新興產業就業活力迸發。從智聯招聘數據看,一季度,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機械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招聘需求同比分別增長40%、10%;算法工程師、機器學習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別增長44%、18%。
4月17日,騰訊宣布啟動新的就業計劃——三年內將新增2.8萬個實習崗位并加大轉化錄用。
“在大模型加速落地的背景下,我們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類崗位的招聘力度。2025年將引進1萬名校招實習生,其中60%為技術人才。”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
華為2025年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開放了AI工程師、算法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等60余類崗位,擬招1萬余人,預計同比實現兩位數增幅。
隨著國際貿易環境波動加劇,今年以來,不少企業進一步加快多元布局。更多海外投資建廠和合作,激發了人才新需求。
“每天都接到用人單位打來要越南語專業學生的電話。”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就業輔導員柯威告訴記者,“今年越南語本科應屆畢業生已有一半確定了去向,部分學生有2個以上企業伸出的就業‘橄欖枝’。”
柯威介紹,除機械、化工、新能源汽車、光伏等制造企業外,今年銀行、會計事務所、物流等服務企業也增加了東南亞小語種人才招聘。
智聯招聘數據也顯示,一季度,企業招聘出海業務相關崗位數量同比增加14%,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國家。
政策加力擴圍,進一步強化擴崗位促匹配
記者在調研中感受到,當前就業市場供需兩端都在積極發力,有利因素不斷顯現。但就業總量壓力依然不小,部分群體就業還存在一定困難。隨著外部不利影響加深,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和穩崗挑戰。
相關部門加快謀劃、全面部署,各地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加密組織招聘頻次、加大穩崗擴崗范圍,以一系列務實舉措、細致服務扎實穩就業惠民生。
江蘇蘇州,直接對美出口比重約占20%。近期美國加征高額關稅,給蘇州外貿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帶來不小的挑戰。
蘇州常熟市萊弗莉家紡有限公司有170多名員工,主要生產毛毯并銷往歐美市場,近期訂單出現下滑。
“員工是企業的寶貴財富,關聯著上百個家庭。現在愿意留下一起共渡難關的,都包吃包住并保障基本工資發放。”公司負責人張士理說,“我們正在加大內銷,政府也在幫忙想辦法,包括對接采購等,爭取早點突圍。”
據了解,蘇州市政府正開展專項行動為企業解困,并加快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采取“免申即享”“直補快辦”等方式,支持外貿企業減負穩崗。
約1.9億戶經營主體,是穩住就業基本盤的關鍵。
北京對招用失業半年以上人員、脫貧人口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四川對4月至9月招用新成長勞動力的企業,按每人1000元給予招工成本補貼;重慶提出今年提供1萬個免費創業工位,資助100個優質創業項目……
今年以來,各地在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基礎上,還因地制宜、創新舉措,進一步擴大企業吸納就業的補貼范圍和支持力度,推動創業帶動就業。
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為青年拓崗位、優服務是重中之重。
為推動青年早就業、就好業,各地想方設法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招聘規模,盤活教育類、衛生類等事業單位編制資源。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均提前了公務員招錄工作。
市場化招聘廣泛開展。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近期推出第四批特色服務活動,其中包括智能制造、生活服務、專精特新、低空經濟等專場招聘會101場。
提升培訓實效,著力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長沙高人氣網紅打卡地——湖南米粉街,入口處一所外觀時尚的“求職便利站”引人注目。走進旁邊的“八一橋社區就業微市場”,便有工作人員熱心詢問是否要找工作。樓上的培訓教室里,20多位參加營養師培訓的學員正學著做銀絲卷。
為加強對周邊求職者特別是大齡人員的幫扶,長沙人社部門在人流密集地區建立一個個“微市場”,進行一站式服務。通過“訂單培養、定向輸送”方式,勞動者可以獲得專業老師的免費培訓,并且精準匹配附近企業招聘需求。
春夜微涼,雄安商務服務中心等多處開展的新市民夜校培訓卻十分火熱。“我在夜校學會了插花和網店運營,未來準備在新區開個高端花店,滿足商務活動花束需求。”43歲的居民康穎告訴記者。
了解到因拆遷轉型、產業調整而亟待職業重塑的本地居民有著技能培訓的迫切需求,新市民夜校開設了無人機操作、網絡營銷、App開發等多門應用技能課程,受到普遍歡迎。“前不久就有學員上完辦公軟件課程后,找到了一份行政工作,一個月能有四五千元收入。”夜校運營負責人孫瑞介紹。
進社區街道、上商場夜市、到企業高校……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多地“花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同時緊緊跟隨產業變化和社會所需優化培訓項目設置,不斷提高人員供給和企業需求之間的匹配度,著力破解“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并存的結構性就業矛盾。
調整存量,同時改革增量;適應當下,更要契合未來。
河南省人社廳近日發布“人工智能+”高質量就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緊盯人工智能產業人才需求缺口,完善培訓課程體系。2025至2027年,全省年均開展人工智能應用培訓5萬人以上,促進不少于4萬人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就業創業。
不止是河南。從今年開始連續3年,我國將圍繞康養托育、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重點領域,每年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
“隨著產業升級加快,企業用人要求不斷變化提升。只有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水平,才能實現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說。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