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凝心聚偉力 奮進譜華章——寫在共和國 73 周年華誕之際
更新時間:2022-10-1 8:21:19    來源:新華社

金秋時節,山川錦繡。伴隨豐收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我們迎來了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的喜慶節日。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將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萬眾期待、舉世矚目。

回首歲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共和國艱辛探索,矢志不渝,攻堅克難,譜寫了壯麗史詩,創造了人間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面向未來,中國人民必將凝聚起萬眾一心的偉力,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絢麗的篇章。

時代華章,接續奮斗寫就

國慶前夕,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停機坪上,兩架國產大飛機C919格外引人注目——我國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國際主流水準的干線飛機正式取得適航證書。

從2007年正式立項,到2015年總裝下線,2017年首飛成功,一路走來,國產大飛機見證著祖國日益強盛。

2022年5月14日6時52分,編號為B-001J的C919大飛機從上海浦東機場第4跑道起飛,于9時54分安全降落,標志著中國商飛公司即將交付首家用戶的首架C919大飛機首次飛行試驗圓滿完成。新華社發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發展繁榮,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靠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這是一個彰顯實力和底氣的中國——

9月27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京開幕,超過3萬平方米的展區,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6000多項展覽要素,聚焦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的偉大成就、偉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洞察國際國內大局大勢,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更為雄厚的物質基礎。

10年來,我國經濟總量從50萬億元量級躍至114萬億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3%上升到超過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人均GDP從6300美元升至超1.2萬美元。

這是一個蘊含活力和機遇的中國——

薄如蟬翼的高精度銅箔、人臉識別開啟的新能源汽車、陰雨天能發電的玻璃……剛剛閉幕的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上,新產品、新技術精彩呈現。

參觀者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上拍攝展出的一款四足巡檢機器人(2022年9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北斗組網、嫦娥探月、天問探火……10年來,我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科技創新的體系化能力不斷增強,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一路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這是一個充滿韌性和潛力的中國——

塔吊林立,巨輪穿梭。國慶前夕,寧波舟山港一派忙碌。

今年以來,疫情形勢延宕反復,寧波舟山港以數字化改革提升港口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水平,構筑起暢通便捷、綠色高效的港口物流網絡。截至8月底,集裝箱航線總數達302條,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的600多個港口。

“我們見證了港口和國家的發展,正鉚足勁頭朝著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的目標邁進。”正在碼頭作業的橋吊班大班長竺士杰說。

2022年5月24日,竺士杰在浙江寧波市北侖區穿山港區港口橋吊上作業。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創新發展動能增強,協調發展步伐穩健,綠色發展態勢向好,開放發展邁向更高層次,共享發展持續加強……

今年前8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貨物進出口持續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基本平穩,吸收外資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4%,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不斷鞏固……

2022年7月15日,市民在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一家超市選購蔬菜。新華社發(吳三東 攝)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貿易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前景都會產生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說。

人民至上,承載家國情懷

9月30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

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無數先輩前赴后繼,換來山河錦繡,萬家團圓。如今全面小康夢圓,復興氣象激蕩,站在“如您所愿”的盛世,足以告慰先輩。

人民共和國,始終與人民休戚與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惠民生、紓民困、解民憂,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三農”工作重心實現歷史性轉移。地處革命老區的河北省阜平縣顧家臺村里,一座座嶄新的民居依坡而建,村口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達。

這里曾是典型的太行山區深度貧困村。如今,食用菌種植、高山林果、生態旅游等一批富民產業發展紅火。

“村里產業興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返鄉創業了!”村黨支部書記顧錦成說,顧家臺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2年底的980元增長到2021年的19153元。

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情況良好,成效顯著,鄉村振興戰略制度框架不斷健全,規劃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機制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開局好、起步穩、基礎牢。

2021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已超過42%,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上半年,農民收入增速繼續高于城鎮居民2.3個百分點。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廣大農村正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向前。

——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頭。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的6.8級地震,牽動人心。從中央到地方,救援行動迅速展開。一批批消防救援隊伍、武警官兵、醫護人員投入搶險救援一線,全力救援受災群眾。

2022年9月6日,阿壩森林消防支隊汶川大隊隊員張自立抱著一名從瀘定縣得妥鎮灣東村疏散出來的2個月大的嬰兒。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如今四川省震區當地轉入過渡安置及恢復重建階段,安置災民、解決供水、學生復課……災區生活生產秩序逐步恢復。

今年3月以來,具有強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迅速蔓延。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2022年7月13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奧運村街道一處新冠疫苗接種點,醫護人員為一名86歲的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啟動多條技術路線疫苗研發,全民免費接種疫苗,從嚴從細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我國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復興號列車開上雪域高原,基本醫療、養老保險覆蓋超過13.6億人、10.4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一樁樁民生實事穩步推進,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進展。

臨近飯點,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義井鎮徐巷社區黨支部書記陳蘇娟就忙活起來,對照著墻壁上張貼的菜品提示單,逐一核對著社區老人們的餐食。

今年5月起,安徽部署推出包括“老年助餐服務”“安心托幼”等在內的10項暖民心行動,把老百姓“盼的事”變為黨委政府“辦的事”。

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予以稅收優惠,及時出臺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等一系列舉措,部署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擴面增效舉措……一項項覆蓋面更廣、針對性更強的舉措,加快補齊民生短板。

“黨和政府一直都是把老百姓的‘關鍵小事’當成‘頭等大事’來辦,相信黨的二十大會帶來更多民生福祉。”陳蘇娟說。

使命催征,新航程再出發

9月17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密切協同,完成二次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逐夢太空,再次刻印下奮斗者的足跡。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發展進程迎來了最為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前仆后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貨輪停靠在山東港口日照港集裝箱碼頭進行裝卸作業(2022年1月2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踏上新征程,我們要踐行新發展理念,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

太湖深處,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三山村,民居錯落有致,島畔植被郁郁蔥蔥。

作為太湖中一處島嶼濕地,三山村早期的生態系統比較脆弱。自從2014年蘇州實施生態補償政策以來,三山村累計享受濕地生態補償達1110萬元,主要用于開展濕地保護和發展村級經濟等。

“村里的環境跟以前比真是大變樣,村民發展生態旅游的收入也越來越高。‘魚米之鄉’在新時代有了新面貌。”三山村原黨支部書記吳惠生說。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在創新發展中激發不竭動力,在協調發展中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在開放發展中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在共享發展中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新發展理念持續回答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問題,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展現新氣象。

踏上新征程,我們更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江淮大地,稻菽翻浪、生機勃勃。

守望著地里長勢良好的秋糧,安徽省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充滿期盼:要多培育一些優質高產品種,帶動鄉親們多種糧、種好糧,為國家糧食安全多出力。

2022年6月28日,徐淙祥在安徽太和縣淙祥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察看小麥樣品。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在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基礎上,今年全年糧食產量將再次實現1.3萬億斤以上目標。

2022年9月28日,合肥市肥西縣花崗鎮河豐社區村民駕駛收割機收獲中稻(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徐勇攝)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加劇,我國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有序釋放煤炭優質產能,加快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形成有效抵御國際能源價格大幅波動的“防火墻”;著眼長遠夯實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5G、基礎軟件、工業母機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步伐加快……我國堅持底線思維,打好戰略主動戰,在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中穩步前行。

踏上新征程,我們要錨定高水平開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定力與信心不斷增強——

還有一個多月,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籌備工作正穩步推進,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回頭率近90%。

2022年9月16日拍攝的第五屆進博會倒計時50天暨第六屆進博會簽約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我們是中國發展和開放的見證者,通過進博會的窗口,我們也是中國機遇的分享者。”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神州萬里,豐收的田野碩果累累,高速鐵路網上列車風馳電掣,“千年之城”雄安拔節生長……偉大祖國的面貌日新月異,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廣。

2022年9月27日在天安門廣場拍攝的“祝福祖國”巨型花果籃。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天安門廣場上,不少游客圍著18米高的巨型花果籃拍照留念。籃體上標注的“祝福祖國”“喜迎二十大”大字,貼切地表達著人們此刻的心情。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人民共和國的明天,必將更加富強!

文字記者:齊中熙、吳雨、申鋮、王俊祿

海報設計:殷哲倫

新媒體編輯:鄔金夫

文章編輯:楊銘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凝心聚偉力 奮進譜華章——寫在共和國 73 周年華誕之際
2022-10-1 8:21:19    來源:新華社

金秋時節,山川錦繡。伴隨豐收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我們迎來了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的喜慶節日。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將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萬眾期待、舉世矚目。

回首歲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共和國艱辛探索,矢志不渝,攻堅克難,譜寫了壯麗史詩,創造了人間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面向未來,中國人民必將凝聚起萬眾一心的偉力,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絢麗的篇章。

時代華章,接續奮斗寫就

國慶前夕,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停機坪上,兩架國產大飛機C919格外引人注目——我國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國際主流水準的干線飛機正式取得適航證書。

從2007年正式立項,到2015年總裝下線,2017年首飛成功,一路走來,國產大飛機見證著祖國日益強盛。

2022年5月14日6時52分,編號為B-001J的C919大飛機從上海浦東機場第4跑道起飛,于9時54分安全降落,標志著中國商飛公司即將交付首家用戶的首架C919大飛機首次飛行試驗圓滿完成。新華社發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發展繁榮,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靠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這是一個彰顯實力和底氣的中國——

9月27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京開幕,超過3萬平方米的展區,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6000多項展覽要素,聚焦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的偉大成就、偉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洞察國際國內大局大勢,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更為雄厚的物質基礎。

10年來,我國經濟總量從50萬億元量級躍至114萬億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3%上升到超過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人均GDP從6300美元升至超1.2萬美元。

這是一個蘊含活力和機遇的中國——

薄如蟬翼的高精度銅箔、人臉識別開啟的新能源汽車、陰雨天能發電的玻璃……剛剛閉幕的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上,新產品、新技術精彩呈現。

參觀者在安徽合肥舉辦的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上拍攝展出的一款四足巡檢機器人(2022年9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北斗組網、嫦娥探月、天問探火……10年來,我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科技創新的體系化能力不斷增強,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一路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這是一個充滿韌性和潛力的中國——

塔吊林立,巨輪穿梭。國慶前夕,寧波舟山港一派忙碌。

今年以來,疫情形勢延宕反復,寧波舟山港以數字化改革提升港口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水平,構筑起暢通便捷、綠色高效的港口物流網絡。截至8月底,集裝箱航線總數達302條,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的600多個港口。

“我們見證了港口和國家的發展,正鉚足勁頭朝著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的目標邁進。”正在碼頭作業的橋吊班大班長竺士杰說。

2022年5月24日,竺士杰在浙江寧波市北侖區穿山港區港口橋吊上作業。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創新發展動能增強,協調發展步伐穩健,綠色發展態勢向好,開放發展邁向更高層次,共享發展持續加強……

今年前8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貨物進出口持續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基本平穩,吸收外資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4%,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不斷鞏固……

2022年7月15日,市民在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一家超市選購蔬菜。新華社發(吳三東 攝)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貿易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前景都會產生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說。

人民至上,承載家國情懷

9月30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

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無數先輩前赴后繼,換來山河錦繡,萬家團圓。如今全面小康夢圓,復興氣象激蕩,站在“如您所愿”的盛世,足以告慰先輩。

人民共和國,始終與人民休戚與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惠民生、紓民困、解民憂,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三農”工作重心實現歷史性轉移。地處革命老區的河北省阜平縣顧家臺村里,一座座嶄新的民居依坡而建,村口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達。

這里曾是典型的太行山區深度貧困村。如今,食用菌種植、高山林果、生態旅游等一批富民產業發展紅火。

“村里產業興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返鄉創業了!”村黨支部書記顧錦成說,顧家臺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2年底的980元增長到2021年的19153元。

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情況良好,成效顯著,鄉村振興戰略制度框架不斷健全,規劃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機制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開局好、起步穩、基礎牢。

2021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已超過42%,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上半年,農民收入增速繼續高于城鎮居民2.3個百分點。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廣大農村正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向前。

——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頭。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的6.8級地震,牽動人心。從中央到地方,救援行動迅速展開。一批批消防救援隊伍、武警官兵、醫護人員投入搶險救援一線,全力救援受災群眾。

2022年9月6日,阿壩森林消防支隊汶川大隊隊員張自立抱著一名從瀘定縣得妥鎮灣東村疏散出來的2個月大的嬰兒。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如今四川省震區當地轉入過渡安置及恢復重建階段,安置災民、解決供水、學生復課……災區生活生產秩序逐步恢復。

今年3月以來,具有強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迅速蔓延。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2022年7月13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奧運村街道一處新冠疫苗接種點,醫護人員為一名86歲的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啟動多條技術路線疫苗研發,全民免費接種疫苗,從嚴從細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我國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復興號列車開上雪域高原,基本醫療、養老保險覆蓋超過13.6億人、10.4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一樁樁民生實事穩步推進,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進展。

臨近飯點,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義井鎮徐巷社區黨支部書記陳蘇娟就忙活起來,對照著墻壁上張貼的菜品提示單,逐一核對著社區老人們的餐食。

今年5月起,安徽部署推出包括“老年助餐服務”“安心托幼”等在內的10項暖民心行動,把老百姓“盼的事”變為黨委政府“辦的事”。

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予以稅收優惠,及時出臺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等一系列舉措,部署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擴面增效舉措……一項項覆蓋面更廣、針對性更強的舉措,加快補齊民生短板。

“黨和政府一直都是把老百姓的‘關鍵小事’當成‘頭等大事’來辦,相信黨的二十大會帶來更多民生福祉。”陳蘇娟說。

使命催征,新航程再出發

9月17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密切協同,完成二次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逐夢太空,再次刻印下奮斗者的足跡。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發展進程迎來了最為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前仆后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貨輪停靠在山東港口日照港集裝箱碼頭進行裝卸作業(2022年1月2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踏上新征程,我們要踐行新發展理念,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

太湖深處,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三山村,民居錯落有致,島畔植被郁郁蔥蔥。

作為太湖中一處島嶼濕地,三山村早期的生態系統比較脆弱。自從2014年蘇州實施生態補償政策以來,三山村累計享受濕地生態補償達1110萬元,主要用于開展濕地保護和發展村級經濟等。

“村里的環境跟以前比真是大變樣,村民發展生態旅游的收入也越來越高。‘魚米之鄉’在新時代有了新面貌。”三山村原黨支部書記吳惠生說。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在創新發展中激發不竭動力,在協調發展中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在開放發展中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在共享發展中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新發展理念持續回答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問題,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展現新氣象。

踏上新征程,我們更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江淮大地,稻菽翻浪、生機勃勃。

守望著地里長勢良好的秋糧,安徽省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充滿期盼:要多培育一些優質高產品種,帶動鄉親們多種糧、種好糧,為國家糧食安全多出力。

2022年6月28日,徐淙祥在安徽太和縣淙祥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察看小麥樣品。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在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基礎上,今年全年糧食產量將再次實現1.3萬億斤以上目標。

2022年9月28日,合肥市肥西縣花崗鎮河豐社區村民駕駛收割機收獲中稻(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徐勇攝)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加劇,我國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有序釋放煤炭優質產能,加快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形成有效抵御國際能源價格大幅波動的“防火墻”;著眼長遠夯實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5G、基礎軟件、工業母機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步伐加快……我國堅持底線思維,打好戰略主動戰,在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中穩步前行。

踏上新征程,我們要錨定高水平開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定力與信心不斷增強——

還有一個多月,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籌備工作正穩步推進,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回頭率近90%。

2022年9月16日拍攝的第五屆進博會倒計時50天暨第六屆進博會簽約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我們是中國發展和開放的見證者,通過進博會的窗口,我們也是中國機遇的分享者。”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神州萬里,豐收的田野碩果累累,高速鐵路網上列車風馳電掣,“千年之城”雄安拔節生長……偉大祖國的面貌日新月異,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廣。

2022年9月27日在天安門廣場拍攝的“祝福祖國”巨型花果籃。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天安門廣場上,不少游客圍著18米高的巨型花果籃拍照留念。籃體上標注的“祝福祖國”“喜迎二十大”大字,貼切地表達著人們此刻的心情。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人民共和國的明天,必將更加富強!

文字記者:齊中熙、吳雨、申鋮、王俊祿

海報設計:殷哲倫

新媒體編輯:鄔金夫

文章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精品入口麻豆88视频 | 国产精品激情 | 黄色成人一级片 | 91精品蜜臀在线一区尤物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 久久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 | 国产综合区 | 一区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欧洲综合 | 欧美一区不卡 | 做a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194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网 |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 婷婷综合一区 |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日韩 | 777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黄色影片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永久 | 伊人网网站 |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可以看av的网站 | 日韩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狠狠人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 | 中文字幕99 | 日韩有码在线视频 | 国内久久精品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影院最新地址 |